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酸性体质有新的定义!
作者|国家二级营养师傅蓉
前两天看到朋友圈有一位朋友,转了条消息,说什么 “谷类、肉类、鱼和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等等。
其实这个话题在我看来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人民日报也早已辟过谣了。怎么还有人在转。后来想想又觉得也正常,不如今天再梳理一下,大家一起温故而知新吧。
首先,人体体质确有酸碱性。这个没毛病!
但食物的酸碱性,和人体体质的酸碱性,不是一回事。
1、为什么会有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之分?
这是按照化学研究,把食物燃烧后得到的灰渣粉末,分析出来的化学性质决定的。可不是凭口感!
如果灰渣粉末中,有较多磷、硫、氯,溶于水后,就表现为酸性;
如果灰渣粉末中,有较多的钾、钠、钙、镁,就表现为碱性。
但食物被人吃到肚子里,并不是这样简单的燃烧,而是一个复杂的生理消化吸收代谢过程。可以说在人体内变成的最终产物,有酸性也有碱性还有中性。
2、说人体的体质有酸碱性,从何而来?
简单说液体的酸碱度就是以PH值得浓度来定的。这个在初中生物化学课上应该讲过。
通常,PH值在0-14之间。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为中性。
那么,人体的体液其实有好几种,比如血液、尿液、消化液、唾液、组织液等。
但是每种体液的酸碱度其实不一样的。
血液的PH标值在7.35~7.45之间 ;
尿液的PH标值在6.0左右
(痛风病人尿液的PH值在4.4~5.0之间,个别严重的还会低于4.4。);
皮肤的PH标值一般在6.0左右;
女性阴道的PH标值应在4.5以内;
胃内溶液的PH标值在1~3之间;
唾液的PH标值在7.0左右;
从这样一组数据中,就可以看到,这些体液各司其职,你根本没法把它们混为一谈,以某种体液的酸碱度来判定整个体质说是酸性的体质,还是碱性的体质根本不科学。
你说胃液足够酸性了吧,但这酸性是必须的,胃液是强酸性的要用来消化食物。难道因为这样的酸性,就被否定?
事实上,真正的酸性体质判定是:
人体血液PH值,尿液的PH值,唾液PH值(三元)都低于标准值才被成为酸性体质。而不是说整个人体组织都是酸性的。
其次,酸性体质是对人体有害。
大部分肥胖的人三项值测试都是偏酸性的!
99%的痛风病人的三项值测试也是偏酸性的!
85%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病人的三项值测试也是偏酸性的!
但是,想通过所谓的碱性食物把酸性体质吃掉。这个就不靠谱了。
前面我们说过,食物吃到肚子里。并不会因为它是所谓的碱性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还是碱性的。可能最终的代谢产物经过一系列身体化学反应后,变成了酸性的、碱性的、中性的都有可能。
什么是体质?
辞海中的定义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说人话就是:人体是很顽固的,保持稳定,不轻易改变。
其实,我们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酸性的代谢产物,像碳酸、乳酸等。但我们有三个调节系统,肾脏的尿液、呼吸、体液,让身体的酸碱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不会被单纯的食物影响。
所有的食物都能提供能量和(或)营养来给我们生命活动所需。
调节之一,当人体的代谢物为酸性时,身体会依靠体内碱性物质来进行中和,才能排出体外。
调节之二,当身体判断碱性摄入过量后,就会释放酸性来中和到平衡,使碱性吸收接近为0。
这就完全符合体质这个定义,保持“稳定的固有特性”!
所以,尽管肥胖、三高、癌症等人群的体质是偏酸性的。但并不代表,这些慢病人群就是因为所谓酸性食物而引起的体质酸性;也不是酸性体质的人才得慢性病。更不可能试图通过所谓碱性食物把酸性体质吃掉。
究竟酸性体质是如何造成的?
来自四个方面,人体代谢、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生活习惯。
环境污染带来的对水源的侵害,影响人体的酸碱性已超过了食物。而不规律的作息,过度饮酒吸烟,暴饮暴食,以及滥用药物,压力、情绪心理失衡。这些其实都造成了我们的酸性体质。
回到慢病上,大家会发现,那些慢病的产生引起原因其实也如出一辙。
所以预防三高、肥胖、癌症,真不能都來人家食物的酸碱性。与其总念叨着多吃碱性食物,排斥酸性食物。还真不如多注重健康四大要素:
膳食平衡、良好作息、适量运动、愉快心情,再加上保护环境、控制体重,更有积极的意义。
最后再提醒大家:
一、膳食平衡,不是看食物酸碱性,而在于食物种类的多样化,每一种类的食物营养素对身体都是需要的,有用的!
二、任何不谈剂量的讨论都是耍流氓!人体的平衡,在于不同营养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合理比例搭配,吃少了营养素不足,吃多了就会产生毒副作用。适量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