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

从二八年华到二八年华(五)

2019-02-21  本文已影响15人  段韦伊

差两年

三十岁

那些关于你我的故事

从二八年华到二八年华

(五)//去围观最好朋友的求婚现场//

好像每一篇的开篇,都是用一条微信来回忆的。

可能是我的朋友们都天南海北的,平时都靠微信互相勾引。

快三十岁时,身边发生最多的新闻是什么?

结婚and生娃。

请不要跟我说,是离婚。

我发现我的朋友圈,已经每天都有晒结婚证,怀了,孕期,生娃,带娃的,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毕竟之路,什么样的年龄干什么样的事,这好像是父辈们经常念叨的一句话。

其实,我倒觉得是因为成熟,愿意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你的人生角色和社会角色才发生了变化。

我的好朋友木子,绝对的女权主义者,从上学到现在认识近十年的时间,每次谈恋爱出场,一定是一副大姐大的模样。我们都说木子的历任男友,是大姐的男秘。

木子的名言是,“女人如手足,男人如衣服”,虽然我们这些手足经常在她有漂亮衣服穿时被断手断脚,但被她脱掉的衣服才是真的数不胜数。

我们都说,哪个男人心大,把木子收了吧,快别祸害社会了。

今天,月圆刚过,就收到了和木子在一个城市的另一个闺蜜的电话,“下周来京,围观木子被求婚”,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私下组了一个不带木子的群,探讨着木子会不会有什么惊人表现,也感慨着,又一个要出嫁的了。

从毕业的青葱懵懂少年,到现在渐渐可以独当一面的霸气女强人,就这么准备走进婚姻的殿堂了。

晚上和闺蜜视频了一小时,本来商量怎么给木子惊喜,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婚姻和工作。

闺蜜的一句话打动了我,“其实我很焦虑,快三十了,对象没有,工作也不上不下”。

其实闺蜜的工作至少是五位数月薪还不是1开头的,应该算是自给自足没问题了。可是在偌大的京城,要立足,还是茫然。

最近读到一句话,说是“焦虑的人还有救”,父辈们可能并不了解我们的焦虑,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生活是1倍速播放的,而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生活已经是4倍速、8倍速甚至16倍速播放了。一不留神,就错过了剧情,还不能重放。

第一个二八年华,是花季般憧憬未来,也仅仅是憧憬,但不带任何压力的憧憬,总是美好的。那时的你觉得未来自己可以是拯救世界的战士,可真的到了二十八岁,也很容易就做了世界大战中的逃兵。

说回婚姻,虽然偶尔我们也想过做婚姻中的逃兵,可是当你身边最好的朋友走进婚姻的的时候,你还是满怀期待与祝福的出现,给她惊喜。

这就是二八年华里,最珍贵的一抹存在。

END


未完,故事要一个一个的讲,人要一个一个的回忆,希望你们的回忆里,也有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