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一代文宗(一)
这是一座极为偏僻的小城,贫穷而闭塞。虽然早在春秋时代,已号称汉东大国,直到宋真宗年间,这个叫随州的地方都无人问津,但谁能知道这个偏僻地方孕育出一代文宗!
图片发自网络秋天的黄昏,夕阳西下,一切都是那样的安宁,这时欧阳修看起来不到三四岁,还是玩耍的最好年纪,他用沙子堆起一座小山,旁边弄了一条沟渠,他一边玩一边唱歌,不时回头看看妈妈,微微一笑,说,我会种树,会写字,会念书。
的确他真的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每次母亲教他写字,他都学的很快。说起来欧阳修的出生还有几分神奇(其实每个名人得出生都会被后人说的很神奇),四年前,病魔夺去了她不满周岁得长子,她非常伤心,日眼哭泣,不能入睡,但据说在一天夜里一位仙人将一个满身白色毫毛的男婴送如他母亲的怀抱!
欧阳修的父亲是一个军事推官,非常的正直,当然在欧阳修的《泷冈阡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从这我们看得出来欧阳修的父亲为官清廉,而且作为一个军事推官,很是谨慎,还经常为判死罪的犯人找到活路,在他整个为官生涯中,不仅不遗余力的替罪犯死中求活,而且还常常将这样的办案原则教导初入仕途的年轻人。
像这样的仁者,老天一定会让他后继有人,当然,后来欧阳修比他父亲做得更好!
图片发自网络在当时得宋朝,大兴科举,宋朝的进士比唐朝多了好几倍,当时唐朝一年才出几名,最多几十名进士,但宋朝一年几百进士。连续几位统治者一直醉心于文化事业,建国二十来年,国家藏书就从一万三千卷增加到了八万卷,就在这样的一个文化复兴的时代,欧阳修一天天的长大,欧阳修的读书面也越来越广。因为家境贫寒,没有什么藏书,他便去读书人家借书,每次借来一本书,立即铺开纸笔,用笔抄录,比如书中精彩地方,早就已经倒背如流,有时候甚至废寝忘食。
一次偶然机会,欧阳修得到了一本残缺的《昌黎先生文集》,这引起了欧阳修很大的好奇心,迫不及待的回家攻读,尽管年纪还很小,不能理解韩愈文章内涵得深刻和丰富,但已然能体会到他语言的深厚和开阔,被深深吸引。 少年欧阳修显露出的天赋,每次叔叔读完欧阳修写的文章,总是和他母亲说:嫂嫂不用担心家境贫寒,这孩子不同一般,将来必定光大我欧阳氏门庭。
面对父亲的遗训,母亲的教导,叔父的典型,对欧阳修人格塑造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欧阳修去了汴京,先前欧阳修深深得认识了他自己的不足,但经过几年的学习,欧阳修也能追随时尚的潮流写作诗文。终于等到了科举考试,在这一年里,欧阳修由监元、解元而至省元,三登榜首,很快朝廷得认命也下来了,欧阳修被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西京留守推官的官职。离上任还有一些日子,欧阳修决定先去随州恭迎母亲,同赴洛阳。辞别岳父一家,欧阳修满怀着愉悦的心情踏上归途!
来到洛阳,稍做整顿,换上官服,按常规要去留守府拜长官,在路上,欧阳修忽然听见竹林后有人吟唱诗句,欧阳修听后,不禁拍手叹赏,二人开始交谈,互通姓名,相见恨晚,这个人就是梅尧臣,这种戏剧性的相会,开启了他俩终身不渝的友谊,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们一起吟诗,一个崭新的文学时代就在他俩吟诵中悄然到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