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
小序 年月日,红香圃在民主街西头的南阳府衙西边的财神庙淘书,见一旧书摊上有一本灰布面的日记本,弯腰拿起来翻翻,前面记了一些文革时期的领导人讲话。后面记有三个月的日记。红香圃又仔细翻看,在扉页上盖有白书芬的印章,根据名字,可以判断是一个女学生,日记里记有在学校参加开会、学习、造反的内容,又可以判断为一个当时的红卫兵。现将日记内容发布出来,文化大革命已经过去36年了,如今,再读一读一个女红卫兵当年的日记,记述的参加文化大革命的亲身经历,很有意思,饶有趣味。它可以唤醒我们对当年风云激荡的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它可以唤醒人们对那时候木些人丧失理性的疯狂行为的反省……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1 1966年7月9日
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已进行十多天了,搞运动是提高认识,提高思想。
学生代表条件:
1、 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好;2、坚决革命;3、能执行党的方针政策;4、能联系群众,在群众中间有威信;5、有自我批评精神。
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触及人们灵魂深处的大革命。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2 七月十日
讨论学生代表条件,检查了自己从运动一开始,都是不符合主席说的:"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这一条。自己干啥事都是盲目的,不是谨慎的态度。比如给~~~提意见,不是通过组织,通过工作组提,而是在讨论会上发脾气。
青年人最有朝气,最有革命激情。但就是不易做到谦虚谨慎。应特别注意,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光一时冲动,不论形式的发起言来。也更不能抱个人成见,若抱个人成见,无论什么事,你也办不成。
私心杂念要彻底消除。
学《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已开展接近20天了,戴高帽子,面对面斗争的轰轰烈烈的高潮已经过去,但决不能认为文化大革命已搞深搞透了。切记,更深入、更细致、更伟大、更艰巨的任务在等待我们,这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下午,听三位同志诉苦,同学们都哭了。
晚,看电影《白毛女》,万恶的旧社会把喜儿逼得走投无路。但,坚强的喜儿要活下去,要报仇。像杨白劳,喜儿在旧社会有千千万万。杨白劳,喜儿是我们穷苦劳动人民的化身。要牢记血泪仇,永远革命。坚决把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坚决把红旗一代一代往下传。
红香圃曰,这则日记真实地记述了一个女红卫兵参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真切感受,思想单纯,动机单纯,行动单纯,没有私心杂念。虔诚地反省自己灵魂深处的杂念。处处用毛主席的教导做标准,对照自己的行为,检查自己的思想,是否符合毛主席的语录。70年代,我看过白毛女,确确实实震撼人心。陈强演的黄世仁惟妙惟肖,神情酷肖。当时,有小道消息流传着,说陈强犯错误了,在演黄世仁强暴白毛女时,真的强奸了演白毛女的演员,受到了处分。还有,在一次演戏时,激起了下面坐的解放军战士的阶级仇恨,举枪朝黄世仁打了一枪,陈强险些受伤。歌剧白毛女的拍摄,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先河,它是中国第一部歌剧。执笔者是贺敬之。贺敬之后来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诗人。代表作是雷锋之歌,八一之歌,回延安选人了中学课本,我教了不下30遍,开头说,
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贺敬之的妻子是柯岩,她的代表作是悼念周总理的《周总理,你在哪里》: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传诵一时,风靡全国,给诗人带来了盛誉,我们都是朗诵着,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这样的诗句来缅怀周总理的。。。。。。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3 七月十日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词:傅庚辰 曲:傅庚辰
伽菲珈而
专辑:HI-FI年代4 -沂蒙山小调
--------
太阳出来照四方
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
太阳照得人身暖哎
毛主席思想的光辉照得咱心里亮
照得咱心里亮...
主席的思想传四方
革命的人民有了主张
男女老少齐参战哎
人民战争就是那无敌的力量
是无敌的力量...
-----
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哪怕敌人逞凶狂
咱们摆下了天罗地网哎
要把那些强盗豺狼全都埋葬
全都埋葬...
把他们全埋葬...
