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上到人间,从应然到实然,从嘴炮到实干
复学了,不知道你们家娃的成绩是否有所下降,反正我们家娃的成绩没什么变化,因为他的成绩一直就不咋样,哈哈
但从老师的反馈来看,形势很严峻,原文引用老师发在家长群里的微信如下:
各位家长,咱班今天进行了数学入学考试,试卷已经下发,讲解了正面部分,满分100,考得非常差,是警钟、还是动力,得让孩子们好好反思一下,请家长们在孩子改错并反思后签字!
家长的反馈也印证了老师的说法:
复学了,我家大宝的成绩不说一落千丈,百丈是差不多了……
老师着急,发微信“恐吓”家长和孩子,那父母着急又会怎么办呢?
那就只能照着孩子下手了:
你看看,落后了这么多,让你好好完成作业你不听,就知道玩,现在就考这两分……吧啦吧啦……吧啦吧啦……
那孩子又会怎么反应呢?
用家长的话说就是:孩子听了这话能有什么好声气,每次都是房间门一关,自我隔离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丘吉尔挤兑经济学家凯恩斯的那句俏皮话:“如果房间里有包括凯恩斯在内的两个经济学家,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个建议”。
这种讽刺经济学家的段子还有很多,比如“经济学家们准确地预测了最近发生的两次崩溃中的七次”。
为什么经济学家总是遭讽刺呢?因为经济学家们确实预测不准,因为现实太复杂了,还因为他们总愿意去预测。
对于丘吉尔的讽刺,凯恩斯的回答是:“如果条件变化了,我的结论就会变。那么先生,您呢?”
把丘吉尔和凯恩斯放在一起比的话,又让我想起了哈耶克的一句名言。哈耶克说:“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在应然的世界中自由驰骋,而在实然的世界中做出艰难的抉择,却是政治家的工作。”
从我们父母的言行来看,是不是很有经济学家的风范啊?
一天背10个单词有什么难的,你为什么就不背呢?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是多么有效的学习方法,你怎么就不去做呢?
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这还用爸爸妈妈反复说吗?
手机、游戏就有那么大吸引力吗?你就不能少玩一会吗?
人家别的同学能做到,你怎么就做不到呢?
……
那父母,到底是要“在应然的世界里自由驰骋”呢,还是要“在实然的世界里做出艰难的抉择”呢?
当爹这么多年,做咨询、做课程这么多年,越来越发现,那些能把孩子教育好的父母,都是不“喊大山”的,都是能脚踏实地、从点滴帮助孩子一步一步成长的。
道理真是很简单,如果靠“嘴炮”就能打天下,就能把孩子教育好,那美国再建800个哈佛也不够。
包括这次疫情,有多少这“家”那“家”站在应然的高度通过这“日记”那“日记”来批判奋斗在一线的这官员那官员,但他们恰恰忘了,在实然的世界中做出抉择是十分十分艰难的。
孩子就是孩子,如果要教育他们,或者要帮助他们,首先就要从天上回到人间,因为是人就会犯错误,更何况还是个孩子;就要从应然的世界回到实然的世界,就要少说“应该”少讲一些空头道理,就要多从现实去考虑怎么帮助孩子去提高成绩;就要从“打嘴炮”到真抓实干,而不只是动动嘴皮子,不只是把所有对孩子的爱用嘴皮子来表达。
看戏的,有权利评价演戏的,也可以给演戏的提建议。
但是,千万别忘了,自己就是个看戏的。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育儿信息!
2020蓬勃家庭教育(父母)成长课,希望能带你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和(学校)教育的底层逻辑,给你的教育实践提供一个科学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