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外婆

2020-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听不懂的胖子

四月三日十一点,起床,照例打开手机看国内给我发的消息,家里小辈儿的群居然有人艾特我,这群已经好久没说过话了,点进去就是几个大字“外婆去世了”。

第一反应是求证,给父母发微信打电话皆无人回应,远在异国更是手足无措,大脑有些宕机,待到群里又开始讨论何时请假如何回家坐哪趟航班怎样转车谁去接人才接受现实,这是真的,我的外婆去世了。

和别人不同,从五六岁开始,我的祖父母辈就只有外婆,小时候也在外婆家的小院生活过很久,不用说什么逢年过节,就连周末暑假也都常常在小院儿里度过,院里的草木花果,猫猫狗狗,桌椅板凳,我都熟悉也都与我亲近,有些果树甚至是我自己种的,与小院关系算是互相成就,对其感情深厚。

故事的主体永远是人,对小院的感情不如说是对外婆的感情,外婆对我的影响贯穿我整个二十多年的短暂人生,外婆有85岁,外婆的生活、的言论、的行为、外婆的很多事,自打我记事以来就记在脑子里,每每想起,每每感动,时时回忆,时时受益。

关于外婆的事太多太多,在这里只说几个我认识的外婆。

外婆常常被骗,单单我能记起来的,就有好几次被骗的经历。小时候在院里生活,常有陌生人敲门求助,外婆总会不厌其烦上前询问,“什么回家迷路流落至此没钱吃饭” 这是常有说词,外婆总会请人到院里坐坐,这边倒一大碗茶,那边又去厨房准备着什么,临了出门还要塞几个路钱,长此以往惯了,我总说这是骗子那也是骗子,外婆也总对我的说辞爱答不理,依旧我行我素。令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有一天晚上出门散步,路边坐着一对老人,老人只是坐在路边哭,什么也没说。外婆立即拉着我过去询问,原来是老人被儿媳妇赶了出来从隔壁县市步行至此,一天没有饭吃,外婆立即开始摸口袋找钱包,结果因为晚上散歩,没带一分钱。外婆问我有没有钱,我哪有什么钱,而且我一心认为他们都是装的,拒绝被骗。外婆不顾我百般劝说,叮嘱他们别乱走动,拽着我就回家拿了点钱,又回去给他们买了两个烧饼。这件事我印象极为深刻,因为这对老人后来证实并不是什么江湖骗子,而是一对普通老人。其实,我总说外婆经常被骗,但却在无形中帮助了多少人啊。而这件事,在我今天写下之前,从未听过外婆和别人讲起,这就是她。


外婆喜欢藏过期食品,这点小时候我总不理解,好好的零食干嘛要藏啊。小时候去外婆家,外婆总能犄角旮旯给我找出一些好吃的。每次回去外婆都要神秘兮兮的给我带到某个角落看她囤的小零食,好多次我去小院儿看她,她给我拿出来的零食都过期了,水果也有点变质,薯片也变软了,酸奶更酸了。我总抱怨她“扔了吧婆,这个都过期了,留它干啥啊”,她总是不信还告诉我这个是谁谁谁给她送的,没放几天,扔了多浪费。每次遇到我每次都说,每次回去外婆依旧从东屋找到西屋,每次给我变出来一堆吃的,柜子里箱子里铁盒里塑料袋里,哪哪都藏的是零食啊,我也总挑剔一番。其实,再后来也就明白了,每次有人给外婆送零食,她自己舍不得吃,觉得我爱吃的就都藏了下来,等我下次回去她再费一番力气找出来,可我越长越大,越住越远,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有些东西放着放着外婆自己也忘了,等我下次回去的时候,大部分东西早就过了保质期。其实说到底,爱囤过期食品这件事不怪外婆,只怪保质期太短,更确切地说,只怪我看她的次数太少。

外婆有点迷信。外婆信仰佛教,家里佛龛极为重要,摆放在厅堂正中,自打我记事起就早拜晚拜,几十年如一日,屋里的佛经也偶有出现。逢年过节或哪位神仙生日,仪式更为隆重,又要烧黄表纸金元宝,摆瓜果香贡。多麻烦啊,小时候总想吃贡盘里的瓜果,多被教训,常有抱怨,外婆真迷信。除此之外。外婆更是常年吃素,绝不沾半点荤腥,我记事起她就这样,至少也有几十年的历史。外婆迷信啊,坚信万物有灵,路边的野狗野猫只要遛进小院,总能大快朵颐,最多时多达七八只。遑论猫狗,花果草树在外婆眼里亦为生灵,有一年我掰折了几根芦荟,给她心疼的啊,我也挨了不少骂,仔细想想,或许是我不对。后来长大了也有些疑惑,教人向善的力量到底是不是迷信呢,如果是的话,我也有点迷信外婆。

