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文字,让人重现内心
昨天想更文,却发现自己丝毫不在状态。
打开手机,想说点什么,可写了几句,就发觉无法继续,不得不放置一边。
写下的文字,不是自己看着没有活力,缺乏生机,就是觉得心中空洞,了无生趣。
一个人的文字代表了一个人的内心,心情愉悦的时候,写下的文字也是快乐的;心情悲伤的时候,文字也会充满伤感;心情感动的时候,写下的文字都是充满温度的。
当我觉得自己疲惫不堪,对生活丧失热情时,笔下的文字看着也充满“病态”,就像一个生了病的孩子,让人焦心。
上午送完孩子上学,我独自一人走在街上闲荡,看着车水马龙,心中却一片寂寥。
球场,有正在跳着广场舞的阿姨们、奶奶们,有带着孩子的妈妈们,看上去一一片和谐、欢乐。
我从旁边匆匆走过,未做停留。
我的心里,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催促我,赶紧走吧,不然又会有人逮着你问东问西了。
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就很容易胡思乱想。我似乎生怕别人注意到我,怕别人觉得我无所事事,到处游荡。更怕别人问我:“你没去上班吗?”
“你不去上班,孩子那么早送去学校干嘛?”
“要是我,肯定自己在家多带会儿。”
身边人说的多了,便也有了隔阂。感觉自己没有上班,似乎无颜面对众人。
谈写作——文字,让人重现内心表面上,我显得毫不在乎,内心却始终过不了那道坎。
虽然,我可以安慰自己,外人的看法终归是外人,可生活是自己的。只要自己能够过得开心、惬意,又何必在意他人眼光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适合他人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适合自己。可始终感觉生活缺了点什么。
不仅是内心的空虚,让人不踏实,更是一种能勇于面对他人的骨气,一种面对未来生活变迁能奋起抗争的底气。
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往往决定了生活的质量,拥有良好的物质基础,才能够从容面对未来生活。虽说,谈钱或许庸俗,然而,没钱更是举步维艰。
我想通过写作,并努力变现,多一点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可我发现,一切看着是那么虚无、缥缈。
我不由得开始怀疑自己的用心。为了能够写出更有深度的文字,我发现自己根本不知该如何下笔为好。
谈写作——文字,让人重现内心下午,我正在看潘长江主演的喜剧《清凌凌的水蓝盈盈天》时,收到一简友对我文章《感谢文字,让我们相遇》的评论,让人感怀。
他留下如此话语:友友文笔细腻,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值得学习。
我读着自己近一个月前写下的文字,发现那些曾经流逝的岁月,因为有了文字的记录而心生美好。
那时有过的情绪,仿佛转眼又浮上心头。那刻有过的感动,仿佛又得以重温。
写作,让岁月变得迷人芬芳,让过去的时间似乎得以停留。文字,不仅是对自己当下生活的记录,也让过去变得意义非凡。
如果没有这些文字,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当时竟然是那样的想法,那样的心境。回头去读自己曾经写下的文字,都为自己当时的情绪感到不可思议。
为何会那么悲伤、忧郁,又为何会那么快乐、满足,因为有了文字的见证,才让过去变得别样多姿。
或许,它们看着是那么幼稚、天真,却又是那么真实,深刻。不论过去如何,那些曾经走过的路,因为文字留下的痕迹,让人久久回味。
谈写作——文字,让人重现内心有文字陪着的时候,是充实、满足的。
早上孩子上学后,我便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书写,写完后去外面走动一圈,活动一下筋骨。每天的生活似乎已经形成一种规律,让人觉得阳光、富有活力。
一日不写,整个人似乎提不起劲,做啥事也动力不足,更感觉内心无所适从。
在家里坐久了,便觉浑身难受。长期不运动,也让人顿感无力。
人,终归是要给自己找点事做。不论是上班,还是写作,让自己能够从生活琐事中抽身开来。只有这样,内心才没有那么空洞,人生才不至于茫然没有方向。
文字,似乎成了我的心理慰藉,让喜怒哀乐得以重现。
史铁生说:“写作不应该是一种职业,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能够借由文字去让心理获得平衡,并维持心理健康,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自我调节方式。
在文字的世界里,愿能遇见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