结合电影白毛女和三位同志诉苦进行讨论,用对照自己家史和毛主席咋说的,以及错误思想来讨论。
下午挖野菜。
晚,听林书记讲革命史,革命前辈打的天下可真不容易呀。若是生在福中不知福,那可真为可耻呀。又收到舅舅从上海寄来的《新华活页文选》。
红香圃曰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是影片《地道战》的插曲,傅庚辰作词,作曲也是傅庚辰
原唱是邓玉华。
词曲作者傅庚辰(1935~ ),1935年11月出生,黑龙江双城人,满族。现任正军职少将、专业技术二级,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世界歌曲节评委。参加过辽沈战役、抗美援朝、自卫还击作战。
1948年3月,傅庚辰已加入了松江鲁艺文工团的大姐,带着他去报考列入军队编制的北音乐工作团。凭着几首充满童真的歌,傅庚辰被录取了。
在辽沈战役的胜利进军中,傅庚辰调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学习小提琴。1950年初,他同几个小伙伴一起,被分配到东北文工团,后来东北文工团又并入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他在团里演奏小提琴。在学院时,他就担任过《黄河大合唱》的首席小提琴。
1953年3月,朝鲜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17岁的傅庚辰参加了赴朝慰问团,到战事紧张的西海地区。慰问团成员最大的也就20多岁,傅庚辰负责青年团工作和全团的生活。
朝鲜停战,他随慰问团返回祖国;由于表现突出,荣立了三等功。1957年9月,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的傅庚辰,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成为志愿军歌舞团的创作员。
1961年4月,傅庚辰被调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圆了一直想搞电影音乐创作的梦,那年他25岁。于是,从1961年至1983年,整整22年,他一头扎进了电影厂,把人生最美好的那段时光献给了军事电影事业。他创作的数十部影视音乐和数百首歌曲,每一个音符,印记着他艺术青春焕发的异彩和日趋成熟的足迹。
1983年4月,中央军委一道命令,把从未担任过任何领导职务的傅庚辰调到了总政歌舞团任副团长,后为团长,一当就是六年。1989年4月,又是军委一道命令,把他调到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当了副院长,后任院长。
傅庚辰成了名副其实的“军官”,但他从没停止过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说:“过去是专业作曲家,现在成了业余作曲家,等将来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仍然会一心一意搞创作。”
傅庚辰长期从事部队音乐工作,创作了《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挺进中原》、《风雨下钟山》、《打击侵略者》、《破烂王》等影视音乐七十部;歌剧《星光啊星光》等五部;歌曲《雷锋,我们的战友》、《地道战》、《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红星歌》、《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等七百余首;管弦乐《欢庆舞曲》等十部,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
傅庚辰拥有60余部影视音乐,10部管弦乐,5部歌舞剧,700余首歌曲,他的作品还出版了激光唱盘、录音带歌曲集、管弦乐总谱。在中宣部选入的100部爱国主义影片中,就有由他作曲的电影《风雨下钟山》、《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四部,他创作的音乐和歌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出版有《啊!红星》歌曲集,此歌集汇集了作者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九五年四十年间的二百零三首在全国全军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
2003年创作了大型声乐套曲《航天之歌》;2004年创作了大型声乐套曲《小平之歌》;2005年创作了交响组曲《地道战留给后世的故事》;2006年举办了傅庚辰作品音乐会《创业者的歌》,出版了《傅庚辰交响作品选》,《难忘的五年》文集,《创业者的歌》傅庚辰作品音乐会歌曲集。
曾担任八一电影制片厂音乐组长,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索波特世界歌曲节评委。
这个周末我在家看了一部振奋人心的电影—《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进行了“大扫荡”,那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被吓倒,他们团结一心与鬼子斗志斗勇,展开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地道战”。家家相接、户户相通的地道犹如天罗地网,把鬼子打得片甲不留。
我看到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非常艰苦,而且时刻会有生命危险,我不禁想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人民!
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夜以继日的挖着地道,甚至在连温饱都不能满足的生活环境下,还会坚持跟鬼子做斗争,我们有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将来才会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影片中的人们团结一致、配合默契,把鬼子打的抱头鼠窜、无路可逃,我忍不住大声欢呼,心里好不畅快!同时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有限的,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无限的力量!
