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勾起了我的评判

2017-12-18  本文已影响22人  郭云若

事件:侄子腾达休假回来了,在我娘那边待两天,我今天下班过去看爹娘,正好聊起来我姐姐他们昨天开车过来没有顺便拿几颗老家自己种的白菜,腾达这时说我明天回老家,后天回来的时候可以带回几颗(他是坐火车来回),我内心立刻有了情绪,说他这是过度承诺,不仅不会让别人觉得他好,反而会觉得很虚伪,即使那样做了也会引来爷爷奶奶的内疚。

事后觉察:我没有看到腾达对爷爷奶奶孝心的表达,直接否定了他的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是虚伪,这是对他的评判,也是对他爱的表达的打击。

我的情绪来源:我的信念当中有个信念,过度承诺就是讨好,讨好的行为不好。这让我想起来,我小时候(好像大概8-9岁)跟着爹娘去地里割麦子,自己拿个镰刀要割,我娘说你不会,不要割,你去捡丢的麦穗就可以了,我不听,觉得我要表现我长大了,可以割了,可是用不对劲使劲拽,结果不小心把自己的脚割破了,逞能没逞成,不仅没帮上忙,反而给爹娘引来麻烦,其实自己内心也很内疚,甚至还压抑自己的害怕、疼痛安慰他们。

我解读腾达那样表达是过度承诺,过度承诺是逞能,是讨好,这样做会造成伤害。

我看到了我的内在小孩的逻辑,看到了那个小女孩逞能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关注,那只是当时发生的一个事件,小女孩因为那个事件脚受伤了,害怕内疚的情绪被压抑在身体里了。感谢腾达让我看到了我的限制性信念,看到了这个情绪。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