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资格会计实务34——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一)
2021-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瑞美
这一节主要有两类考法:①分辨一个事项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属于会计估计变更?②在会计变更或者估计变更以后是否需要做账调整以前年度、现在和未来的数据呢?
(一)这个变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
按课本定义来分辨政策和估计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有时有一些确实不太好分辨。但或许按这个方法来分辨能减少记忆负担。
如果选项里的发生变化,没有提及方法的,而且是需要可以每年收集到的新情形来考虑是否发生情况变化的,有可能根据每年情况发生修改的,就属于会计估计。
如果不需要根据每年收集的新情形来考虑的,只是企业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来选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能恰当反映企业情况,又或者国家宣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导致会计处理方法出现变化的,就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以下为属于会计估计的一些内容: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2.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产值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3.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产值。
4.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的确定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方法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
5.建造合同或劳务合同履约进度的确定。
6.公允价值的确定。
7.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以下为属于会计政策的内容:
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
2.存货的计价是指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如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计量方法。
3.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对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如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4.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对无形项目的支出是否确认为无形资产。如企业内部研发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5.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
6.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7.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确认所采用的会计方法。
8.借款费用的处理是指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即采用资本化还是采用费用化。
9.外币折算是指外币折算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汇兑损益的处理。
10.合并政策是指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原则,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合并范围的确认原则等。
或许会计政策中有些内容已经在前面学过,看起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会有“这还能变更吗”的想法。但是正如我在讲解总论时所说,目前我们除了《企业会计准则》,还有其他可以选择的会计基础,其他的会计基础的政策可能和我们这本教材最大篇幅描述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企业,它从其他的会计基础改为用企业会计准则记账,那是有可能发生会计政策变化的。
可以两组拿出来对比一下,看看我所描述的方法是否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