观看红色经典电影——《地道战》,让我又温习了一次这部红色经典。每次观看,我都有不同的感悟。小时候在观看到日本鬼子被中国游击队和民兵设的地雷战术打得头破血流,血肉横飞时只是会拍手叫绝,那种咬牙切齿的痛快难以言表。而现在痛快的同时深深的佩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游击队和民兵的团结和睿智。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的是:1937年7月,在抗战中,由于日本鬼子的军力强大,把一队八路军包围了,这时八路军们受到一本毛主席送来的书,叫《论持久战》。将士们看完后士气大增,很受鼓舞,深受启发,于是创造了许多新的战法。有一次,日本鬼子夜里悄悄走进村庄,警卫员为了给人们报信,被鬼子打中了胸膛,可是最后他还是拉响了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了。于是他们想出了在地下挖地道的方法。又一次鬼子扫荡,他们躲进地道,结果被鬼子挖出了两个地洞,然后拿烟熏,用水浇,正在为难时刻,一队八路军在外面看见情况危急,就引开敌人,地道里的人才死里逃生,经过大家的努力,他们挖出了一条既可以防毒、水,又可以攻击敌人的地道,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
影片本身的质量应为技术年代等原因不必细说,单是其内涵足以让人震撼。长约百里的地道蜿蜒曲折,埋伏着的神兵们充满智慧的计谋。在实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最终赢得胜利的?我想答案就是他们必胜的信心,是他们机智的头脑,是他们团结的力量,以及他们内心中最崇高的信仰。正如片中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是啊,中国人民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我们有无穷的智慧,有英勇的斗争精神,有永远燃烧的爱国热情。所以,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和残忍,胜利最终还是属于人民。
在这部电影中,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军民团结一心,利用地道战消灭日本侵略军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人民用墙上的洞,左打一枪,右打一枪,引得鬼子窜来窜去。经过艰苦的战斗,人民终于凭借自己的智慧以及团结的力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不管敌人有多么强大,事情多么复杂,道路有多么艰难,只要团结起来共同战斗,就一定能赢得胜利。
回望过去的峥嵘岁月,高家庄地道战的确是战争史中的奇迹,是广大的中国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虽然要流血,但是面对强敌的入侵,中国人民不会选择退缩,而是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
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我们的先烈,他们不惧怕流血牺牲,抛头颅洒热血又如何?所谓视死如归就是那个年代最本真的反映。我们的八路军是好样的,在敌人的猛烈攻击下,临危不惧,顽强的跟敌人搏斗,用自己的聪明,创造性的发明了许多新的战法。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4 七月十二日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们的利益,在我们的前提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继续讨论学生代表条件,并进行了选举,由于意见不一,最后进行投票选举。
红香圃曰
本则日记写了两件事,先用烈士的牺牲对照自己,表示要抛弃错误。然后,写讨论学生代表条件,举行选举。选举现场必定各怀心思,气氛严肃静穆。作者是不写之写,让读者发挥想象的。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5 七月十三日
早晨选老师代表,上午边学习边揭发。
红香圃曰:这则日记只有短短的二句话,很概括。但是,里面蕴含的内容很丰富。选举的场面和揭发的场面都很微妙,有火药味。我们要知道,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揭发着谁的问题了,不仅政治生命完了,还有性命之虞啊。多少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悬梁自尽,自杀身亡,多少人在牢狱之中把牢底坐穿。
我对文化大革命的记忆是模糊的,1966年我才4岁,还不记事。很多事是父亲与母亲闲谈时,我在旁边听到的。记得有一次父亲对母亲说,大城市武斗的,上面叫文功武卫。两派武斗,死了好多人,解放军支左,阻止武斗。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6 七月十四日
主要是边学习边揭发,揭王全德的材料比较多。
红香圃曰:在文化大革命中,相互揭发的事太多了,妻子揭发丈夫,儿女与父亲划清界限,亲人之间形同路人。更不要说开批判会,揭发批斗牛鬼蛇神。文革过来人,又有几人没有经历过进牛棚,上干校,受批斗呢。在那摧残人性,斯文扫地,尊严丧失的荒唐岁月,人们的善良成了罪过。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7 七月十五日
上午,听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作经验报告。
由于自己认识到旧社会广大贫下中农的苦,现在幸福极了。
杨文雅要是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把所有缺点都倒出来。通过初步学习《为人民服务》,敢于把以往的错误都挖出来,提高是不小的。
红香圃曰:此则日记记述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情况。认识到现在幸福极了。为杨文雅指出了提高认识的办法。当时的态度是诚恳的,是为别人着想的,是想帮助别人的。
48年后的今天,再读此则日记,还能够感觉到日记主人思想的纯正。我们今天不是还应该提倡人们相处时,有一个诚恳的态度吗。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8 七月十六日
