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峰山

读书笔记《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2023-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锦瑟的流年

作者:[美]詹姆斯·霍利斯

译者:郑世彦

摘录:

1.生活向后回忆,但活着必须向前。

2.一个前半生依赖性强的人,后半生需要学习自力更生;一个控制性强的人,后半生则需要学会顺其自然。

3.深度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空间取决于他向内看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4.世代的人都被人类中心论所吸引,试图捍卫自己的世界观,认为自身的视角比其他物种更优越。同样,我们也深信自己看待世界的视角是唯一正确的,很少怀疑自身感知所受到的限制。

5.中年之路代表了一种内在的召唤,召唤我们从临时的人格走向真正的成年,从虚假的自我走向真实的自我。

6.在中年时期,人格面具(persona)和阴影(shadow)的对话,表明了个体要在社会现实和个人真实之间实现必要的平衡。人格面具是自我对社会环境或多或少有意识的适应。

7.一旦认同了自己的人格面具,即社会化的自我,当我们从外部世界中抽身而出,面对自己内在的现实时,必然会承受焦虑。

8.然而,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不能自由地承认自己内心的现实。

人到中年,允许自己按照真实内心去生活是至关重要的。人终有一死,时间有限,没有人能将我们从生活的重担中解救出来,这些事实将促使我们更充分地做自己。

9.基于生活需要的婚姻比基于爱情和相互投射的婚姻更有可能长久。

10.尼采曾经指出,婚姻是一场交谈,一场伟大的对话。

如果一个人不再急切地从伴侣身上寻找生命意义,他就会被召唤去激活自己的潜能。

11.关于心灵,永恒不变的真理是:要么改变,要么在怨恨中枯萎;要么成长,要么在内心中死亡。

12.个性不是由上帝赐予的;个性是通过每天与怀疑和反对的魔鬼抗争而得到的,如果不这样做,等待我们的将是抑郁和绝望。

13.鼓起勇气,重新定义自己,重视亲密关系,但不被关系所限制,这是中年女性的一项任务。

14.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就是埋怨他人。

15.如果没有能力活在当下,做一个自我定义的成年人,那么一个人就仍是过去的囚徒,与自己的本性和成年人格相去甚远。

16.孩子最大的负担就是父母未曾实现的生活。

17.林肯曾说过:“既然我不愿做奴隶,我也就不愿做主子。”

我们也应该如此对待孩子,他们值得与众不同,他们对我们没有任何义务;他们不是来照顾我们的,我们才是要照顾自己的。

18.父亲为孩子揭开了生活的奥秘,在风暴肆虐的大海面前,父亲是精神领袖,指引我们走近奇观。母亲的保护意识虽然周全,但也意味着束缚,是另一种形式的爱,也是孩子所需要的。

19.再次强调,情结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过去。我们过去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会渗透到现在,会决定我们的未来。

20.我们的使命是尽可能地成为自己,我们的任务是找到实现的方法。

21.人格面具代表了呈现给外部世界的必要面孔,它也保护着我们的内心生活。

22.如果我们专注于自己的个体化,而不是纠缠于别人的事务,每个人都会更加舒适。

23.歌德“我是部分的一部分,部分原本是大全;我是黑暗的一部分,黑暗孕育了光明。”

24.无意识的东西总是折磨内心或者向外投射。

25.人们最迫切的两个需求是养育和赋权,前者让人感觉生活以某种方式为我们提供帮助和服务,后者则让我们感觉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26.命运并不等同于宿命。命运代表了一个人的潜能,代表了内在的可能性——可能实现也可能不会实现。

27.如果不努力走向意识觉醒,一个人就会永远固守创伤。

28.有了更强的意识,就会有更大的机会去宽恕他人和自己,并且通过宽恕,从过去中解脱出来。

29.握住船舵,我们便承担了旅程的责任,不管它有多么可怕,看起来多么孤独或不公平。松开船舵,我们便被困在第一个成年期,困在我们自己都厌恶的神经质人格中,因此,我们会自我疏远。

30.所有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经历的狭窄范围内。

31.在灵魂的波涛中,虽然周围有许多人,但我们需要靠自己的力量游泳。真理很简单,我们必须知道的必然来自内心。如果能使自己的生活遵循这一真理,无论这个世界有多么大的磨难,我们都会感受到治愈、希望和新生。

32.耶稣说:“若将你内在的东西活出来,它们必能拯救你。若不把你内在的东西活出来,它们必将毁灭你。”

33.外在的服从和内在的顺从都无法使人完整。

34.“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并没有决定我是谁;我的选择才决定了我是谁。”

35.我们必须像拥有自由一样去行动。

36.即使是轻微的修正,也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37.当然,我们始终是社会性存在,但我们也是精神性存在,有自己的终极目标或神秘目的。

38.美国诗人玛丽安·摩尔曾写道:“独处是治疗孤独的良药。”

39.尼采在100多年前写道:“当我们安静地独处时,我们害怕有人在耳边低语,所以我们讨厌静默,用社交生活来麻醉自己。”

一个人对他与自性的关系没有敏锐的认识,就无法面对或疗愈自己的灵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独处,即一种完全面对自己的精神状态。

40.亲子关系越健康,人们就越能自给自足,也越能适应孤独。

41.当寂静开始言语时,一个人就获得了自己的陪伴,从孤独走向了独处,这是个体化的一个必要前提。

42.激情是我们的燃料,就像使命一样,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召唤。

这里有一些箴言需要记住:

(1)没有激情的生活,是没有深度的生活。

(2)激情是生命力的表现,虽然它对秩序、可预测性和理智来说是危险的。

(3)如果不冒险去过神性所要求的、激情所提供的广阔生活,就不能接近神性,接近原型的深处。

(4)寻找并追随自己的激情,有助于我们的个体化。

43.充满激情地生活,是热爱生活的唯一途径。

44.个体化的目标是尽己所能地达到完整,而不是自我赢得胜利。

45.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透过童年和文化的棱镜来观察得到的,这个棱镜会折射光线,扭曲我们的视野。生活中的某些经验会被内化、强化或分裂,然后当它们作为情结侵入并压倒意识时,就会宣称对当下的控制。

46.通过放弃旧有的自我依恋,肯定自己逐渐步入神秘之中,生命作为一种缓慢消逝的感觉,一种不可替代的丧失体验,得到了转变。

47.我们帮助他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清醒地过自己的生活,这样他人才能自由地过他们的生活。

48.走过中年之路,没有人知道这段旅程将把我们带到哪里。我们只知道,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别人走的路不一定适合我们,我们最终要寻求的东西在内部,而不在外部。

49.中年之路会让我们与生命失联之后重获新生。奇怪的是,除了所有的焦虑,还有一种令人敬畏的自由感。我们甚至可能会意识到,只要与自己有着重要的联系,外面发生的事情并不重要。新发现的与内在生命的关系,足以平衡外部世界的损失。灵魂旅程的丰富,至少与世俗成就一样有价值。

如果我们专注于自己的个体化,而不是纠缠于别人的事务,每个人都会更加舒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