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要有软的东西

2020-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手可摘星辰xzq

      今天晚上加班,有个员工找我,像我提出了几个好的建议,也说了一些组织的问题点。一方面是这些内容确实是我忽略的,我意识到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跟员工坐下来一起探讨一些问题,一起沟通一些想法,了解员工的内心了。

      “管理者“与“员工”形成了二元对立,关系处于比较生硬的状态。对于员工来讲,他对管理者是缺少从心底里的敬畏的,敬畏的是管理者的权力,而非人格魅力,而这样的管理者显然是水平还不够高的,会给管理者处理问题增加很多隐性成本。

        与员工及时沟通可以打开员工的心结。管理,关键是要把人理的顺顺的,没有及时有效的沟通,限于知识经验或先天条件的限制,很多员工会把真实想法藏在心里,其中不乏不满,而这些略带怨气的情绪淤积久了,员工就会把他们表现在违反劳动纪律、故意做错事、对正确的做法不屑一顾等上面,造成很多的管理盲区,这时候,管理者越是用力,员工越是不配合,究其原因就是管理者与员工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没有让员工产生被理解,心相知的感觉。

      管理沟通注重实际,不注重排场。约上三五个人,带上懂技术的组长或辅助工,选择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围绕工作建议、工作困难、工作教导等方面,上下级真心的进行一些谈话,比又是点心又是茶水的大型座谈会效果还好。员工需要的是指导、被理解、被尊重、反馈的问题有解决或回音,管理者要的是基层的真正声音,将管理观念与员工达成共识。这样的访谈应该不定期、小规模的多次组织,这也应该成为管理者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对组织的建设。

        环顾四周,做的好的管理者,第一种是有原则,有魄力,杀伐决断,奖惩分明,但是往往会把整个团队的氛围制造额紧张兮兮,员工要么顺从,要么离职,在职的也胆战心惊,或不屑一顾对着干,这种管理思维充斥着某些管理流派中的直线型思维。高级的管理者在前者的基础上,不仅有“硬”的部分,还注重“软”连接的建设,而这些软的部分是最不易被觉察,最不容易被传授的部分,也正因如此,成为了这些管理者的秘密或核心技能,他们通常在员工中不怒自威,他们通常指令不要借助于岗位权利运行,而是被尊重的人格魅力,这才是领导。

        职业经理绩效成熟的标志是明白绩效是谁创造的,是员工。所以成熟的管理者,对于自己的员工,就像父母对待孩子,即使他有缺陷,他常常使自己生气,自己总是要以善心为出发点,帮助他改正,而不是颐指气使,一味指责,恨不得换掉,淘汰是个手段,但不应该成为对待员工的态度,应该让其成为员工自觉的选择。

        有些道理明白了,但是没有体会,就像上文说到的“员工访谈”、“理解与尊重”,体会到了,回头再看这些道理内涵是多么丰富,它所包含的内容或者要求是多么的多,神奇的是,如果再让我去表述这些感悟,我依然还是会选择那些看似很简单的句子。当我理解之后,在实际场景中被这些感同身受穿透身体后,感觉那些内涵会融进自己的语言里,行为里,潜意识里,会真正被自己去运用起来而不显得那么刻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