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除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决思路,其实还有一个
1
我们在平时遇到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考虑如何解决问题,也就是: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
很正常呀。这是我们一直都在采用的思考方式呀。可是我们也因此经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失败。
比如,我从上半年就发现自己发福的速度已经明显超过我涨薪的速度了,于是决定开始减肥。因为那段时间,我对自己的饮食不是很注重,吃得多且油腻,而且运动时间少,针对这个问题,我开始运动。
每周至少有五次的五公里步行或跑步,坚持了26天,因为一次朋友聚会断掉了,于是就又被打回原形,不再坚持锻炼了。
不仅不再锻炼,而且觉得自己已经坚持了那么久,已经破记录了,不再坚持的当天,报复性的吃了很多东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反而比励志减肥的时候更胖了。
为什么我们想改变自己生活的尝试总是失败?
2
我明明发现了问题,找到了原因,也开始尝试去行动,去解决问题,为什么还是没有坚持下去?
原来这些改变的行动,本质上变成了自我安慰。当安慰作用到达时,我就会倾向于躺在沙发上来一个葛优躺。
比如跑步,坚持了那么久,奖励一下自己,坚持的惯性就停了下来。
就像我们的生命中,缺少了某种支撑,我们持续向前、不断改变的动力,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重要步骤上败下阵来。
最近听了一本书,是罗伯特·弗里茨的《最小阻力之路》,为我的失败找到了答案,也颠覆了我的很多思维。
《最小阻力之路》中,提到了一个突破性的观点:
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反复出现的失败经历,主要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模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过程。
但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面对意志力的时候,很大程度上都会导致失败的结果。
昨天我在文章 我们都被“有志者事竟成”骗了! 中还提到行动的重要性,但是这本书却告诉我们:
当我们尝试去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采取行动,来避免不想要的结果发生。
问题越严重,我们就越会采取严厉的行动。
但是一旦行动奏效,问题得到缓解了,我们就不再采取行动了,反而会松懈下来,结果呢,原来的问题又通通“回来”了。
明明努力的往前走,最后却又返回来,好像我们的前方、后方都有一个无形的力在拉扯着我们前前后后、来来回回摆动。
渴望解决问题的力,拉着我们向前,采取行动;另外一个相反的会让我们感觉舒适的力,拽着我们往后。
我们就在这两种力之间反复挣扎,而当我们被舒适的力拉回,感受到巨大的安慰时,我们就偃旗息鼓;
可是又没过多久,内心渴望变好的力又开始变强,我没有重振旗鼓,进入下一个“拉拉扯扯”的循环。
3
不光是我们个人解决自身问题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多事情也会掉进这个陷阱。
有这样一个例子:
国际上救济埃塞俄比亚饥荒的行动。
战乱和灾害使整个埃塞俄比亚陷入严重的饥荒,这引起了全球人民的关注。媒体报道。各界捐款,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受灾的人得到了物资,情况就暂时被缓解了。一个“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得一个过程“走”完后,媒体就不再报道,人们的注意力已被转移,但是造成饥荒的根本原因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所以我们发现,有时“解决问题”的思路,看似能够奏效,但是有时是行不通的。
作者提出了一个模式,那就是把以前的“解决问题”、“改变”的思路变成一种叫做“创造力”的模式,而这种创造力正是“最小阻力之路”。
当我们用前面的思路去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行动是为了避免自己不想要的结果发生,自然而然专注点就会放在不想要的事情上。
但是如果用创造性的思路,我们就必须专注在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上,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让自己渴望的结果发生,这样其实就跳出了那些“拉扯”之力的纠缠了。
4
同样有一个例子,是乌干达的一次贫困救援行动,人们就充分采用了创造的方式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他们不再想如何让自己不挨饿,他们想如何过上自己渴望的生活,于是工作人员和当地的民众一起积极行动,把自己想象中的房屋、农田、村庄、医院都变成了现实。
只是一种思路上的变化,就会产生这么大差异的结果。
因为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再去强调环境有多么糟糕恶劣,形势有多么急切紧迫,我们要想象美好的结果,然后通过持续的行动将它们实现。
创造的结构,才能够产生持续的张力;
而解决问题的结构,是没有持续张力的。
其实这就像是生活中遇到堵车时的两种思维,
一个是:上下班堵车,既堵又烦躁
一个是:去接爱人,路上堵车,虽然堵,但依然满心欢喜。
其实,细想你会发现,如果把最小阻力之路放到细碎的生活中去,其实就是这样一句话:
按你想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