与英国房东就中国留学生英语学习的交流
我的房东是英国某红砖大学的project manager,因为她本人是受教育人群,思想开明,又爱思考,所以我们经常讨论和交流些关于中英文化的区别。昨晚我们就因为英语学习而引出了中国人不懂方法论的初步结论。
现象
在学校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下列现象:
- 中国人扎堆,缺少与其他国家的交流
- 太爱学习和科研,不愿与其他国家的人交流
- 中国人英语不好,也不爱表达
房东的疑问是,如果中国人来到英国,却仍然只同中国人交流,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出国呢?这种类似于自学的模式为什么不在中国进行呢?为什么非要花钱来出国自习呢?
我的解释是:因为大多数中国人虽然学了至少10年英语,但由于学习方法错误,大多数中国人的听力和口语都很差,因为英语不好,怕耽误别人时间,或不愿走出舒适区,导致上述中国留学生只在中国人圈子交往,以及因为因为意识到与相同文化背景的中国同胞的交流除了保持汉语水平,没有其他促进和帮助,而选择多学习和做科研。凡此种种,都进一步陷入了恶性循环。
可能原因:中国人不懂方法论。
同大多数受国内教育的小伙伴一样,刚出国时,我的英语也很差,差到很多句子都需要对方重复几次才能模模糊糊地“猜”懂。现在2年将要过去了,我的英语已经基本达到能与老外正常交流(与英国人和美国人都可以连续交流4小时,虽然偶尔有几次pardon me,但不至于引起不便或影响交流)。而与我同期来的小伙伴,很多则还处于比来的时候好,但听力都没过关的阶段。请大家不要认为我的英语提高是因为我人在国外,或者认为“出国后,英语很快就能自然而然变好”,其实没有什么“自然而然变好”,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大多数中国大学生之所以学了至少10年英语,却依然掌握不了英语是因为方法错误。一方面是我们的英语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和观念是错误的;另一方面是国内的大多数英语老师也不知道正确的方法。比如,我们有很多错误的观点。例如:学英语要多说多练,要多跟老外交流;学英语要背诵课文;学英语要听写;到英语国家,英语会很快就变好了。如此等等。我曾经也是如此认为的,以致我浪费了大量时间和感情,直到我自己到目前的阶段初步掌握了英语交流的能力。
我是16年12月来英国的。起初,我认为到英语国家,过3个月或半年英语自然就会好的。但是同大多数英语不好的同胞们一样,因为英语不好,我们大多数都会选择中国房东,然后在抵达英国后的时间里,我们将扎堆在中国人圈子里。虽然在这3个月里,我仍然不时地像国内一样学学英文,但在3个月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这与我人在国内事实上是没有区别的:我的圈子是中国人,我的学习方法是我过去使用的方法。我意识到,希望以我当前的状态和方法能在3个月或半年后掌握英语,这样的转变将会很“神奇”,简直是魔法一般地“magic”。我突然意识到我过去的想法太简单和幼稚了。于是,我马上在网上搜索多语言习得者的外语学习经验分享。
我搜索了李笑来老师的《把英语用起来》、17国语言习得者“Steve Kaufmann”和4国语言习得者“何远致”的经验分享,并且阅读了“二语习得理论”和恶魔奶爸的“透析式学习法”等等等等。通过这些,我认识到有效和能长期坚持的方法(不痛苦,最好还有快乐)只能是:大量听和大量读,并且要坚持到1000小时以上。通过使用英语来学习,实现大量听和读的练习,同时因为用英语学的内容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或对自己有帮助的专业内容,从而获得快乐。请注意,在完全养成习惯之前,会因为“刻意训练”和需要“容忍模糊”,而有很长一段时间听和读痛苦的阶段,但这个阶段一定要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过去。对于我,这个过程大概是6-9个月。而一旦突破了这第一个半年,剩下的就都是自然而然的享受和进步的过程了。
以我自己为例。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是“打开耳朵”,让自己的耳朵能听到和听懂外国人的发音和内容。方法是大量听。时间持续了6-9个月。
我按照何远致老师组织的自学团的要求,坚持每天一早一晚听一遍一册新概念课文,烦躁了就听BBC新闻调剂一下。新概念二,每天全册课文1遍,我听了1个月;新概念三,每天全册课文1遍,我坚持了2个月;新概念四,每天半册,我坚持了2个月。中间烦躁了会听BBC新闻或看其他视频进行调剂,但大量听的原则不变。于是,在 半年的时间里,我的英语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只有量变,尚未达到质变,以及缺少信心,所以,在执行时总是有些将信将疑,但由于确实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所以,还是一直在按照大量听的方法执行。但因为缺少信心,所以很多中间过程其实是磨洋工,但即便是当背景音听这样的磨洋工行为,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事后也证明,即便是磨洋工,也是有效的。
我开始体会到效果其实是在采用何远致老师的方法,大概9个月的时候,既大概到17年12月份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可以比较自如地听懂很多不同发音习惯和内容的无字幕的视频了。这个经历让我确信了何远致和Steve Kaufmann的大量听读法的正确性。同时根据何远致老师说的,在大量听读过程中,为了解决听读中遇到的有疑问的语法和表达,将需要多次重复地学习语法,或说,语法学习将一直贯彻于整个大量听读学习的过程中。我多次重复学习了旋元佑老师的《文法俱乐部》(强烈推荐!这本书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书中几乎不需要“记忆”,也没有传统语法中的诸多特殊情况)。
