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之美——田园风
这是一篇在美的感觉和美的方法论之间来回说道的文章。
今天本来是不想写的,可是前几天从楼梯上摔下去的伤口开始努力复原,它用细碎的痒让我不能顺利安睡,再加上今天买到了可心的裙子,所以我有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的踏实、兴奋、倦怠感,也有一种波澜不兴的生活的突然坍塌感,这么多感觉交织在一起,这个夜晚,就变得格外地清晰。
我是个俗人,我从不掩饰、从不遮掩,也从不粉饰自己的俗。
开写吧。
女性田园风格的装束大抵由碎花、格纹、草帽、花边这几个元素构成。即使变化再多,也不过是在大花朵、小花朵、配色、印花、刺绣、质地等方面来回切换,营造甜美、浪漫、自然而然的清新感觉。每逢春夏,田园风总会火上一阵。有些姑娘穿很好看,可有些姑娘穿了就变得很土,像村姑一样。就像过年时流行穿个唐装,穿个民族服饰应个景,有的人穿了喜气洋洋,而有的人穿了就像地主家的傻儿子。我并不是攻击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总是有自己不适合的装扮,是的,每个人都有。
很多品牌服饰拍的新品预告上,穿田园风衣裙的模特梳着漂亮复杂的辫子,化了好看的妆容,头发上点缀着小小的花朵,怀抱里是一束捆得整整齐齐的麦穗,麦穗都朝着一个方向,麦芒亮晶晶地闪着光。
乍看起来,真的很美,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了。可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我想起小时候暑假里陪姐姐去她同学家里借书,那位姐姐家一定是一户特别喜欢植物的人家,她家门前的两侧,用竹篱笆围起来种了许多的花花草草,蜂飞蝶舞,好不热闹。我们进了她家的小院,小院中间,又有一个砖砌成的大花坛,花坛里边,各色的月季花开得正好,阵阵幽香扑鼻而来。
我正看着花出神,有一个清脆的嗓音响起,我抬起头,看到一位十六七岁的姑娘向我们走来。
她削肩细腰,穿着一条长到膝盖的碎花朵裙子,两条简单的辫子垂在胸前,脚上的布鞋还沾着泥土,一抹绯红留在两颊,额头和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她的手掌和小手臂上也沾着泥土,为了不弄脏碎花裙,她把手臂扬起来同我和姐姐说她在后院和她爸爸种菜。
那一瞬间,年幼的我顿时局促起来,我看着自己的衣衫和头发,觉得它们都丑死了。我看着这位漂亮的姐姐,觉得她就像是花丛中飞舞着的美丽蝴蝶。而我,则像是烂菜叶上爬着的丑陋毛毛虫。
我想,我对于审美的初体验大概就来自那一瞬间。那位姐姐,给了我审美的启蒙。
后来想起来,那位姐姐容貌其实并无过人之处。那她,到底美在哪里?我见到的她,其实是那个年龄女孩的平常装束,并没有什么稀奇。再后来,我想到,她的美,是在那个画面中自如穿梭的一种美,这种美,富有动态。她在田园中行走、劳作,阳光在她两颊点缀了红晕,泥土装点了她的手臂,这才是自然而然的田园之美。这位姐姐,她心里一定是热爱着这个小小田园的家,她的内心是接纳与自在,有了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做装点,其余的装扮什么的就都属于从属位置了,方法论完全不重要了呀!
我们再回到前面。
我们普通人自然是没有模特那样标准的身材,也没有太过于完美的三庭五眼,所谓轮廓、线条、凹凸感就更谈不上了。
可为什么模特的制作团队精心打造出的田园风造型却没有一个普通姑娘那样的打动人心?
我想起我上次看到的服饰预告,隆重出场的模特怀抱着麦穗的双臂略显僵硬,面部表情也没有田园风应有的灵动感。我明白,田园风的美感在这个预告中没有被完整地表达出来,它是被割裂的。服饰预告中,模特只是模特,道具也仅仅只是道具。至于田园,我们没有看到,更不用说会突然想到陶渊明笔下田园的那种心动了。
——手段得到了重视,而美的感觉,却被遗忘了。
这就好比两个人见面聊天,两个人一直都在自说自话,也不管对方说的到底是什么,反正就是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并没有真正静下心里坐在一旁促膝谈心,你说的我全懂得,心有灵犀一点通。
田园风的美,应该是手段方法与美感并肩同行的。
下午我回到娘家,找到我的草编包也想过过田园的瘾,走的时候我嘀咕着自己居然背个空包出门,妈妈转身从厨房拿了一小捆叶片肥美的青菜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我不由惊叹也赞叹了一声。转身照照镜子,我断定这是从田园回家的形象,而不是从菜市场出来的样子,挎上这只美丽的包,我招摇过市着走进了夏天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