学习材料《努力做坚强的革命左派》等。又学习了毛主席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对那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前光知背地说人是自由主义,现在对一切自由主义都有了认识。学好一篇主席著作,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红香圃曰:细品这则日记,心中真是感慨万端。当年,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我们的党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当时光不知不觉中滑过了86个春秋,我们的党也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共同度过了86个不平凡的日子。在这86年中,我们的党经历过挫折、痛苦,取得过成功、辉煌,但它始终牢记着一个宗旨-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实现解放的路程中,正是因为牢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感动了“人民”这个“上帝”,并获得了世界广大人民的支持,产生了像白求恩那样的国际主义战士。这才搬走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可是,我们不能不说的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相当多的一些党员干部,却在经济大潮中迷失了自我。他们背叛了当初入党时的宣言,他们忘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身上的责任。他们经不住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腐蚀,堕落成腐败分子,成为了人民的公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那么多曾经是党的优秀干部自甘堕落?是他们忘记了毛主席所提出的共产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他们被一些修正主义者灌输的资产阶级思想毒害,不是在为人民服务,而是在为人民币服务了。
共产党员同志们啊,你们难道就没有想一想。我们今天的好生活是怎么来的,那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啊,你面对那些为了人民利益而死的英烈,你的心中真的无愧吗?那些自以为是,用自己卑劣的所谓理论篡改党的宗旨,试图把共产党变为全民党,把党引向邪路的人,你们还记得毛主席教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吗?
现在,我们的国家生产力水平还不先进,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我们在受着帝国主义的经济剥削和压迫,我们的周边环境还不太平,我们的国家还没有统一。可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在做着什么?我们是不是把人民群众的福祉放在了第一位?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我看不是,人民群众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心中,成为了欺负压迫的对象,成为了可以任意搜刮财源。想一想当年毛主席带领我们闹革命时,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对我们军队的无私支援,我们心中无愧吗?我们不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么?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9 七月十七日
今天星期日,文化大革命开展已达二十余天,为了使运动往更深更细致的方面进行,为了使运动搞深搞透,彻底揪出一切牛鬼蛇神。我们根据工作组指示,就是必须沉住气,不急躁,彻底挖。因此就不能像运动刚开始那样轰轰烈烈的,大字报一批一批贴出去了。要使运动往深处发展,就得按部就班搞。因此,今天又过星期天了。
红香圃曰:看日记中最后一句可知,自7月初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就没有过过星期天。但7月17日又过星期天了。可见当时文化大革命进行的多么轰轰烈烈,连星期天人们都没有过过。人们都忙着造反呢。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主旋律,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政治时尚,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政治热情,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情绪。
附 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
清华附中红卫兵
革命就是造反,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就是造反。我们说,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就是说,主要在“造反”二字上下功夫,敢想、敢说、敢做、敢闯、敢革命,一句话敢造反(思澄注:敢想、敢说、敢作、敢闯、敢革命,这就是文革中“造反有理”一语中“造反”最原始的出处和定义。联想到这份大字报在当时被指为要“推翻无产阶级政权”,后来更被“精英”们扯成那个样子。何谓“文字狱”总算见识到了。),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最基本最可贵的品质,是无产阶级党性的基本原则!不造反就是100%的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统治学校17年了,现在不反,更待何时?
有些大胆的反对造反的人,今天突然变得忸怩起来,絮絮叨叨,吞吞吐吐。什么太片面了呀,什么太狂妄了呀,什么太粗暴了呀,什么太过分了呀。
这统统是谬论!要反对就反对,何必羞羞答答的呢?
我们既然要造反,就由不得你们了!我们就是要把火药味搞得浓浓的。爆破筒、手榴弹一起投过去,来一场大搏斗、大厮杀。什么“人情”呀,什么“全面”呀,都滚一边去!
你们不是说我们太片面了吗?你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全面呢?看来你们的全面是“合二而一”,是折衷主义。
你们不是说我们太狂妄吗?我们就是要“狂妄。”毛主席说:“粪土当年万户侯”。我们不但要打倒附中的反动派,我们还要打倒全世界的反动派。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不“狂妄”怎么行呢?
你们不是说我们太粗暴了吗?我们就是要粗暴!对待修正主义怎么能缠缠绵绵,大搞温情主义呢?对敌人的温情,就是对革命的残忍!
