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

飞过那座山,是高远和自由

2020-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周晴同学

塔拉用了十年时间,下定决心飞往了自己的山。

1

当一个人见到太阳之后,就不会想生存在充斥着黑暗的地方,他会努力长出翅膀,飞过高山,将身体中的黑暗洗礼。

尽管那些黑暗也会时不时的像胶卷转动一样,印在身体上,但太阳会一直发光,不会变成黑暗。

对于原生家庭那些不幸的人来说,人生每走的一步都没有想象中的容易,或许是麻木,逃离,或许是救赎,或许是再见。

十七岁靠自学进入大学的塔拉,有着不同常人的努力,也有自己内心永远不能释怀的情感,那份情感,来源于她的家庭,甚至会和她的一生共存。

在十七岁之前的塔拉没有接触过正规的教育,读书都是来自于家里,甚至于偷偷自学。

父亲经营着一个垃圾拆解厂,母亲给别人接生和制作草药,很普通的家,却有着让人难以理解的信仰,父亲的信仰里医生和医院是害人的场所,学校是给人洗脑的,所以,家里的孩子,不上学,不就医,所有的教育,仅仅来源于父母。

父亲极强的控制欲和权威,让孩子们逐渐陷入其中,父亲从不顾孩子和雇佣们的安全问题,每次干活的时候,只讲求工作速度,一次次的受伤和意外,他只是会说;上帝会保佑的,这是上帝的旨意。

一家人出车祸,对于自己晕过去的妻子,他没有及时送到医院,从而造成妻子间接性头痛、干活的时候儿子卢克被烧,依旧是带回家、肖克从高处摔下来、雇员断了一个手指,在那时,都是常有的事。

塔拉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幼时的她所有的教育都来源于父母,生病从来不去看病。而是妈妈给配的药,这也成为了家里的传统,这种思想许多年从未改变。

所以,当奶奶问七岁的塔拉想不想去读书时,塔拉说:为什么要去读书,爸爸说没必要去学校。

还有和父亲一样有着控制欲和躁狂症的哥哥肖恩,在塔拉长大后,总是时不时的殴打塔拉,每一次的拖在地上踩踏,都让人心疼手无缚鸡之力的塔拉,每次的虐待之后,肖恩会站在塔拉的身边说着:对不起,小妹。

以至于塔拉写的日记是,如果自己小心翼翼不做错任何事,就不会被哥哥打,她也一直劝说自己,尽量少犯错。

可当有一天她终于鼓起勇气告诉妈妈时,父母和肖恩的对峙,完全没有虐待,更多的是,塔拉的不听话不懂事,所以哥哥是在教育妹妹。

当一个人充满失望的时候,会选择无休止的逃离。

2

在那个充满黑暗,也有着爱意的家里,塔拉一步步摸索着前进,另一个哥哥泰勒的离家也让她向往山外的世界,以及有教育,有大学生活的世界。

塔拉的大学是在泰勒的帮助和指引下,通过自学而得来的,过程并不容易,因为她得帮父亲干活,要冒着生死的危险,躲过父亲快速扔过来的废品以及那个大砍刀。

当父亲不得不接受塔拉被大学录取的时候,他会说,自己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不然家里两个孩子怎么都能去读大学。

大学里的塔拉面对新的知识,她在不断地汲取,新的环境,新的世界观。

虽然,父母的思想会潜在的影响着塔拉,比如在学校,她生了病之后,并没有去医院看,而是吃了妈妈给配的药,她也厌恶这样无知的自己。

最细微的改变,莫过于塔拉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断的敢于走进医院,就像周围的人一样,相信科学,塔拉逐渐摆脱父母的教育,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接纳新的世界。

尽管在父亲眼里她是背叛,可她的那颗心,逐渐高远和自由,不断淡化家庭教育中悲惨的一部分的自由。

塔拉最终的自由是让人欣喜的,她终于像鸟儿一样飞过大山,去寻自由。

很多原生家庭不幸的悲哀在于在很多后代人的人生里,会一直受到无限循环的思想的影响,有些人努力的改变自己,有些人或许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生活在影响里,走着相同的路,甚至更深,那便是最让人惋惜的。

3

记得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村子里于有个小男孩跟着奶奶生活,小孩没有爸爸妈妈,听说是爸爸入狱,妈妈改嫁了,那个小孩很小很瘦,村子里的大一点的孩子都会逗他玩,也会欺负他,但他每次都会参与到玩的游戏中,是会笑的那种。

他奶奶经常打他,而且老是骂人,多半是他不听话或者乱跑。

小时候见到他奶奶我都会躲着走,因为觉得她太凶,像是个老巫婆。

模糊的记忆里,大孩子拉着小男孩的毛衣后领,拉起来的时候,他有时候会黑着脸不说话,有时候还会咯咯的笑。

很多时候,都觉得那个小男孩挺可怜的,别的小孩年前,都是等待着爸爸妈妈回家买新衣,吃零食,而他,只有打他骂他的奶奶。

后来大家都陆陆续续读书,背着小书包一路小跑去上学,我在小学门口见过他很多次,他一直跟着大孩子们去学校,然后在门口待着,直到放学。

现在距离当时,已经是十多年了,前几天我问奶奶,那个当初瘦小的小男孩在读书吗,奶奶说初中也没上完,出去打工了,去年他奶奶走了。

很多时候,我们没办法改变现状,在小的时候只能去适应,一切按部就班的来,当有一天,我们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便开始不停歇的往前飞。

走过的路,会有痕迹,隐隐的光亮,只要去寻找,一定能找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