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一个团
旅游,必须要报团。如果不报团,一个人出去,肯定就不再回来。那跟离家出走有什么区别。
报团,又不能随便报。既不能太便宜,也不能太贵,关键看人。既不能是国内一线品牌,也不能是国外很垃圾的四五线。
最好一个团只有两个人,一个导游,一个团员。
选好导游后,确定好出行日期。开始让导游做好功课,做全攻略。
吃穿住行玩,一样都不能少。
这对导游的能力十分挑剔,也是考验导游的基本专业素养。
首先考虑的是交通工具。从出发点到目的地,是坐飞机,火车还是动车,是搭车,租车,坐地铁,公交,骑自行车还是徒步。该买票买票,该换零钱换零钱。做到出行不耽误,要票有票,要钱有钱,要腿咱也有,而且有两条。实在不行,轮椅也可以上。
看的是风景,克服的是身体。看风景的时候请忘记身体。看风景别用眼睛,要用心去感觉。所以看得见看不见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出游于熟悉环境的感觉。交通工具也并不重要,就算是坐轮船,在海上飘着的时候,旅行就已经开始起航。
不管重要与不重要,在计划之内最重要。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计划,两个人在大街上闲游。只要出门就算是旅游。那不是想到哪个地方去旅游,而是要拥有那种旅游心态。
如果心态是旅游的,就算是在小区的小卖部,足不出区,都能逛上一整天。
跟卖烧饼的店主聊聊,一天能卖多少个,收入多少。供了几个大学生上学,甜烧饼,咸烧饼,芝麻烧饼各种口味的烧饼来一个。光吃烧饼还不行,还得有小咸菜。小咸菜这里还没有卖,还得去隔壁的那家小店。
隔壁的小店是卖豆制品的,早上卖豆腐脑,豆浆,油条。整个白天都卖北豆腐。你说要一斤豆腐,绝不给你九两九。手起刀落,绝对一两不差。当然,做生意都会顺带手卖点别的。于是有豆腐丝儿,咸菜疙瘩,大东北的酸菜,酸菜鱼的酸菜,都有卖。
还有那卖水果的,桃子,李子,火龙果,香蕉,苹果等等,一有尽有。那卖菜的,各种青菜,根茎菜,叶菜一应俱全。
那小小的肉店铺,也是各种肉全有。其实根本就不用出小区,也能溜达个一天。这就是旅游的心态,都还没有跟小区里的那些树说话,还没有跟那小区里的那些草聊天,这一天一天都过去了很久。
旅游,绝不仅只是在自家周围转悠。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就算是在小区里也能看到蒲公英,那也一定要去云南昆明,去新疆的乌鲁木齐。好像在那些遥远的地方,蒲公英被风一吹,才会散落到全国各地。而小区里的那些蒲公英,虽然也一样的美丽,但被高楼大厦挡着,被囚禁的日子固化着,就算是有风,也只能吹得满头都是。
所以,旅游,必须要去远方。
去远方就必须要报团。一个导游,一个团员。一个团人越少越好。
导游必须是有的,团员也要有,所以不能是一个人,最少也得两人。一个人忙,一个人闲。一个人管付钱,一个人管玩。
除了前面说到的行,吃也相当重要。这都是导游的工作。导游得是个小吃货。不能进米其林餐厅,不能入网红餐厅,也不进国厨大师餐厅。最好去那种背街小巷,深藏在当地人心中最好的最有味道和特色的小餐馆,当然也不是去当地人的人家。如果非要有标准,就是在菜市场里有这么一家餐厅。装修的并不豪华,也不俗套,并不会为了夺人眼球定高价,也不会把简单的食材烹饪成高级的奢侈品。就是那种大火少油干净的饭菜,原汁原味没有什么花枝招展。食材最好是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还带着露珠,带着原汁原味的清香。入口品味,啊,人间美味。
简单才是食材的追求,简约才是人生的极致。
活着虽然离不开吃,但是吃,绝对不是人生的全部。所以花在吃上面的时间,应该适可而止,不能沉溺其中。
享受完食物的美味,就该追求衣着的舒坦。
衣服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脱的。人靠衣服马靠鞍,穿着好了赛小仙。
旅游的装备少不了衣服的选择。衣服的装点少不了温度的指点。导游要给出穿衣指南,当地的天气怎么样,温度如何,湿度变化,有没有台风暴雨冰雹和小雪。至于阳光,可有可无。出去玩,身上就已经带有光,不把钱花光是不好意思回家的。
