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三国冤死第一人,不要在敏感时期发表带有歧义的言论
崔琰字季皀,清河郡东武城县人。体态雄伟,声音洪亮,眉目疏朗,须长四尺,很有威重的仪态,朝廷中人很是敬仰,而太祖对他也有几分敬畏。
崔琰曾经推荐过巨鹿人杨训,说他虽然才能不足,却清廉贞洁,遵守正道,曹操于是以礼征召了杨训。后来曹操作魏王,杨训上表称赞曹操功绩,夸述曹操的盛德。当时有人讥笑杨训虚伪地迎合权势,认为崔琰荐人不当。崔琰从杨训那里取来表文的草稿一看,写信给杨训说:“读表文,是事情做得好罢了!时代啊时代,总有变化的时候。”崔琰的本意是讽刺那些批评者好谴责呵斥而不寻求合于情理。有人却报告说崔琰这封信是傲世不满怨恨咒骂,曹操发怒说:“谚语说‘不过生了个女儿罢了’。‘会有变的时候’,意思很不恭顺。”从此罚崔琰为徒隶,派人去看他,崔琰言谈表情一点也没有屈服的意思。曹操的令文说:“崔琰虽然受刑,却与宾客来往,门庭若市,接待宾客时胡须卷曲,双目直视,好像有所怨忿。”于是赐令崔琰死。
其实要说曹操也不是一个不能容人的人,譬如张绣、魏种,在官渡打败袁绍搜到信。被他诛杀的孔融、祢衡、杨修、许攸都是有各自的取死之道,前两个我以前的文章谈过,杨修的小聪明;许攸我知道,施于人而不忘,以后会写的。崔琰也怼过曹操:曹操打败袁氏后兼任冀州牧,征召崔琰任别驾从事,对崔琰说:“昨天查核户籍,可以达到三十万之多,冀州可称得上是大州了。”崔琰回答说:“现在九州分裂,袁尚、袁谭兄弟二人大动干戈,冀州地区的百姓尸骨遍野。没有听说王师以仁政为先导,访问民风民俗,救民于水火,反而却算计甲兵多少,把它当成头等大事,这难道是我们这个州的男女百姓所期望于明公您的吗?”曹操肃然动容,向他表示歉意。
崔琰还对曹操继承人公开发表过意见也没什么。当时魏公国刚刚建立,任命崔琰为尚书,尚未立太子,临淄侯临曹植有才华而且有爱心。曹操怀疑犹豫,发出信函命令在外地秘密访探。只有崔琰信不封口答复说:“我知道《春秋》有长子当立的大义,并且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应当承继大统。崔琰将用死来坚守这个原则。”曹植,本是崔琰哥哥的女婿,曹操十分赞赏崔琰的大公无私和高风亮节。
崔琰,是冤死的,三国冤死第一人,当时曹操作魏王,杨训上表称赞曹操功绩,夸述曹操的盛德。说不定杨训上表就是曹操授意的,做王后下一步就是代汉了,看下面的反应,为称帝做准备。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荀彧都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所忌被调离中枢,何况是他了。所以平时就应该谨言慎行,在敏感时期就更应该注意,不要发表带有歧义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