你们不是说我们太过分了吗?老实说,你们所谓不过分,就是改良主义,就是“和平过渡”。这是妄想!我们就是要把你们打翻在地上,再踏上一只脚!
还有些人,对革命害怕得要死,对造反害怕得要死。你们循规蹈矩、唯唯诺诺,缩在修正主义的蜗牛壳里,一有造反的风声,你们就神经紧张。这些日子,无情的斥责声天天送入你们的耳中,你们天天心惊胆颤,你们不感到难受吗?你们怎么活得下去呢?
革命者就是孙猴子,金箍棒厉害得很,神通广大得很,法力无边得很,这不是别的,正是战无不胜的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我们就是要抡大棒、显神通、施法力,把旧世界打个天翻地覆,打个人仰马翻,打个落花流水,打得乱乱的,越乱越好!对今天这个修正主义的清华附中,就要这样大反特反,反到底!搞一场无产阶级的大闹天宫,杀出一个无产阶级的新世界!
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
一九六六年六月二十四日
(《红旗》杂志1966年第11期)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10 七月十八日
写总结,把20多天来存在问题和怎样用主席著作解决的以及怎样做的,效果咋样。
红香圃曰:我认为毛主席著作绝对经典,毛主席著作一是有历史,那个时候还只有四卷,四卷看下来,1949年以前30年的历史,特别是党史,真可以有个大概的了解了。这个历史过程,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创建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如何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下坚持着那点点星星之火,直到最后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取得摧枯拉朽般的胜利,很惊心动魄,好看。
二是有道理。这个道理就是辩证法。毛主席讲道理,深入浅出,很复杂的问题他能讲得很明白透彻。不像现在很多专家,故弄玄虚。而且他讲的道理很令人信服。
三是有文采。毛主席的文笔,真不是现在那些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所能比的。他的文章,个性鲜明,文字生动,非常好看。同样是党代会的报告,他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真是上乘的文字。现在很难看到了。
有个学校有一个老师是美国教授。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来中国教新闻的外国教授,当时很引起了一些争议。反对请他来的意见是,不要让我们成了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俘虏。不过,主张请的意见还是占了上风。
其实不论是当时看还是今天看,主张请他来才是符合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为什么?毛主席主张做宣传工作要看对象,不能对牛弹琴。我们做对外传播,当然更要看对象。你对自己的传播对象不了解,对他们习惯的传播方式不了解,你的传播只能是自说自话,放空炮。有一个美国教授来,告诉我们一些美国和西方读者习惯的报道方式,帮助我们提高我们的传播效率,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至于资产阶级新闻思想,这要看你怎么看了。新闻采访和写作的一些技巧,和科学技术一样,本身并没有阶级性,资产阶级可以用,无产阶级也可以用。如果是指新闻价值观的判断,那要看你有没有自信和吸引力。怎么就一定是我们成为人家俘虏,而不能俘虏人家呢?
而且美国教授教给我们的很多新闻采访的理念原则,其实和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并不矛盾。因为毛泽东是亲身做过新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他那个时代虽然还没有传播学的理论,但是他的实践经验很丰富。他是注重宣传实效的。既然注重宣传实效,就不可能不按照传播学的规律来操作。所以他从自身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其实就是毛泽东式的传播学。用他的语言表述出来,相当精彩。而他的辨证思维逻辑和他的新闻思想是相辅相成的。
可惜的是,好多党的工作者,好多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好多教新闻的人,连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皮毛都没有学懂,或者根本就没有学,就把毛泽东新闻思想僵化了,阉割了。以为毛泽东新闻思想就是喉舌,就是控制。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特别是在一切都极为混乱颠倒的文革岁月,把学习毛主席著作低俗化,庸俗化,教条化。林副主席大搞造神运动,无所不用其极,玩形式,走过场。造神其实是他自己搞神秘化,自誉为天才,弄的神乎其神的。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11 七月十九日
