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0711始精确营销小组简书分享

高效学习方法之介绍

2019-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奇异值分解定理

本周我分享的是关于高效学习的几种方法,以指导我们培养新的高效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以及质量。

先上脑图。图中梳理出来的是我本次分享几个关键词。


下面分别从为什么有效以及怎样高效利用这两个角度正式介绍这6个高效学习方法。

1、注意力稳定性理论

注意力稳定性告诉我们的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而是周期性起伏变化,通俗讲就是课堂45分钟,真正有效时间大约不到20分钟,这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要成为佼佼者,有效的课堂时间必须用来听重点,听难点,听方法思路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有目的的提前预习非常重要,必须要带着问题听讲。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要么不预习,要么稀里糊涂预习,虽然瞪大眼睛听讲,最后却只能是无用功。

注意力稳定这一条很重要,通常长时间集中精神听讲基本不可能,时不时我们可能就得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开开小差,要对上课或学习内容吸收非常高效,就必须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带着问题听课或学习,这样就能够保持全神贯注。

2、记忆衰退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上面曲线我们可以清楚得看到及时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有实验又证实,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也非常重要,并非复习就会有好效果,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才往往会事半功倍!

那什么才是最佳的时间节点,实验给出的建议是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很难再遗忘。

所以大家在学习一门课程或一种新理论,一个新知识时可以按照这个时间点来进行学习来获取最佳的效果~

3、记忆编码理论

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记忆效果取决于信息编码方式,“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加工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提取。换句话说,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如何加工信息。加工深度很难衡量、定义,因时而异,但有效的深加工肯定是在记忆内容和已知信息间建立联系,而建立知识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通过树形结构把知识串联、和组织!

比如,书本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无序堆积,而是一个树形结构,一个节点就是一个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并完善这课知识树,在学习中不断调整、增删节点,不断发展、壮大这棵知识树。知识树一旦被搭建出来,每一个节点就是一次思考,每一次思考就是与周边知识节点的一次连接,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知识树也就越来越有条理,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一团浆糊,毫无头绪!

而构建知识树最好的方法就是搭建思维导图,使得学习内容条例清晰,结构严谨,学习起来接受知识的效果往往很好。

4、内隐语言理论

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学得好,是错将熟悉当做知道。比如我们学习一个章节内容,画了重点记号,甚至还做了笔记,这时我们可能会认为学得很好,对知识点也了如指掌,但如果合上书做个简单的自我检测,瞬间就会忘掉三四成。再比如,问自己一个经典问题:“什么是囚徒困境”?心里是不是很快闪出“两个人”、“博弈”、“策略”等关键词,觉得对这个问题很熟悉,但如果要求用完整描述出来,我们可能就会描述不出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原来这种学习错觉(误将熟悉当知道)是内隐语言与外部语言的差异造成的。

语言分为内隐语言和外部语言。通俗讲,内隐语言是我们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外部语言就是我们正常交谈或小声默念。内隐语言过于隐秘、快捷、破碎,而外部语言(或者书写表达)是逻辑、完整、成体系的,但如果一个知识点能用内隐语言描述,我们就误以为很熟悉。

具体到学习中,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时,内隐语言抓住了几个关键点,我们就会产生学习错觉,误以为都知道,但知识点不是孤岛,是由逻辑关系构成的,这需要外部语言去描述、串联,唯有经过外部语言检验,才是真正的掌握理解!因此,必须将内部语言转换成外部语言。

在认知心理学中有生成与测试两种办法:

生成效应是指向同学、朋友、家人解释所学知识,在解释过程中,主动思考组织知识,构建出知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这种效果往往很好,你能向别人解释通知识,说明你已经掌握了该知识,就算没掌握,你在讲解的过程中也会刺激你大脑进行不断的思考,从而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的内在属性。

而测试效应是指对知识点进行自我提问,然后将答案小声说出来,或者完整写出来,不能心里一晃而过几个关键词就觉得了解。

上面告诉我们的是你学习一个知识只有相对完整的说出来和写出来,你才可能掌握了该知识,以不至于了解到某一知识时脑海中只会闪出几个关键词。

5、情绪绩效理论

情绪绩效理论,即情绪唤醒水平和绩效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的关系,情绪太低或太高都会损害绩效。所以适当的压力是有好处的,完全没有压力或压力过高都会影响发挥。

人类压力的最新研究还表明,我们对压力的认知会改变这一压力曲线(大致是左、右平移)。比如一个实验证实,如果人们被简单告知“你是那种在压力下表现更好的人”,他们实际表现会提高33%,即使这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但是重要的是信息改变了个人对压力的评估方式。所以,视压力为资源,比较容易接受压力,会让我们在压力下表现更好(向右平移),而对压力比较恐惧,情绪不易掌控,我们的发挥和表现就会很差(向左平移)。

6、合理休息

最后,有很多关于学习时间与效率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超过2小时学习效果就逐渐递减,超过4小时根本就没有效果了。

因此合理的休息与高效率的学习同等重要,长时间无效学习尤其会让人心生厌恶。

要想长期能够保持稳定的学习效率,就不能一次过度消耗甚至透支,要确保每次学习时精力都能够恢复。一旦过度透支,不仅会造成效率低下,甚至带来精神疲劳,削弱动机和坚持动力,最后无法坚持而失败。

对于长期的学习,明智的做法是,控制每天的高强度学习时间,避免精神疲劳或逆反心理。

另外,认知心理学有一个“间隔效应”:分几段时间来学习,不要试图一次学完所有东西,这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此外,研究还证实,学习之后休息或睡一会,能有效提高记忆效果。

以上便是我本周分享的关于高效学习的几种方法的概述,谢谢观看。

【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