而最重要的穿衣内容,是看在当地是否出席一些文化活动。比如相亲,沉浸式表演,看大型演唱会等。这些都需要着不同的时装。不能一件冲锋衣穿到底,一边冲锋一边参加这些特殊的活动,那样会伤害别人。
这与导游的审美情趣很重要。对一个人着装的评价,完全在于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往往第一眼看上去美就是美,那种美是通透的,既没有人工打造的痕迹,也没有华丽炫耀的成分。
看看大熊猫那一身黑白装扮,迷倒了世界多少自以为昂贵的高人。
穿衣是个技术活,需要经常练习。经常旅游,随着心情的全部释放,一切就会成为习惯。不管好的坏的,合适的不合适的,往身上那么一套。不相信覆盖不住那些异常跳跃的灵魂。
吃穿行都有了,最关键的住来了。在什么地方住?住哪儿?标准是什么,想失眠还是想睡眠,到底想不想睡,是五星级那柔软的梦幻床,还是快捷酒店那硬硬的木床板。
对于酒店的选择,有的人在乎,有的人不在乎。安全干净是酒店的必备条件。当然,服务好,也可以纳入其中的指标。只不过服务基本上是与价格的高低成正比。
尊重每个人对酒店的选择,既然选择都会有自己的原因。有些人讲究舒适,有些人讲究过客般的体验。毕竟也只是睡一觉,白天2万步,晚上退一步。一天走那么多路,那么累,一倒头就睡,管他七星五星还是无星,只要不梦见大猩猩,这就算睡踏实,能量补充完毕。
第1天累成狗,睡完一觉,第2天又是一条好汉。继续丈量所到的每一寸土地。用脚用心,用眼用情。
最关键的总是留在最后,最重的总是用来压轴。所以大人物一般都把自己吃得胖一点,要不压不了轴。
出去耍,玩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开心的。崇山峻岭要爬,江河湖海要游,历史文化要穿越,风土人情要尝遍。哦,一旦到这个当下,才忽然发觉眼睛不够看,心不够使,耳朵不够灵,脚不够多,走的路太少。
大自然太美,人造的景物也还算行。看那些不同的人家,聊那些不一样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个人到了灵魂深处的时候,都有柔软至极的美好。
其实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只不过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就有了疲倦感,倦怠感,还少了很多新鲜感。
吃的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都睡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走在脚下的土地上,都在用心感受风,感受阳光,享受黑暗。
只不过在熟悉的地方,心被压着,情绪被捆绑着,就像是在一个囚笼里,怎么也走不出心的困境。
换个地方活着,就算是活过一两天,就算是体验当下,及时行乐。也愿意把那些时间花费在新的情景当中,虽然吃的住的看的也未必见得有多好,可是愿意呀,快乐呀,自由呀。这些才是心之所向的呀。
当然,报团就得有报团的规矩,就算两个人也是一个精致的小团队。平时也得提升活力,增强凝聚力。紧跟导游,听其讲解。可以拒绝强迫购物,也可以增加活动的景点。没让自由活动的时候,绝不能擅自做主,私自离开。
每天到点发团,到点收尾。对待导游要文明礼貌,导游对待团员也要耐心认真和细致。
导游和团员不用谈感情,就两人,有没有感情都得完成旅行。谁也不能离开谁,谁也不能放弃谁,谁都要成全谁。
导游一定要智慧,团员一定要傻一点。全程听话,跟着走就行。团员不需要有太多想法,自己又做不了导游,还对导游指指点点。这样的团员就不适合有导游,适合自己单干。自己又是导游又是团员,孑然一生,孤独一世。
什么都安排好了,最核心的问题来了,这样的导游和团员去哪里找。当然,最好的搭档莫过于自己和自己的爱人。
两个人对生活都充满了好奇,看什么都有兴趣,去哪儿都充满了乐趣。就算坐了无数次飞机,对机餐也是津津乐道。吐槽无数,却又忍不住遍尝。
如果有这样的两个人,随时出游随时欢,随时远行不愿醒。
长假将至,导游找好了吗?旅游的心态做好了吗?机+酒+餐+景都预定好了吗?没有?废材,那还不赶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