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第九》25:何谓志在必得
《论语·子罕第九》25:何谓志在必得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何谓“志在必得”?本意指立志要得到或完成某种愿望。
实际上,“志在必得”还有一种更深一层的意味:只要“志在”,必有所得。场面上有句漂亮话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你想啊,如果真的能保持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状态,什么样的志向会搞不定呢?
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对“为学”这件事,下了这么个终极评语——“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之众,可把它的帅给夺了,匹夫立志,是谁也夺不走的!
老先生到底是在说什么?
从“子在川上”那段开始,孔子一口气说了好几句与为学有关的话。那是他老人家站在大川之上,对岁月荏苒,时光飞逝的感慨。大川衮衮东流,触景生情,不由人不勤学不辍、精进不已呀!
一、逼近本能:好德如好色
立志为学,好德要像赤诚的好色一般,宛然如同处于本能一般去不断求学。
虽然孔子没有看到这样的人,但立志为学者应当无限趋近,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二、追责在己:止,吾止也;进,吾进也
为学这种事,与遗传有关,与环境有关,当然也与教育有关。但说到根本上,全在于自己。止步不前,是自己要止步不前的,日有所进,也是自己勤学不辍的结果。
三、敬师好学:语之而不惰者
立志为学,首先要做到虚心——空空如也,先学会“听话”,对自己听到、听懂的话能不怠惰地践行。
《论语》深入人心后,有年长者以“终其生而行一言”为荣,愿意用自己的毕生来实践孔子说的某一句话。市井中有嬉皮小子开玩笑说,自己“行了两言”。追究时,答曰:“食不厌精、不厌细”。这当然是个玩笑,但会“听话”的确是学习者的第一基本功。
四、好学不已: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立志为学者到了好学不已的程度,已经能系统地通过在学习、思考、实践之间的不断切换,用学习上的良性循环来实现“不殆”。
五、精进惜时:苗而秀者,秀而实者
立志为学,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苗而不秀者,秀而不实者,都是客观存在的。为避免苗而不秀、秀而不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一切时间和机会,努力精进不已。
六、不负韶华:以“后生”好学成“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的本质是对少年人勤学不辍、精进不已状态的敬仰。“后生”之所以“可畏”,也恰在年轻人的“不负韶华”。
七、善听善行:法语之言,从而改之;巽与之言,说而绎之
对于符合礼法的原则之言,比服从更好的态度是“改之”,从而让自己的言行与之相符;对于曲意恭顺的巽与之言,比愉悦更好的态度是“绎之”,从而让自己能够从中听出微言大义。
八、学而时习: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一切精通的意义全在于运用。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准备,是为创造而做的准备。行事以忠信为主,不和道德上不如己的人苟且,有了过失,不要怕改。做学问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九、志在必得: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的帅可以夺,匹夫的志,却是谁也夺不走的。因此,做学问没有所成,只有一个原因,那便是“无志”,做人做得很失败,只有一个原因——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