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大块的任务
1.一个“努力”的同学
考研时,经常和一个要好的同学在图书馆学习。他很努力,早起晚归,梦想考上理想的学校。可是他交际多,经常有人打来电话,接完电话后,会坐在那里回想很长时间,几通电话下来,一天基本没有多少有效学习时间。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他不出意外的落榜了。
2.两个主要的问题——时间碎片化、任务切换时间太长
现在仔细反思,我觉得主要有两点问题:一是时间碎片化;二是任务切换时间太长。
由于电话的不断打来,时间变得碎片化了。时间碎片化是他和打电话的人“共谋”的结果,而他自己正是“主谋”。因为他可以主动采取各种方法来防止时间碎片化。读书时一般没有十万火急的事情,可以把手机调成静音,学习累的时候再来回复电话即可;别人打电话来,如果没有真正重要的事情,长话短说,并且可以主动告诉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暗示以后最好在休息时间打电话。
此外,电话挂断,就应该很快回到学习上来,可他却花了很长时间回想,任务切换时间太长。《菜根谭》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讲的就是完成一件事情后,要及时把注意力转换到下一件事情中去。
3.这是一个时间碎片化已成常态的时代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随时在线”的时代,时间碎片化已成常态。上课时,会时不时接到电话和微信;工作时,会有各种各样交叉的任务安排,经常正在做一项任务时被安排去做其它任务;坐车会遇到晚点,等人会遇到迟到;就连睡觉时,也会有电话把你从美梦中惊醒。
虽然我们不能逆转时间碎片化的趋势,但可以减少时间碎片化的程度。上课时,没有天塌下来的事,把电话和微信统统设置为静音状态;工作时,尽量统筹安排任务,重要的任务要留足时间;坐车时多选择时间比较可靠的出行工具,比如地铁。和人约会时,要把时间定得更为具体,加深对方对时间的感知度,比如7:20就比7:00要好。还可以提前两个小时左右,给对方一个电话或信息提醒;睡觉时,除了特殊情况外,关闭网络,把手机调为静音状态。
4.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大块的任务
时间虽然碎片化了,但任务不能跟着碎片化。我们要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大块的任务。
一是盘点碎片化的时间。每天接触的信息太繁杂,事情也五花八门,如果没有记录,晚上躺在床上有时甚至想不起来今天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因此,要记录时间的支出,盘点碎片化的时间。比如,盘点出行过程中走路、坐车和等车的时间,以便合理安排大块任务。
二是要明确大块的任务。任务好比灯塔,只有明确才能知道努力的方向。当然,大块的任务不限于一项,当然也不能有太多任务并行。因为不管怎么高效,任务转换总需要时间成本。最好心中有两个任务,当处理一个任务疲劳的时候,转换到另一个任务,这也是一种休息。两个任务最好有互通的地方,要更容易在任务间切换。我在下班路上,一个任务是构思介绍跑步的文章,另一个任务是准备马拉松比赛的训练。于是,坐在车上构思文章,去车站的路上跑步,等车的间隙练习跑步动作,写跑步文章和练习马拉松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快速切换。
三是把大块任务分解成可执行的小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方便执行,更重要的目的是和碎片化的时间相匹配。以前事情少的时候,拿到一本好书,熬夜也要看完。后来经常各种事情堆积,想找完整的时间来看,经常一周仍没有开始。现在先看书的目录,章节比较短的话以章节为单位看,章节比较长的话规定每次看多少页即可,很忙的情况下每周也能看一本书。
既然碎片化的时代不可逆转,我们就应好好学着适应。你有什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方法,欢迎切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