外婆文化水平不高。我小时候问过她学历,她总不正面回答我,有一次我掀开佛经,发现接近小学毕业的我居然全不认得,家里没人只得求助外婆,被一一解答,后来外婆告诉我她没上过几年学,认识的字全是在生活中学会的,再后来竟然几乎认得所有常见字,了不起!外婆文化水平不高,但好多重要的东西却都是外婆教给我的,小到怎么摊煎饼,怎么和面,怎么包饺子,怎么种树,再到植物品种,传统习俗,生活技能,甚至到抗战记忆,处世哲学。教给我的通俗却又深刻,影响全面且久远。文化不高尚且如此,如果外婆没有生在旧时代又会怎样呢?传道授业解惑,在我心里,其实退休工人外婆于我跟退休教授别无二致,区别不大。

外婆真的说一套做一套。在我喜欢看宝莲灯的时候,她说她也喜欢,我信了,这样每次看电视我们都会看宝莲灯,但我总能发现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偷偷在看别的。在我喜欢吃酥饼的时候,她说她也喜欢,我信了,但我每次见面她都会把存着的酥饼拿出来给我。院里种了葡萄树,每次回家她都让我上楼摘葡萄,她说她想吃,我信了,但摘下来之后,她只吃一颗两颗,剩下的又都让我打包带走。只怪我太年轻啊,外婆说什么我就信了,我只希望如果有下一次,外婆可以看自己喜欢看的,吃自己喜欢吃的,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别总第一个想着别人。

外婆真的有点抠。这是我对外婆的刻板印象,坦白来讲,这是我观察许久得到的结论。屋里的瓶瓶罐罐可千万别扔,扔了就会挨骂。衣服也总是常补常新的,屋里的针线篓所有材料应有尽有。剩饭剩菜也不能乱丢,请的保姆因为不节约乱丢食材被外婆辞退了两个,洗菜择菜定要亲力亲为,顿顿一定要做到光盘行动,且不说对人了,对自己养的猫狗估计也要求至此。生活用水绝不准轻易浪费,什么东西都要物尽其用。在她的生活准则里,节约是头等大事,浪费是大忌。我总想劝她,那么抠干嘛啊,节约给谁啊,现在生活条件又不是那样,干嘛那么节约。外婆总会乐呵呵答应你的所有要求,但绝不照做。勤俭节约可能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共性,毕竟穷苦日子过惯了,改变这件事真的很难,但也许我们可以简单的知道一个问题,她节约给谁呢。每次上学启程前被外婆塞的红包都会指着鼻子问:她到底在节约给谁呢?

这只是我眼中外婆的一点点一部分一方面,毕竟我的记忆里,已经是她退休之后的生活了。关于外婆之前的这般那般,我能写太多太多,在我短暂的记忆里外婆尚如此丰富,她八十多年人生里有多精彩,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只是可惜之前对旧话提的太少,我很遗憾。

但可以肯定,外婆绝对不是普通人。小品里说“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跨过新世纪”,外婆正是这些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不仅如此,她经历过战争,她干过革命,她也有青春,她也曾闯荡过江湖,她更是时代的普通人,没有人会去专门记录她意气风发的光辉岁月,但对我们来说,记住就够了。

去年暑假,外婆得了脑梗,医院连轴转,等我回来再见面的时候,外婆已经不大能认准谁是谁了,已经需要反复提醒我是谁了,即使这样,我在离家之前对病床上的她说“婆,我要走了,我们拍一张合照”的时候,她眼中依然有光,让人充满希望,那时的她应该很疼很痛苦,但还是坚持挺过。之后出院前,回小院整理的时候,我又特地拍遍了小院的每一个角落。令人唏嘘的事,冥冥之中,那已经是和外婆和小院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外婆去世之后,小院会从精神寄托变成了水泥房子,城墙会从特️指变成了地名。其他的,回不去了。

外婆给我的记忆太多了,真的每每想起,每每感动,时时回忆,时时受益。

落笔时正值国家公祭,清明时节举国哀悼疫情去世的烈士和同胞,但我们的悲伤更为沉重。

很久很久之后,有些事会变得模糊,但关于外婆的有些事值得被永远记得。

她很平凡,很善良,很伟大。

我会永远怀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