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后传
故事新编
文/竹林居士
(楔子)
楚怀王三年,公元前206年,项王以盟主诏诸侯,戏下之会,封十八诸侯王,乃自号西楚霸王,尊怀王为义帝,政由羽出。
(一)
西楚霸王五年,汉王邦五年,公元前202年,汉军及诸侯兵围攻垓下。十二月,项王兵败,退至乌江。当是时,麾下壮士骑能属者仅十八余人耳。是乌江亭长船待。乃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又谓曰:“今吾以西楚霸王之名,诏最后一道将令。将士安在?”诸骑曰:“臣等在此,愿谨遵大王令。”乃曰:“吾将夫人托付公等,送夫人回乡会稽,然后自行解散,隐姓埋名,各奔东西。可速上船,急渡江,我当阻汉军,善后之。”诸将齐跪,拜曰:“臣等宁死不奉诏令。大王还记否,昔日我等渡江西征之时所立誓言,臣等未尝敢忘,曰:‘誓灭暴秦,以安万民,复我大楚,齐归乡梓。’大王岂敢忘耶?若大王不渡江,臣等亦不渡。不求同生,但愿同死,愿拼死背水一战,誓死不降汉,誓死不降…………”其声若铜钟有力,响彻天地,不绝如缕。震动栖树之鸦雀,惊起而飞。
项王曰:“吾毋敢忘却之。然已丧亚父,失子期,亡钟离昧、龙且、项庄等大将,已无言再回江东,面呈江东父老矣。”
时乌江亭长在其侧,谓项王曰:“大王此言差矣。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保存实力,东山再起,逾年再战。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天可奈何耶!”项王曰:“非也。公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昔日吾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现今仅十八余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羽独不愧于心乎?且初与之起义时,尝约定:灭秦之日,则衣锦荣归,现如今……”
对曰:“江东子弟宁愿战死疆场,竟无一人降,亦无一人亡,是为全大王也。何为?因其所信者乃大王也,以知大王定会为之雪耻。纵大王血染乌江水,厌尘弃世归,九泉之下,亡者之魂能安息否?若大王不渡江,如我旧楚臣民若何,是臣服于汉,或是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乎?岂不有负江东之期许?望王上三思之。”又曰:“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毋乃过之。大王须知拿起、放下、入去、出来。且大丈夫处世能屈能伸,有所为当有所不为。昔者越王勾践会稽山一战,兵败吴国,其为复国,乃与吴约和,然后卑事吴主夫差三年,并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亦为夫差马前卒。及归国,尚且卧薪尝胆,忍辱负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生计,十年教训,遂霸天下。何况大王当年非有尺寸之地,然乘势起陇亩之中,三载,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王出。且王比古之贤君有过之而无不及,何不渡江?”
(二)
项王闻之,乃下马拱手谢曰:“善。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籍如拨开云雾而目睹青天也。”乃从其言,东渡乌江,还江东,以图后计。
时汉军追至乌江,见项王渡江而去,环顾四野,无船,遂大骂愤懑而归。及归,报与汉王。汉王闻言,谓诸侯曰:“西楚霸王为吾等所败,必不复来,可无忧矣。”时谋臣张良、萧何、陈平等在其侧,趋而进,谏曰:“大王应乘胜追之歼灭,不者,期年之后,必成大患,悔之晚矣。”汉王曰:“乌江水阔,深千丈。今无船,无以渡。且将士疲衰,容后再议。”遂不纳,即归。
汉王五年正月,众诸侯上书,奏曰:暴秦已亡,然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尊汉王邦为帝。二月,甲午上辛日,汉王于氾水之阳、洛水之南,筑神坛,沐浴斋戒,祈告天地,敬承天命,继业大统,乃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定年号为汉高帝五年。
大封诸侯:立建成侯彭越为梁王,都定陶;臧荼为燕王,都蓟;韩襄子之后信为韩王,都阳翟;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下邳;常山王赵耳为赵王,都邯郸;九江王英布为淮南王,都临淄。另封相国萧何为酂侯,曹参为平阳侯,张良为留侯,封于留,陈平为曲逆侯,哙为舞阳侯,夏侯婴为汝阳侯,卢绾为长安侯。番君之将梅锅有功,从入武关,故德番君。其余破楚功臣按功大小,皆有赏赐。
后上诏令天下,大赦,免天下赋税三年。百姓大悦。
项王过江东,归彭城,欲重整旗鼓,以取天下。怎奈自诩无颜见江东父老,遂闭门不出,,纵夫人亦难见。数日,乃出。谓曰:“吾不知力不足也,而与汉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我之罪也。吾已知过矣,请改之。”百姓大喜。
次日,项王诏乌江亭长,赏千金,邑万户,以为谋臣,共图天下。弗受,请辞去,曰:“臣固世俗一鄙贱之士耳,安敢妄谈天下事,以求恩赐?”遂不授。再辞,王不许。是夜,遂留书而走,遁于岐山。
(三)
(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汉王邦践祚帝位,是为汉高祖。)
却说,早有细作入江东,报与项王。闻之,大怒。良久乃息,谓左右曰:“吾欲久图中原,东山再起,当效越之勾践治世之道,十年不收于国,使民俱有三年之食。则三年,吾即起兵,挥师东进。”左右曰:“诺。”后遂下诏,曰:封十八骑为将,分掌三军,治理军务。时楚人号之曰“十八铁骑”。于是省刑罚,薄敛赋,修民政,建学校,礼达士,惟才是举,楚地呈欣欣向荣焉。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迎来者,去民之恶,补民之不足。
