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书评

来日无多,毫无用处?

2018-06-18  本文已影响143人  我是柳如是

来日无多,便是毫无价值?

一个重病老人

一位年富力强的精英

一堂人生课

课本:老人口述

地点:老人家中

时间:每周二

课时:14课时

考试:无

思考:主线

毕业典礼:老人葬礼

精彩撷取

 

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1997年版的《相约星期二》,讲述了作者受教于身患重病的老人的一堂特殊人生课。其特殊主要在于教师本身就已来日无多。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多数或者说都会悲悲戚戚,坐等死亡的来临。而这位教师,却能用自己的乐观感染了十多年没有联系的学生,主动上门听课,并且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一不小心就教育了全世界的读者

——与人相处之宝贵,以及死亡也应该是被思考的一部分。

已经重病的老人,最常见的画面是:医院,病房,脚步拖沓,儿女难受,遗产纷争,后事处理。大家眼中躯体很羸弱的老人,其实思维确是愈发清晰,他们有时候更需要的是一种安静地恭敬地聆听和记录。这个时候的他们是最好的教师,本书的莫里便是他们中的代表,正如墓志铭所言——一个终身的教师。

作者用两条线,一主一次,讲述了自己与之前和现在的莫里老师的缘分,顺带也描述了莫里的人生历史。主线是随着病情发展的相约于每周二的14堂课,次线是回顾作者与老师的相识以及老师对莫里的格外关爱和赏识。 两条线的相交处便在这位意气风发的精英一天随手调换电视频道,忽然听到那句话:谁是“莫里.施瓦茨?”,他愣住了!  当时的他,正在几千里之外,当时的他,早已疏远与同校的大部分人联系,包括莫里,当时的他,早有了成功的事业,还有山间别墅,还有名车,正在玩命地锻炼身体,拼命地赚钱,莫里是谁?真是早已被自己的功成名就的感觉淹没了。

所幸,心底还有一丝微弱的声音在呼唤他,他猛地醒来了:我得去看望我的老师,于是便有了《相约星期二》。当然,相约星期二前,莫里以已自己一贯的幽默和睿智,给作者醍醐灌顶一把:

“我不像以前那样活着,但我又没有死,我类似于......一座桥梁”

“死亡,令人悲哀,但不幸地活着同样令人悲哀。所以很多来探访我的人并不幸福。”

“我们的文化并不让我们心安理得。但你需要十分坚强勇敢才能说,如果文化没用,就别去接受它”

“爱会赢,爱永远是胜者”

莫里有自己的文化:和朋友散步,为贫困人提供心理治疗,博览群书为课寻找新的思想,走访同事,朋友,给远方的有人写信,去品尝美食和赏玩自然,他与人交流,相互影响,相互爱护,这种模式充实着他的生活。而作者也有自己的文化:那便是:工作。他同时有4份新闻媒体的工作,忙得像陀螺,有时候像小丑样,跳来跳去。本以为自己很重要,但是两个星期疏于工作时,只觉得自己焦虑了,工作的洪流依然往前奔流,并不在乎任何个人。

 

正如莫里所言: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忙着自己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庸庸,因为方向错了。

点滴感悟


对于这个方向,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见智。然而,古语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个濒临死亡的老人真的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与学生就爱情死亡衰老婚姻遗憾等等14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死亡,东方文化基本回避的,就算夫子也只是轻描淡写:未知生,焉知死?再深一点便是:君子死去时长息,小人死去时完蛋。

每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这是事实。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更加珍惜生活,也就是学会了死,才会好好活着。可是让一个健康的人去思考死亡,真的很难,因为我们都活在梦里,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不过你有多久没有听听窗外的风声啦,树叶的颜色变化啦,小鸟啾啾鸣叫啦,你一门心思为之付出全部的事情,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劳伦斯讲过“向死而生”,这个感觉比夫子高级些,起码能够正视死亡存在,面对死亡,积极生活。这个最早是海德格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的方式存在着,就是说一直以能死或者有死的方式存在着,时刻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死亡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结束,“死着”也是一种生存状态,譬如苏格拉底,是一种真正的向死而生。

所以濒临死亡的莫里老师才没有那么慌慌张张,虽然他曾痛苦,胆怯,但是正如他所说,痛快的哭它一场,赶紧抽身出来,先入再出,带着一切美好走向终点。

除了怕死,我们更怕的是衰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伤春感秋,四季无涯。衰老意味着你不能朝气蓬勃,意气风发,衰老意味着童颜不再,功能退化,反正就是一个不如赶紧赴了阎王干净。妙龄女子,英俊儿郎,相互偎依,嫣然一笑,实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中人之姿则罢,若是有过巅峰颜值,或者自认为有过巅峰颜值之男女,更是嫌弃衰老如敝履,诚不若从峰值一下趋零。或者,会对镜子贴花环,注意饮食,拼老命健身,怕人说自己不再年轻。莫里有不同的看法——年轻固然是好,此处不再罗列。然则年轻更是一种苦恼,迷茫,烦恼,有时候想自杀,有时候很浅薄,而变老不是衰败,也是成熟,并且知道自己接近死亡,正确面对。若果你一直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所以最好的就是接受现状,自得其乐。

看看他的妙语吧: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

 

 

当被问及假如你还有完美的一天时,你会怎么做?早上起床,晨练,吃顿可口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进午餐,然后谈谈家庭,谈谈问题,谈谈彼此的友情,然后散步,看自然,看小鸟,尽情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餐,来吃意大利面,剩下来达到时间来跳舞,跳得筋疲力尽时,回家睡个美美的觉。

就这些,真的就这些。正所谓大道至简,临终人之言,更简。

推荐理由

 

人人会变老,尔后化作春泥更护花。知道这点后,将老,病,死看成是生存,生活的一部分,泰然处之,淡然对之,可以惊呼,可以伤心,可以痛哭流涕,但不能沉溺其中。因为沉溺其中比及时抽身,积极面对更让人难受。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其短暂!不能亏了自己的身心,即便是临终时,也学学莫里老师,燃尽最后火花,与学生来沟通,交流,即使身体在慢慢萎缩,化去的是肉体,留下的是思想,是爱,是友谊...

本书写作初衷是为了莫里老师的病筹措款子,后来却畅销全国,乃至世界,97年出版,2017年再版,仍然畅销,究其原因是让你动了心——动了那颗坚如磐石的心,书里有十四个话题,任意一个话题能让我们思忖良久,每个话题都与我们紧密联系.......

 

顺便提下作者其他书:《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重生》,——史称,《星期二》神话延续。 2017年 又出新书 《弗兰基的蓝色琴弦》,喜欢流行音乐的亲们可以好好读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