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剽悍江湖写作营运营想法

聊一聊这感觉要火的大课!

2017-09-01  本文已影响2164人  曼诗

我是一枚公关行业的策划师,故从品牌或者说营销的角度聊一聊这感觉要火的大课。记得小马宋老师课程结束的时候布置了一作业,有小伙伴记得吗?“用这两天学的知识聊聊感觉要火”,我这算作业,另外加点其他的料。(ros:这也是套路啊,让学员去写去传播。只是我依然想说,这套我上!大哭.jpg)

从感觉要火的名字、视觉呈现、服务和互动设计四个板块来切入,再谈谈我认为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第一,名字。

“感觉要火”你是不是也觉得是一个好名字呢?据说这个名字诞生之前他们取了100多个名字。创始人马源提到为什么最后选这个名字的时候,有很多理由,包括:有趣好玩、有洞察、日常生活提及率高、好记、自带场景流量等。从营销的角度讲这些我都无比认同,但是最最让我认同的是他自带场景流量,用另外一句话来讲,他踩住了当下的集体无意识。对,这是一个可以连接人的欲望、情绪和集体无意识的词。

什么欲望?想火的想成功的欲望,如同创始人马源分享的自带场景流量。谈投资合作伙伴眼冒金光兴奋又激动的说“呀这只股票感觉要火”,有新的idea拍着大腿叫“这创意感觉要火”,小编冥思苦想三天三夜突然灵光一现“这文章感觉要火”,在这个做任何市场动作都讲究流量的时代,“感觉要火”是预期的流量,和灵光咋现时的激动和兴奋。那种情绪是无比的喜悦,无论是做营销的,还是做品牌的,还是创业的,谁,谁,谁不想要呢!

再说集体无意识,回想下过往的经历,觉察自己和周遭人的情绪,发现这个世界很聒噪,每个人都很容易被鸡毛大点的小事点燃,堵车要敲方向盘,别人稍迟到要不耐烦,有任何不称心如意脸色马上晴转阴。我们的口头禅或听到别人讲的高频词汇是:TM!卧槽!靠!什么鬼!这是反抗和抱怨的情绪。鸭梨山大、好累、好纠结、失眠,这是焦虑的情绪。流行的鬼畜文化,这就不说了,聒噪至极到爆炸。这一切在我们集体无意识的加持下,让这个地球充满了情绪化的能量。以前流行情感营销、场景营销、香氛营销,这些都还没被营销专家钻透呢,情绪营销就来了,但前3者都是套路,后者是真的可以撩动这个聒噪社会的心弦。“感觉要火”正好踩着了这躁动的集体无意识。火、火、火、火、火!是不是够躁动?大面积的红色,是不是够躁动?我不知道马源同学在取名字的时候有没有考虑集体无意识,但我一听到这名字,就有这种赶脚。(ros:如果没有,请原谅我大动干戈了,但这真的可以思量一下,偷笑.jpg)所以又或者说,这就是他对于当下这个社会集体的洞察。


第二、视觉呈现。

关于视觉包装,感觉要火真的是很用心,憋说话,先看图。

感觉要火的大巴 感觉要火的拍照道具 感觉要火的老师、包包、本本、衣胡、大傻笔;是不是都很有情绪
感觉要火的迎宾立体字、老师介绍卡、勋章

你是不是觉得这没什么,不就是各种VI延展应用嘛,搞品牌搞营销的人的电脑里应该都存了一份命名为“VI设计项目清单”的文件,里面有大大小小150多项应用细项。这就是我们平时经常碰到的问题,我不止一次在向提案时跟客户指出其VI应用的不规范和不完善,but他们总是会说“嗯这些我们都知道……”,又but他们什么没有做!可是却老嚷嚷着要做品牌!就连我所知道的某专门给别人做品牌的公司自己公司用的喝水的杯子都是五花八门的,我就在想做一套印有公司LOGO的水杯很难吗?很难吗!不难,可是从市场实践现状来看,好像真的很难。

所以说感觉要火做得很棒了,起码一眼望去都红红火火的,还花了点小心思,比如:

大屏幕两侧的副屏一边放老师肖像,一边放感觉要火LOGO,而不是两个老师一边一个,有些公司可能怕麻烦第一天课完得撤了再装第二天的老师肖像,真会一边一个,又或者压根没这个意识。这样每位小伙伴拍照拍舞台全景时,就丧失了一个大大的朋友圈曝光机会!

