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道学•国学•养生

无为

2017-10-15  本文已影响6人  小林当家

作为未来思想家,我就想主张一种思想“无为”。

大家可能以为我要推崇的是老子的思想,老子“无为”意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大概意思是: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如若是以上那种态度过日子会碌碌无为,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我的“无为”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当你有想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认真地去对待完成,心里清澈透明,不为其他事所干扰。这是无为,无扰。

当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也并非容易,那么就需要为此付出一切手段去追求完美,到最后完成了的时候,就可以享受着你所带来的成功,不为瑕疵烦恼,而为喜悦铺好了道路。这是无为,无忧

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整个过程都是很愉悦的,追求着自己的精神境界,周边的人在做啥也不关我事,也不存在谁为谁打工的性质在里面。这是无为,无事

当你指尖跃动于键盘之间敲下这些文字时,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希望会有人想法和你有共鸣,你不为是否会得名,但就是乐意。这是无为,无意

说回前面的话题,我是今天晚上在喜马拉雅fm软件里读《道德经》的时候有所悟。不可否认,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是读了三遍,我的主见自现。读《道德经》一来练普通话,二来练自己朗读的美感,三来学几句经典句子也不错,这是我的初衷。本来想吸收一下老子的思想,给自己洗洗脑,接收一下中华文化精髓。奈何在我看来,很少人会遵循道德经里面说的去做了。

为何老子的话能成为经典,那是因为他的话确实能使人改变,能给人带来方便。如今会有谁虚心地去请教老子说的话呢?

有,无为者。一个成功的人士,当这个人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品性和蔼,日事简单,钱财满贯,知自己懂自己,不为任何事情担忧。这个人就可以追求精神上的无穷支柱,或是帮助更多的人,为了以后“无为”,所以现在要立志让自己靠近“无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