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强迫症,耽误了你!
忘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养成了要把每天的事情全都做完的习惯,看起来挺好的,但是我却陷入了深深的自我责备当中。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要清楚,我们学习的动力来自热情而不是时间,更不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如果一件事你做的时候不开心,那么我做的就很随意,即使我勉强做完了,但是我的内心知道其实我做的很差,这种感觉一直困扰着我,虽然我完成了每天的计划。
正如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世界上也不存在一个道理或者理论就一定是固定的。比如,(对于自己高要求的人)大家都说每天完成任务很好,但是如果我只是为了完成而去做,而心里不想做,那还不如不做,做了也骗不了自己,只是自己给自己找不愉快。
就像我,每周都会写一篇文章,字数最少800字,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能够完成的,但是不免有些时候自己太累,或者就是不想写,但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准时的人(自欺欺人),于是草草的七拼八凑写完了一篇,但是自己没脸发表,因为骗不了自己,于是就陷入了自责,怪自己白天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太贪玩,balabalba……然后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但是怎么可能没有意外,过了一段时间,又没有完成,(无限循环中)
我相信自律过的人,都经历过,那种感觉很消极,很消耗自己的自信和能量,直到我跳出这个循环,灵感来了。你在自律过程中,会陷入一段机械的自我要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你想到的只是如何完成计划,实现自律,但是忽视了你自律的原因是更好的学习,吸收和完成自己的任务。于是,当你完不成时你会自责,即使随意的完成了,但是达不到要求的那种不适感也会纠缠着你,虽然大多时候都选择不去深究,然后自欺欺人罢了。
如何摆脱这个困境?
首先,你要明白,学习和掌握知识消耗的是我们的能量和精力,而不仅仅是“时间”。而我们都习惯了用时间去衡量自己学习了多长时间,这恐怕是咱们这一代人最大的自我安慰吧!你看,我学习了2个小时的英语,实际上我就看了两页书而已。我们不以吸收的结果为目标,而是以自己学习了多长时间去衡量,这也导致了很多人认为自己笨,其实真的是自己笨吗?未必,只是你只知道以时间去衡量,却不知道以自己的精力和热情去衡量。
对于没有热情,没有情趣的事你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度日如年;如果是你感兴趣的事,你感觉怎么过得这么快,都没怎么玩呢?时间带给我们的感觉很主观,很容易收到自我主观意识的影响。所以如果自己不再状态,那就不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去完成,那样效果很差。
故意停止,给要做的事留下“好感”。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爱做的事,恨不得一天天都去做这个,那种感觉很美妙,很美好,但是也很短暂。所以我们需要把这种好感延迟,一天的工作做完了,但是自己还很有兴致和精力,还想要继续学习的时候,立即停止,把这种感觉延迟到明天,下周或者下一个月,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记忆,只剩下那种感觉,所以如果你对一件事有好感的话,你会自发的想要重温那种感觉。要注意,前提是你已经完成了当天所要求的工作量,而不是刚做了一点就想要停止。
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继续改进。就像我每周想要写一篇文章,但是这周我把精力放在了其他事情上,到了写作的时间拿不出更多的精力了,所以就不写了。当你想通了为什么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去强迫自己为了完成而完成,那种感觉很好。告诉自己,我今天做了其他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情今天不做了,我明白自己的目标,所以我这不是拖延,因为我能够做到,但是为了效果我没有去做。(可能有人会说,这是自我安慰,但是我想这比自我责备要好,而且事实上我的确是可以做到,这是有选择的拖延,故意的拖延。而不是那种完不成的拖延。)
这样做以后,我感觉很好,而且我会自发的再其他时间段去弥补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效率很高,结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