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照见天地心
撰文/储言
北京这个地方,冬寒夏炎,最美的春秋两季极其短暂,短到连 “问好”和“再见”可以消失在同一句寒暄里。它唯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〇环,不但是世界瞩目的焦点,更藏着稀世珍宝。除了红旗招展的国博,两公里之内还有600岁的故宫博物院。
拥有9000间房子的博物院,虽然曾是溥仪的家,可是,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他总比1000年前的徽宗享福多了,不但没有被羞辱,没有被抢妃,政府只是把封建的皇家私藏分享给寻常人家。百姓们除了随意踏进皇帝的家,也能一览皇帝的生活。尤其单霁翔院长别具一格的开放胸怀,让故宫摘下尊贵的最后一层面纱,以高审美的清新姿态,进入大众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我们的精神。
巍峨的红墙,金黄的琉璃瓦和自由的黑鸦,让人感叹,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从繁华跌入落败,从寂静走向辉煌。富丽太多,需要几笔冷峻,作为不祥之鸟的乌鸦,星点穿梭于红墙黄瓦,在我眼中成为最优雅的宫殿标配,羽毛如黑缎般雍容华贵,嗓门如大臣们声势浩大,它们绝对撑得住这份荣耀。雄伟与渺小,庄严与灵动,盎然生机。
我披着朝霞,穿过晨曦普照的午门,从西雁翅楼拾级而上。六米多宽的“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海报高冷寂寥,这是中国书房故宫展,质朴空灵的独处意境,像高悬在人间的清醒杰作。
2003年9月21日,当我还在光华路的商圈,陷入繁华乐不思蜀,做梦都想不到未来的老公黑贝,此刻徜徉于五四大街拐角处的三联书店,买下了《万历十五年》。漫步时光,人事在历史的光影交错中,显得非常有趣。
从展览的第一、二单元 “委怀琴书”、“正谊明道”,到第三单元 “结契霜雪”,无数人文书画从遥远的历史书斋走来,从文徵明的《猗兰室图卷》,到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再到唐寅的《双鉴行窝图》,直到徐渭的《行书昼锦堂记轴》,最让我难以忘怀和印象深刻的依然是那三个行楷大字“思无邪”。
一米二宽、一米六高的卷轴立在我的面前,“思无邪”三个大字像一面无可比拟的幕布缓缓垂下,作者竟是因亡国自缢的崇祯帝。“思无邪”,见于《论语·为政第二》:“《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此句原出自《诗经·鲁颂》,孔老夫子借用“思”作“思想”之义,意谓思想纯正,无邪念。此轴确为崇祯帝御笔亲书。
每个字皆有一尺半见方,笔力浑厚,古朴典雅,气韵流畅,筋骨铿锵。墨宝流芳百代,皇家贵胄之气浩然凛冽,体现着崇祯帝对儒家经典和其政教功用的重视。
隔着展示罩,望着这幅敦厚生动的书法作品,因为年代的久远,纸张层层叠叠的折痕,就像绵延不绝的千里江山剪影。遥想四五百年前古人的智慧和胸怀,我陷入对历史的好奇之中。不禁想知道皇帝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精湛的书法?
家里史书不少,最先想到几乎人人熟知的《万历十五年》,书中主角,万历帝竟是崇祯的爷爷,爷爷当皇帝的时候,他的主讲经史老师竟达五位、书法老师也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张居正担任首席老师,亲自编订教材,有时间有机会还会亲自授课。所以,万历皇帝的功课只有三门,经书、书法和历史。书法竟然作为重要的科目排在第二位,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皇帝能写得一笔好字了。
据此书记载,万历帝在10岁的时候,就能写径尺以上的大字,径尺为一尺, 33.3厘米。在一次尽兴挥毫之后,万历帝将墨宝赐予群臣。第二天张居正谢恩后进谏:自古以来的圣君明主以德行治理天下,艺术的精湛,对苍生并无补益。皇帝的书法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书法作为细枝末节,不应该再浪费精力,应该主修经史。
所以万历帝的书法课就这样被老师削减了,像极了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说:“三年级了,该收心了,艺术科目的特长兴趣能减则减,把精力花在主课上吧。”
张居正寥寥数语规劝皇帝,不要过分沉湎于艺术,致朝政不修。作为皇帝,修身治国平天下才是正道。崇祯帝谨遵训导,恪尽职守,牢记皇帝本分,为重视儒家经典和其政教功用,御笔亲书“思无邪”。虽然难逃王朝兴衰命运,但是400年后,他的墨宝“思无邪”被高高悬挂在雁翅楼正殿展厅之中,跟八百米开外爷爷学经习字的文华殿遥遥相望。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先生在开篇自谦,30年海外旅居,极少机会使用中文,恐怕水平有限。可是书中成文,字字深沉,措辞精妙,文采斐然。学贯中西的黄仁宇先生用了7年时间,捋清资料,得已成书。想想如今浮躁的治学之风不禁令己汗颜。
我站在古老的丹青面前,妄图穿越,又妄念如何将那些璀璨文明据为己有。可是时光匆匆,在文华殿迷离的花棱窗影中,夕阳推着我不得不走出千年前的墨色,虽然它们侵占着每一寸视觉神经。当我从东雁翅楼拾级而下的时候,滴水未进,元气满满,神游万里。
回望古代,书斋作为一个心灵密室,寄托精神遐思。仰望星空,体悟造化,赓续文脉。不管是山水之间还是庙堂之上,古人先帝都给我们做出了文人情怀的示范,流传着千古和唱。
今天的时代,技术更迭,信息浩瀚,虚拟无限。可是我们如何在海量的信息茧房中,保持初心,愈发困难。当沉浸在“思无邪”的那份克制的思索中,凝视当下,致敬经典,化古润今。在前行的路上,跟古墨保持宏大而亲密的交流,获得心灵宁静。在旷远的追求中,不被浮华羁绊,不为旁门左右,方为新情形下的照见天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