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与忠诚 偶得 ♡ 诉说厦门漳州文友圈和闽南文化照片故事

自嗨,没什么不好

2024-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健君

有得就有失。这个世界公平得很。永远不会偏着向着任何一个人。

去年才注册的视频号,五一劳动节这两天开挂了。

平平常常就有不错的播放量。

昨天80000次。虽说比前天100000次少了一些,不过也还不错。

光回复留言就把我忙得不亦乐乎。

从尊重观众(读者)的角度出发,回复一下是对人家最起码的礼貌。

回头看一眼已经深耕了六年多的这个平台,所有数据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简直是太贴切不过了。

不过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自嗨的地方,那独一无二节奏和常态。

不过,该知足的时候也得知足。

环顾四周,可以供广大愿意用文字赚点外快的地方,也并不是很多。

在这个地方赚点零花钱,与那些站在自媒体风口,赚得钵满盆满的大咖们,没有任何可比性。

说白了,这些年,俺顶多也就算是一个自由巿场摆地摊儿的小摊贩。

无论在哪儿,都不过只是一个喜欢自问自答自说自话式的“自嗨”。

“物以类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能在一起,以“自嗨”为快乐的人,大有人在。

目光所及,一拨又一拨,一茬又一茬,前赴后继地在这儿聚着散着,又散着聚着。

即使没有多少人愿意看,也喜欢头不抬、眼不睁,死且白咧地一个劲儿写下去。

作为其中一分子,六年过后的俺,仍然还坚持在这里。

在这里,把自己当下最想说的话、最喜欢表达的意思、最深切的关注、最痛彻的领悟等等等等,统统都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

没有人逼着你写,甚至你写的那些东西,有没有人愿意点开看一眼,都是未知。所以,完全是一种无须刻意的率性洒脱。

这可比为了考级而练琴、为了参赛获奖而画画、为了出人头地,而把自己逼在墙角里死磕那些自己并不是真正喜欢的数理化,这些完全“写实”的东西,“写意”了许多。自然也就飘逸了许多。

别误会。不是说“写实”有多么不好,只是觉得“写意”来得更自在、更无拘无束、更没什么功利色彩。

与那些“著书都为稻粮谋”的手艺人相比,毫无章法的随心所欲,丝毫不在意循规蹈矩。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点点青涩,涂抹于一张白纸,使得字里行间,没有沾染上一丝丝的匠气。

与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有大志向、高追求的完美主义者相比,胡同串子口里常常流露的家长里短,虽字糙句拙,但是,街坊邻居的大爷大妈们都能听明白。

你的只言片语也好,长篇大论也罢,都可能遇到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与那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大智者相比,笨笨拙拙的“孩儿体”文章,可能更耐人寻味,让人驻足停留。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著名的《送别》作者红衣法师李叔同,他的书法虽然以魏碑见长,但是让世人记住,并真心推崇的并不是他那章法缜密的“魏碑”,而是让世人永远回味无穷的是,他那一尘不染,超凡脱俗的“孩儿体”。

这种结果,也许大师自己都不会预料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