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关于老子,道家与道教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舍山
老子悟道

1、老子是谁
具体有没有什么人物,其实还是未可知的,现在的历史判断老子这个人存在的唯一依据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本5000多字(其实真实的这本书也并不只有5000字),叫做《老子》,也叫做《道德经》的典籍。

一直以来,老子都是和黄帝并列的存在。而真正让他成神的,是唐朝。
因为传说老子姓李,而唐朝的皇帝都行李,于是都以老子的后代自称。
于是老子就被放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太上老君一词,也是老子成神的一个客观表现,这是汉朝五斗米道张陵在传教布道时作的《老子想尔注》中第一次提到的概念。
而后的一气化三清,更是把老子的影响放到最高。

2、道家和道家的区别
道家,个人看来,有可以称之为“以天道为本质核心,宣传某种学说立论的一群人 。”比如早期的儒家,墨家,其实都是遵循天道。
道教,第一次真正确认有这个名词,是到了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期,顾欢的一本《夷夏论》中第一次提出。
原文是:

“佛教文而博,道家质而精”
由此看来,道教的第一次出现,是用来和佛教做对比使用的。而有了这本书之后,道教这个说法才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3、道教和佛教的不同之处
很简单,道家讲究羽化登仙(这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尸解,其实是道家里成仙中比较低端的一种成仙之法。)
而,佛家主要讲究摆脱轮回(所为轮回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六道轮回。畜生道,人道,天道,地狱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其实六道这个说法也是早期印度佛教直接从印度教中直接搬过来的理论框架)。

4、人们为什么会有一种道佛双修的说法?
首先,从印度引进佛教的时候,涉及到很多中文翻译的问题,比如佛教的“空”,最早就用的道家的“无”来作为翻译,因此会有误解。其次,在明朝时期的儒释道三教合一,虽然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需求而创立,但是影响确是历史级别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