西楚霸王六年,百姓休养生息,其乐融融。三月,乃诏十八鉄骑,曰:“以吾素知汉王,中原三年五载必遭战火,恐殃及百姓。”诸琦问曰:“何以知之?”曰:“汉王邦素疑心重,且心狭,为人主不信,汉王不能容异王之姓存于汉土,必假借罪名杀之。彼时,即起兵,渡江战汉军。吾楚之三军,班风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呜则山岳崩頽,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斯时纵观天下,谁与争锋,谁敢不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诚如是,则可成王霸之业,楚室可兴矣。”诸琦曰:“诺。谨遵王令。”遂勤修政理,操练军士,造战船。
果如是,汉高帝六年七月,燕王荼首畔,高帝自将。居数日,破之,枭其首。后改封长安侯卢绾为燕王。高帝六年九月,或诬楚王信谋反,高帝遂下诏,捕之,因念其功,贬为淮阴侯,幽之于别宫,后囚于天牢。高帝七年三月,梁王越、韩王信、淮南王布、燕王绾等,共举反旗,自立帝号。四月,高帝率军出征。五月,大破之,平定叛乱。
及归长安,大赦天下,诏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今以皇后吕氏子、皇长子盈为太子,以为国之储君,钦此。后改封长子肥为齐王,三子如意为赵王,四子恒为代王,五子恢为梁王,六子友为淮阳王,七子长为淮南王,八子建为燕王。另立贾为荆王。
(四)
且说,早有细作保报入江东,十八铁骑闻之,上言曰:“请再战,复大楚。”曰:“善。”
项王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学:“昔者汉耻吾楚人于诸侯之国,今楚兵精力粮足,亦足节矣。此战必胜,不成功便成仁。”既毕,果行。率军十万,齐待发。江东父兄闻之,问曰:“战卒几何?”曰:“十万。”曰:“恨少。”曰:“此自足用,岂不闻‘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之言云?公等但观籍破之。”
(汉高帝七年)九月,渡江,项王军荥阳,攻成皋,收而攻寿春、广武,下淮,大破之。比至武关,项王攻数池,占诸县,已有千里之地。时汉骑兵知之,速报高帝。高帝闻之,大惊,急召群臣议,曰:“今楚复东来,为之奈何?卿等有何妙策,可速奏来。”俄而,一人出,视之,乃絳侯周勃也。周勃者,汉之良将也,沛人。勃曰:“昔陛下不纳留侯之忠言,致有今日之祸。唯今之计,独淮阴侯任大将,方可破之。”高帝曰:“朕亦颇知兵法,善善将,何必用一犯人!朕自将击之。卿勿言,言再者,诛。”时群臣莫敢谏之。乃退。
及下殿,帝下圣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诏留侯、陈平为军师,从军征,萧何为相国,留京辅政,太子盈摄国政。后登高楼,谓左右曰:“纵他怀吕望之谋、乐毅之才,西楚焉能抵挡?”
次日,高帝自率大军二十万,伐。是时,项王遇汉前锋将勃领兵五万,发兵三万以拒之。战于邾城,破之,虏二万人。遂进驻陈留。居三日,高帝至,于项王相与广武之间而语,曰:“败军之将,焉敢东渡!昔者朕始与上将军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而上将军负约,王我于蜀汉,此罪一也。上将军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此罪二也。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此罪三也。怀王约入秦无暴掠,而上将军烧秦宫室,倔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此罪四也。又强杀秦降王子婴,此罪五也。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此罪六也。上将军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其故主,令臣下争叛逆,此罪七也。上将军出逐义帝于彭城,迁江南,自都之,夺韩王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此罪八也。使人阴弑义帝于江南,此罪九也。夫为人臣者而弑其君,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所不容,大逆不道,此罪十也。上将军有此十过,安敢复来邪?”
项王闻之,对曰:“怀王者,吾家武信公所立,非有攻伐,何以约主将。且其昏淫,不思复国,信谗言阿谀之人,夺吾权。吾项氏世世为楚将,忠于楚,子何以待我如此!怀王无道,起兵伐之,何有不可?汝等无信无义之人,安敢妄自称帝耶!…可速决。”
于是楚汉相攻,尝三战之,未决胜负。峙,明年春。于是留侯进曰:“敌兵远来,疲且益弊,不可速战,当坚壁清野。”高帝纳之。
时楚汉相持未下,又至秋,双方复战,互有胜负。
(五)
西楚霸王八年,汉高帝八年,十一月,江东生瘟疫,死者百万,尸体堆积如山。须臾,彭都亦患,夫人虞姬染病,诊无方,药石无灵,身亡。后楚人报之,项王闻之,悲。急独骑归,伏尸大哭。遂不问军务,终日饮酒。十八铁骑谏之,不听。
十二月,十日,高帝复引兵再战,项王知,思之良久。乃使使于汉,与汉帝二约:楚不东进,其一也;江东入汉土,须善待江东楚民,免赋税租役十年,其二也。次日,复使,汉亦与楚和。
又次日夜,项王出帐,舞剑,饮酒,赋歌。歌毕,至虞姬墓,曰:“虞卿,相爱难以相守,造化何其弄人。知心无法白头,苍天岂非无情!生不同床死同衾,今生难复期来生。”遂自刎而死。
次日平明,十八铁骑乃觉,大哭。于是以鲁公号项王,葬项王、夫人于谷城。既毕,十八铁骑亦自刎于墓前。后高帝闻之,怜其忠义,乃立宗庙,四时享祭,香火不绝。
(尾声)
汉高帝九年,春,海内归一,统一天下。是岁六月,大赦天下,百姓称治。
高帝二十一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富国强,史称“高皇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