再比如:

第一天的签到墙是自带传播流量和情绪的签到处,第二天变成了老师推介。

文案是:火前留名  据说在这里留名的今年都会火

又比如:

一支笔都这么大动干戈,给它准备了一张卡片,还带逗比文案。

小卡片上这句话能够很好的形容感觉要火做事情的态度:把一些小事搞得有点神经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神经质”的精神。

又又比如:

入口处的台阶装饰,以及楼体上两位老师的大海报,嗯做出了活动的现场既视感,很多培训机构会忽视这个很大的细节。

最后比如:

哈哈这是我这个业内人士会关注的,那就是他们家拍照道具用材很厚实,我平时看到的无论是营销/公关活动现场,还是培训现场的拍照道具都是用KT板做的,怕断掉的话最多就是用双层KT板,用这么厚的材质很贵,所以一次性的营销/公关现场用KT板可以理解,不过作为一堂课开很多场的培训机构用贵点的材质是可以考虑的,但是以我这各种课堂常见嘉宾之所见,感觉要火是我知道的第一家。


第三,服务。

什么笑眯眯、用心沟通和交流就不说了,我只想说让我很窝心的一点。为了去上这个课,前一晚我熬了一个通宵加班赶方案,当天午饭时间小伙伴都跑去吃饭了,我真心没力气去吃饭,困得要屎,可是控音台播放的却是特么rock的音乐,欲哭无泪,便到群里叮了一声“能否放个舒缓点的音乐,困屎了想睡觉。”回复“好”,第二天中午也没再放rock了,舒缓音乐继续保持,我利用午饭时间补了两个好觉。哈哈写到这我在想,下回能不能放个催眠或放松的音乐,偷笑.jpg。


第四、互动设计

拍照集“火”字勋章就不说了,几乎所有活动都玩。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并没有要求拍了照片发朋友圈之后才能领勋章,而是你拍了照片给他看就OK,毕竟有时候发朋友圈是挺让人恼火的,发与不发It's up to U。

我想说的互动设计是李倩老师课堂上关于品牌要做“不同”的观点,让同学们在自己的手提袋里找一张特别小的写着“不同”二字的不干胶。因为小,所以大家足够用心的找。因为要贴在旁边同学的脑门上,正好是刚开场不久,很好的促进了同学们的交流,同桌之间破了个大冰。因为和课程内容挂钩,所以找到了印象深刻特别。

不知道这“找不同”的游戏是感觉要火设计的呢,还是李倩老师要求的?总之,好玩、有趣,一箭三雕。


那么,最后来说说,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首先,进出课堂的检票方式。

实际检票方式是出示签到时的纸质票。为什么我觉得这样是不妥当的?

1. 很少有人随时都把那张票放在身上,有时候放包包里了,朋友帮忙看包,包并不需要随身携带。

2. 就算随身携带包包,我看到好几次同学们在包里掏票、找票整了接近1分钟。

3. 这张票有点大呀,随身携带的可能性、方便性比较小。

何不用胸牌呢?胸牌成本高,可以回收嘛,设立专门的回收处,大部分人还是乐意扔进去的,拿回去也没啥用,真要拿回去的人权当纪念品了,那也是挺好的传播。


其次,提问的方式。

实际提问方式是同学们自由提问,虽说主持人设置了要求:

一要是大众化的和大家都有关系的问题,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公司或个人。

二得用简洁的语言把问题描述清楚。

可是人性所在,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问题大于天,急得要屎,谁管你或者谁有清醒的认识,认为自己的问题不是大众化问题呢,这个时候能抓住个大咖帮忙分析问题,也许解决问题,谁不想往上扑。关于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的问题,又是一个人性问题:人类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丧失语言本能。

所以,是不是可以用这样一个解决办法:扫二维码进入某提问系统,同学们可以自己组织语言通过文字表达,通过其他同学点赞的方式,回答投票最高的问题。用文字表达就可以避免口头表达的啰嗦和没逻辑,因为文字可以深度思考和编辑排版。而投票决定回答哪个问题,是共性问题的可能性更高。


写到这里,我写完了。感觉要火的大课是不是真的会火呢,上完课复完盘,我就变成旁观者啦,我在看哟哟哟~

哎哟忘了一件事儿,你们家的广告语“东八区,zuì好的营销课,没有之一”,这么嘚瑟真的好吗?其实我想说的是有违广告法之嫌好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