这个阶段有一个经验分享。很多人一想到2200小时,或想到练习到能开口说话是非常难的,而丧失信心。我也是如此。所以,我最初并没有给自己定要能开口说话的目标,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能听懂就可以。因为只要我能听懂,我就能获取信息。至于别人能不能听懂我的发音或表达等,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因为这种较低的心理预期,大大降低了我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享受了英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第二阶段是打开嘴巴,即能开口说。即能大体跟外国人交流,而不管表达是否规范。由于缺少信心和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和习惯,因此,我在第一个阶段只使用了极其被动和可以走形式主义的大量听,却没有进行必须主动和认真进行的大量读,导致我的效率其实并不高。同时因为何远致和Steve Kaufmann都说,正确的英语学习法是大量听读法,而我只进行了大量听,所以我决定在第二阶段进行大量读的训练。整个过程到目前还在进行,大概9个月了。在读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遇到一些自己希望掌握的句子结构、生词和固定短语等,然后自己会把这些整理到笔记本上,不断地拿出来复习,并不时地在与老外交流时和在脑子里思考时使用和重复这些句子结构、生词和固定短语。
说实话,其实我的阅读挺慢的……一本300页的书,逐字逐句地读,我需要一周……这种速度就像是小学生或中学生的阅读速度。但是我想,我现在的英语水平可能就是这个阶段吧。所以并不着急,反而会为从书中学到的新专业知识、新思想和英语的点滴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而这个过程也促进了我对英语的进一步主动学习和积累。
正确的方法:大量听读, 长期积累。
我自己的英语的点滴进步都是在我意识到英语学习是有方法和长期积累之后发生的。即点滴的进步不仅需要找到正确方法,还需要正确的执行。而大多数中国人由于缺少方法论的教育,不仅不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正确方法的,甚至会在不那么正确的方法路线上,用蛮力和意志去克服这种不那么正确行为产生的痛苦去做事。
我的房东也告诉我,她观察到的中国学生就是缺少方法论的指导。她的课题组的很多中国学生会按照变量组合做出一个矩阵的全系列组合的实验。但是,当你问中国学生,为什么这么做,得到了什么结果时,他们则大都只能说出,你看我做了这么多实验……你看得到了什么结果(表象层面的结果,却未深入到更深层面)。而相比较,欧洲学生则做的更科学些(这个内容涉及到欧洲和中国的“不得不不断提高质量”和“不得不依仗数量优势”传统文化遗产的问题,有机会再讨论)。
上述现象也让我想起,我的一位在意大利留学的朋友说的话。在意大利,中国学生是最努力的,加班很多。“外国人”则很少加班,但成果方面,反而是“老外”比中国人多。我想这一结果很大原因就是上面说的“是否有方法论指导”的结果吧。当然,我个人认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中国人看似加班很多,但效率很低。中国人在正常的工作时间经常会被各种短信或同事或看个视频放松等打扰和打断,因此效率很低,可能连50%都不到,造成白天完不成任务,从而导致加班。加上,加班经常会很给人“这个人很努力“的印象,而很少有人意识到一个人经常加班的背后很可能是他效率和能力低……因此,中国人看似工作时间很长,但实际有效工作时间事实上跟老外是相似的,甚至因为缺少方法论的指导,在同样的有效时间里,中国人的产出更低。
实际上,学习英语并无捷径可走。短期背单词、背课文等方法只对英语有一时的促进和帮助,却难以真正提高英语水平。而真正有效的大量听读和长期积累方法,本质上其实是重新走完母语国家人士学习和提高英语的全部时间投入。区别只是,学英语的外国人士因为是主动学习,所以在大量听读过程中会主动记忆和使用,属于“刻意练习”。而母语人士则是被动学习,并不会主动记忆和使用,而是因为需要使用和多次重复而被动记住的,属于“被动联系”。正是这种区别,使得我们非母语人士有可能在短期内突破外语学习(需要同时满足“至少半年”和“2200小时刻意练习时长”两个条件。半年时长是基于大脑训练新习惯并让大脑神经适应和保持新产生的突触的科学研究结果,以及摩门教的传教士7个月掌握一门外语的事实提出的;2200小时刻意练习则是基于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对英语母语人士掌握汉语需要2200小时的研究结果倒推出来的)。我本人的学习经历也充分证明了上述研究结果。但此处所说的掌握是指能正常用英语交流,但真实水平仍然与母语人士有较大区别。而这也恰恰是母语人士的学习过程的区别,即母语人士事实上付出了长期大量的时间(成长过程,无时不在使用英语,甚至思考过程都是使用英语)。
而正是英语学习者和母语使用者之间的区别让我们意识到,正确的英语学习法,就是通过前期2200小时的快速的刻意练习的大量听读,让我们突破并达到能大体正常听英语新闻和阅读英语资料的程度;之后,就像英语母语人士一样长期使用英语学习和思考(事实上,把自己的思考过程都转成英语能充分利用暗时间,是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并在此使用过程中自然地吸收、积累和提高英语。而由于英语世界的资料和思想等的质量更高,所以这个过程不仅丝毫没有痛苦,反而因为避开了那些无用或低效信息,让我们更快地提高自己。而一旦达到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可以迎来英语更好和专业水平更高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