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羊野史》(一)
这部书是晓松老师2013年在东方卫视做的要档叫《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的节目的文字未删减版。
当初因为看了一集《晓松奇谈》路转粉,特别喜欢听他讲他走过的世界,他看过的历史,听见识渊博的人讲故事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本书正儿八经是在讲历史,晓松老师开宗明义,奉上他所谓的不成熟的历史观,供读者检验:
我觉得整个人类历史的展开,就是科学和艺术以平行的方式交替解释人与自然,交替给我们提供美感,从不同时共襄盛举。你离远些看到整个历史,当文艺昌明的时候,艺术飞速发展的时候,通常都是科学很落后的时候,或者科学停滞不前的时候。最开始出现的图腾、最开始出现的神话、原始的宗教,其实都是艺术的能指。太阳是阿波罗,月亮是嫦娥。东西方最开始都在用艺术解释世界。紧接着科学发展起来,开始急速地追赶,把世界大部分的现象,都赋予科学解释,地球是圆的,季风有规律,月亮是卫星。这个时候艺术就会很长时间停滞不前。文艺复兴的时代,艺术荡涤天下,再到工业革命的时候,艺术又相当程度的退居幕后。当科学迅速发展撞到南墙,比如到了一战,发现科学这么发达,可以这么高效率、短时间、大规模地杀人如草芥,上千万人就这样零落成泥碾作尘时,科学惊呆在那里,科学自己不能解释这是为什么。所以一战以后,又进入一个艺术大民展时代,就是我在后面经常讲的,巴黎流放归来的人中,出现了大批大师,出现了海明威、聂鲁达、菲茨杰拉德,出现了毕加索,哲学方面,萨特、福柯接踵而来,开始 解释我们人类出现了什么问题。
然后科学再发展,艺术再解释,每当科学飞速发展的时候,人们的精神会停滞,因为科学发展的时候,对生活是有很大改善的,每当生活改善的时候,知识分子就觉得很孤单。比如今天,不光是中国,全世界的知识分子都觉得很孤单、很迷茫,包括英美的大知识分子,这两年都开始严重向左转,写了大量有关马克思主义、有关左派的书,因为他们也找不到出路。我觉得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现在是科学最大发展的时候,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以最快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时候艺术通常会靠边站,等科学飞速地再一次撞到南墙。等科学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又一轮高科技束缚出现的时候,科学又会发现自己无能为力,艺术又会超越科学,再去解释人类的新问题。那个时候才会出现崭新的文学、哲学,崭新的电影,崭新的绘画流派和音乐。我很期待那一天,最好在我有生之年,我猜一定在我有生之年,因为现在发展速度比以前快了百倍,两者交替的频率也应该比以前高很多。有意思的就是它们从来不同时绽放,而是交替,但是它们每一次交替都带给你很多美感和思考
……
历史我觉得很像文学作品,对历史的解读受到读者自身各种素质的影响,也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历史观。我对历史知之甚少,所以希望站在某一位巨人的肩膀上,朝着的他指的方向去看一看,以期能观历史之一隅。
这个系列目前出了两部,虽然只读了一些,但非常推荐大家去读一读,可以让很多人对已知的历史有焕然一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