评助学金,助学金并不能把他看成帮助同学解决困难,重要的是提高思想。
红香圃曰:我国对贫困学生的救助,一直做的很好。刚刚建国的1952年7月8日,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的通知>,规定在全国高校一律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同年7月23日,教育部也发出了<关于调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及人民助学金标准的通知)),具体规定了人民助学金的原则、标准以及使用原则和评定办法。这两个文件的颁布执行,标志着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人民助学金资助制度。这一制度以后又经历了<>1955年、1964年等几次大调整。“文革”期间,政府一方面向尚未离校的1966-1970级大学生继续发放“人民助学金”,另一方面,从1970年起对工农兵学员提供“津贴”。这一时期,我国大学生资助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保障工农受教育权,教育面向大众,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扩大教育机会。这一时期的资助政策,主要是受政府出资办高等教育的苏联模式影响,采取了“免费上大学”和“人民助学金”的做法。
在文革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有关黑、红五类和‘中间类’子女”相关的轶事:
文革前,无论那类子弟,家中条件差者都能享受助学金等。文革之初工作组进校,一革命干部子弟率先造反,团支部书记先造原班级“辅导员”老师的反,至该老师被关进“牛棚”,后贴大字报“勒令”本班的“黑五类子女”不得享受红五类子女一样经济补助,不多久,却传来他本人的家长是“走资派”而被批斗,关进了牛棚的消息,于是,他……。
学校一同学是“黑五类子女”,本不姓“毛”。
文革中一度时新改自己带有“四旧”色彩的名字,于是一时间校园里出现了若干张“改名申明”的大字报:今郑重申明:将本人带有……色彩的名字由“?書财”改为“?书才”。……将“??贵”、“??富”改为“?卫东”、“?卫彪”。……
前面说到的那位本不姓“毛”的“黑五类子女”同学则干脆将自己的姓氏也改了,郑重申明自己改名为“毛为民”。结果,招来一阵“痛骂”,说是“黑五类子女”怎配与伟大领袖同姓等等,不让其改姓。但这位“黑五类子女”同学也挺有“骨气”,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以后写大字报(都是自己一个人)时全用“毛为民”署名,因大字报力求“紧跟形势”,没有什么“大错”,反对他改姓的“红五类子女”气得很,但也拿他没办法,常在他大字报的署名下加批注罢了。不过,这些改名的同学“分配”时还都是用的原来父母亲所赐予的名字。“毛为民”同学也一样。
说到学生受“冲击”或后来谓之“迫害”的问题,倒是“红五类子女”和两类子女都不是的同学“遭殃”的居多,而“黑五类子女”中有人因不能或不便在“第一线”表现自己的“革命性”的,就来“痛打落水狗”,很积极地要求去看管“揪出来的牛鬼蛇神”们,也很积极地自愿参加并负责对有些受到“冲击”的同学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群众专政小组”,对“落水狗”们行使“专政”的权利,倒是有些普遍性。这里,有“红五类子女”代表无产阶级来专“红五类子女”政的,也有“黑五类子女”代表无产阶级来专“红五类子女”政的,还有有“黑五类子女”代表无产阶级来专“黑五类子女”政的,但这种“群众专政”时间都不算很长:几周、几个月、一两年的都有。“疾风暴雨”之后至毕业前,我们班上“黑红五类和‘中间类’子女”同学们都还是相安无事,相处中反倒多了几分客气,大家都学“谦谦君子”了。
所以,至少在我们那里不能说文革中“红五类子女”都怎样怎样在“造孽”,“黑五类子女”又都如何如何“遭殃”。且“最高指示”“学生问题,一律不整”还是使得除去有名的“学生领袖”和直接杀人的凶手外,有各类“问题”的绝大多数学生们后期都没有受到刑事惩处,而是做好思想检查后各奔前程,到“广阔的新天地”为人民服务,结婚生子,尽自己的人生本分去了。当然了,那些在“文革”中十足展现了个人人性恶的一面的个别学生(如将彭德怀老人揪到学校坐车“游街示众”时,打老人耳光,又用脚将其从卡车上踹下来,致使老人摔倒在地的某红五类红卫兵同学)是很难再融入自己的同学群体中去,也羞于回到母校了。
因此,应该说,视事看物不搞绝对化,不走极端,有道理;历史是公正的,善恶总有报,真没错。
一个女红卫兵的日记12 七月二十日
团员和非团员分开开会,讨论前段成绩缺点,后一段应怎么办,以及文化革命还很长,应该很好地学毛主席著作。
下午,抗旱浇棉花。
红香圃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学习是经常进行的,而且还有严格的区分,那些人参加哪类学习有严格的标准,团员参加的会,非团员就不能参加。日记中还表达了很好地学毛主席著作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