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90后上班这点事儿职场菜鸟成长记

为什么新员工大多不受欢迎?警惕这三个雷区,快速融入

2017-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张退凡

文 / 余生烬 

本文约1500字,读完大约需要8分钟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企业和个人都急着取得快速且巨大的成功,但相应的是往往企图以小的机巧来实现。在企业上,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吸纳新员工来支撑起经营者庞大的理想,而基本情况是新员工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挤和压迫。

其实无论是老员工抑或是老板,大抵都是不喜欢新员工的,只是因为缺人干活,才不得不找新员工,而无论你多么可爱,多么善良,多么优秀(优秀甚至会给你带来一些烦恼),只要是进入一家新单位,都要从破冰做起。

一个新人来了,通常会被安排一些工作,而这些工作能否做好,这才是能否在这个单位确定前途的关键。一件两件小事没有办好,尚在容忍范围内,但如果频繁做错事,红灯就会亮起。

如果你能掌控住这些工作,好了,这就是你的投名状,大家就会逐渐开始接纳你了。

即使刚开始单位会分配给你一个类似“师傅”一样的老资历同事作为引导人,但切不可依赖于引导人的帮助,试想一下,再怎么和善的人,也不会刚刚认识就对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不会拿他用血泪赚得的经验来让你踩到巨人的肩膀上。

这还是好的,糟糕的是有些引导人会敝帚自珍,而且还会在心里默默的说:这个新人这么简单的都不会,招聘过来是干嘛的?有这时间我早就做完了。这样想的时候,他们通常是不动声色的,偶有面露不悦,但在背后就未必如此了,你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很有可能在背后暗自嘀咕中被错误的理解。

新人的尴尬

在进入单位之初,“纳投名状”的时候,千万不要踏足这三个雷区:

1.做不好又不敢说

这一点其实非常常见,我们在被分配了工作之后,做着做着出现了问题,想着向直属领导汇报或向同事请教,但又摄于领导的铁面威严和同事拒你于千里之外的冷淡不敢说出口,害怕被领导同事看轻,又或者觉得难以启齿,就一个人默默咬牙死扛,带着内心的孤苦烦闷,然后把事情做得糟糕。

这几乎是所有领导都不愿见到的事情,早早发现错误可以有很多种补救措施,再不济领导也可以从中周转,等到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已经晚了,无论是领导把你大骂一通还是罚款甚至让你卷铺盖滚蛋无济于事,徒增怒气和愤懑,没有人会是其中的受益者。

2.做不好让别人做

由上文看,做不好让别人做肯定要比做不好又不敢说强得多,但你想,今天表格不会做找同事,明天补充资料找不到问同事,后天就协调其他部门又去叨扰领导......最后除你之外的所有人都觉得你只会找麻烦,没有其他的能力,然后一齐给你贴上诸如“生性懒惰”“能力不够”等标签,领导自然而然就会觉得你毫无能力。

职场同事之间,最为合理的关系是应该双向的,即你今天帮助我,我明天帮助你,互助共赢的局面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一味的让同事帮助你,谁不会厌烦?也就会成为大家眼里避之不及的“事儿精”。

3.怕露出锋芒得罪同事

职场里永远不会缺少这样的抱怨:“我明明在部门里干的活最多,加班加到最晚,结果风头全被他出了,没人知道我的努力”,这不是个例,应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了,这样抱怨的人里,新人占据了多数,也就是俗话说的“新人不会来事儿”。

很多新人,囿于自己新人的身份,对“我要是多说什么话同事怎么看”过分自我脑补,害怕锋芒毕露会被孤立,等等,其实大可不必。在活生生的现实之中,无论你做了什么,不做什么,更甚至你什么都没做,都有可能得罪人。我们和同事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协作,但又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只要你的工作没有损害集体和别人的利益,大可以勇敢的说出来,太过在意其他人的看法是不明智的。

说到底,每一个进入新单位的员工都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排挤,难以避免也不用刻意去规避,这是一种历练,当你熬过了最初一段时间之后,按规则做事,做对的事,把事做好,你就会发现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本文原创,剽窃必究,欢迎留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