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声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心情随笔

一时之感,莫负流年

2018-06-21  本文已影响2人  繁星坠溪

四年本科教育+一年的研究生教育,我还是没有明白社工到底在做什么?在外面对人解释的时候,说自己是专业的,自己会在心里深深地鄙视一下自己,真的是专业么?我怎么不知道呢?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的是理论。而深入骨髓的一句话是:社工注重的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促进个人、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以说是大部分“社工”人,都忽视了理论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社工的很多理论是从社会学那边借鉴过来的,比如“社会流动”、“社会分层”……当我们在学习这些理论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的枯燥,而且还听不懂。我都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学习的西方社会学……

有很多其他专业的老师,羡慕社工的课堂:做做游戏,讲讲案例,聊聊天……就过去了。真的是这样么?我想大家心里应该都有点数吧。

而在社工机构的实践中,很多人不想去实践的原因在于:时间短,根本接触不到自己想要的项目,而是做一些行政性的打杂。学不到东西,钱又少,谁还愿意去做呢?

在社区实践中,其实社工做的真的很少。围绕着几个居民,做着几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中期的时候准备一些材料,终期的时候在准备一些材料。糊弄一下,能结项,钱到手,就算是过去了。

社工有时候给人的感觉是“万能钥匙”,谁家电视坏了,可以给你修;谁家吵架了,可以给你劝;谁家经济困难了,可以给你链接资源……会说,会写,会组织,“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弄得我自己都想找社工帮帮我了……

前几个月,去兰州的社区做一个调查,问社区居民有什么需求?一位老奶奶说:你能每天给我做饭么?我们的原意是看看居民的需求,然后半个活动的。听到这个回答,顿时闭嘴了。

社工的活动是建立的“钱”的基础上的,没有钱,没有人有义务帮你做连自己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社工是建立在崇高道德的基础上的,但是最终还是会接地气——工资。没有了工资的支撑,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本科班66个人,做社工也不超过5个吧。

话说今年考社工证的人很多,上到60多岁的老大爷老奶奶,下到刚毕业的本科生,这么大的年龄段跨越,都在“努力”考证,努力成为“社工”的一员。突然感觉像是“圈中人”,圈里的人想出去,圈外的人想进来……

或许自己接触到真正的社工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或许自己没有真正体会到社工的情怀,一时之感,莫负光阴,莫负流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