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出《西游》,观《伏妖》
属于开窍比较晚。
很早的时候,在大学里和一个小学弟恋爱,两个人在宿舍里看电影。
周星驰的。
那时候,袁咏仪还是短发,一张清纯无匹的脸,配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好看。
一刀砍下去,血“呲呲”向外彪。小学弟在椅子上看着傻乐,我在心里骂:傻缺!
后来,和小学弟失散。偶尔翻出周星驰的剧就看看,个别剧刷几次也不觉厌倦,看多,熟悉剧情,知道梗在哪儿,也一样兴致盎然。
再想想之前和我同月同日生的小学弟,觉着上辈子的事情,毕竟我都能看得懂周星驰了呢?
1.
谈不上喜欢吧。
能看出周星驰的电影里,有某种真,执着到天真。就像少年始终相信有如来神掌,就像少年在困顿绝望时,总能有如来神掌解困。
尽管,很多时候,只能靠“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阿Q一下,继续面对人生。
恰到无奈处,回头自嘲下减压:想不想学如来神掌啊?我教你。
因为真吧,周星驰的电影里,爱情很纯粹,爱就是爱,低到尘埃里卑微里开出花,是周星驰电影里卑微人物的星点希望。
也因为真?不好言说期间的苦,只好用夸张和怪诞来讲个冷笑话逗人笑。
毕竟,成人的世界里,连自己都是要欺骗的,真真假假,分得清吗?
2.
《伏妖》看过两次,第一次只是觉得:这唐僧、这悟空也忒俊俏啦!简直好看得不像话。
春节期间,再刷《伏妖》,隐隐看出点端倪:这哪里是在“伏妖”,这压根儿就是给“人生如梦”做一个精巧注脚。
真假假真,如梦人生。
《伏妖》的线埋得深。
开篇,用一梦,俊俏的小和尚喜提“终身成就奖”,给这剧定调:名利不过一场梦,醒来也是一场空,唐长老你别当真啊!
入戏,则是马戏团,驯兽师驯化“猴子、猪、鱼”三只异兽表演马戏,开局就在演,一路演到西。生活名利则驯化世人,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猴子、猪、鱼表演马戏,取悦众生,在低处讨生活。
众生的态度很有趣,路见弱者时,我踩踩踩,遇见强者时,我拜拜拜。这设置,玩味十足,“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互为观赏,互相捧哏,演技爆棚的存在。
谁是主演?谁又是观众呢?都是局中人,都是演员,各自尽本分而已。
此处不知真是假。
3.
再深入,俊俏的唐长老带着一只猴子、一只猪、一尾鱼,各怀心思,一起上路。
西天取真经是悬在天边的大道义。传说中的“如来神掌”是大威慑。
可你见过吗?木有。老话讲得好:信则真,不信则假。
统统亦真亦假。
只有小和尚的《儿歌三百首》,孙猴子头上的金箍是真。
一个想活,苦苦支撑;一个欲杀,蠢蠢欲动。
一个痛失所爱,用“师傅”的名头苦苦套路三只野性难驯的异兽。一个刚获自由,法力无边,却身不由己,有火眼金睛也看不透对方的“套路”。
一路同行,一路相爱又相杀。
遇到真危险相助,坦途相伴时相杀。
几真几假?
就像那同枕共被的夫妻,相亲相爱是政治正确,鸡零狗碎里也有“随时灭之”的灵光闪现。
就像那人人期待的意气风发,背后藏着如何的无常反复,有几多是自己能够把控?
此时,假亦真,真亦假。不过是西行路上的同路人,照顾自我之后偶尔顾忌的小伙伴吧。
4.
再再深入,九头出场,用拙劣的魔法,掩饰着后面通天的法力。红孩儿扮国王,真狗腿。
白骨精以假入戏,以真出戏,用生命换一点真情。
师徒四人假中计,真反间。九头祭出假如来,为名利地位是假,只博住在心尖尖上的人望一眼是真。最后,假如来终为真如来所灭。
假不敌真,功德圆满。
这期间,小和尚从《降魔》长大,真实面对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内心,从假拒绝到真挂念,假抗拒到真放下。九头修随心随意大法,意图难得糊涂游戏人间,以忘却内心真情。
布一场真真假假的幻境,各方努力表演,左不过一个“情”。
最后,按照既定的节奏,周星驰给小人物一个高光时刻,给予观众的“小团圆”。
反正再如何挣扎,都斗不过“天”不是?
真真假假,都这样啦!难得糊涂吧。
总觉得,这结局是弱的,只是不知道这是不是又是一场演出,一场梦呢?
左不过一出西游!
开心就好,实在当不得真。
一如那时的港片,常说的:呐!做人呢,最要紧的就是开心。饿不饿?我给你煮碗面...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