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园迷案-剧本杀-心得整理
昨天下午花里33元玩了一个线上剧本杀,有些心得体会记录如下。
原本以为是一个放松的游戏,后来发现组织者和大家还是带着学习和培训技能的心态再做的一个活动,从内心讲,我是有些失望的。
但整个下午花了三个半小时,还是有些心得触动着自己。
首先,我和一个非常优秀的队友组合,从内心讲,还没开始玩,就觉得有些压力,而刚刚开场更让我倍感压力,在队友清晰明了的表达下,我甚至对于自己的发言都有些踌躇,一度慌乱不知该说些什么。
其次,队友力挽狂澜的发问和澄清问题,再次让所有参与的伙伴侧目而视,而我对于最后结局的一些自我的想法和判断变得微不足道,而失去神秘感后的玩法,让我的兴趣也随之减弱,我体会着自己内在期待的转变,虽然也做了调整,但直到最后还是会有自己内在的一些执着。比如对于受害人之死的真相,我觉得并不未清清楚楚。
这个点在周老师后来的总结引导中也重点进行了提出和说明,关于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平衡。
基于沟通的角度,一个团队的目标并不一定与每个个人的目标相吻合,那么如果作为团队的领导者,该如何进行目标的明确和统一,这里首先最关键的是什么叫团队目标达成一致,总结为2点,一是团队每个人认同行动方案;二是认同达成的结果。
比如今天的游戏中,开始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是抱着探索侦探的目标来的,而当大家一致认为今天的目标是共同找出真相而不是指认谁是凶手时,大家就不再隐藏各自所了解的信息,而是充分公开透明,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目标的统一。
周老师说当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就算是一样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逻辑和答案,从而引申出成人的世界,其实没有唯一的答案,更没有唯一的且正确的答案。站在不同的角度,抱着不同的目标,所配合的行动方案简直天壤之别。
我最近也在做一个项目,需要来自各个板块的配合,该怎么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去达成,这个游戏给我的借鉴最重要的是目标。
项目的目标是什么,对于各自不同板块的目标又是什么?而达成项目的目标后有什么好处?对各个板块有什么好处?
如果目标不清楚,那么接下来很容易就会像这个游戏一样,陷入很多细节的讨论甚至争论。
再来,关于一个队友的反馈让我印象深刻,她提到沟通中一个基础是信任。
记得我的队友刚开始站出来提出大家都要把信息公开,那一瞬间作为队友的我都有些后背发凉的感觉,因为当时谁也不清楚后面要怎么玩,而且在那个当下,我甚至是反对的,因为如果按照队友的提议就失去了本该刺激好玩的环节,所以当你身边的人都对你质疑,甚至反对时,可能不仅仅没有支持,甚至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时,一个人面对未知的难度甚至超乎想象。
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是在这样的挑战与磨难中建立的,这也是信任宝贵之处,我想那是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需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觉察自己,我相信我也曾有过让人信任的一面,但更多的时候,我缺乏一种担当的领导力,人性中的怕事,让我错过了很多机会,也让我更加默默无闻,而当我越患得患失时,我就越无法集中精力体会内在有力量的自己,而那个自己所期待的有自信的自己就会越来越远离。
说到这里,这次的游戏中还让我对个性这个词有了不一样的解读,周老师说个性急躁或平和本身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重点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当没有了分别之心,才更有可能获得自信从而赢得信任。
当然如果能够觉察到自己个性在某个场景中的不适合并及时调整,可能就又高出了一个维度吧。只是我想如果个性可以被自己看见和掌控,那么也许外在就已然再无分别吧。
最后的一点收获是关于公开透明信息的难度,其实人与人的沟通,我说过了,你就应该听懂了,这样的结论仿佛理所当然,其实却未必如此,因为认知的差异,表达的差异,对于问题或事件澄清能力的差异,都直接导致了对方是否真的能够理解我所表达的意思。
这次的游戏让我看到,自己表达精准的不足,关注了过多的细节,恰恰忘了自己的目标,所以我想关于表达的问题,可能一方面是逻辑能力,另外才是表达的精准和用词。
周老师还提到一点关于提问的意义,如果我们想澄清一个问题,最后的方法就是不断的提问,不断的开放性的提问,这样的提问不是质疑也不是刁难,而是为了达成一致的目标而必须的沟通,所以沟通说来也简单,你会不会提问,会不会倾听,然后会不会表达,影响着每一次真正的沟通。
写了很多,回头看看可能还是有些部分需要再深挖,对我自己的认知尚浅,且行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