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都是假的?让孩子面对真实,塑造他的勇敢
小时候的我,也很喜欢童话,爸爸给我买过一个收音机,买了好多的童话故事磁带,还有很多的儿歌,从小我就是伴着这些故事睡觉的,它陪伴了我整个童年时光。
可是,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童话故事都是假的,我们是不能生活在童话世界里,要勇敢地面对真实的世界,并要在这个世界里勇敢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一直呆在童话故事里。
那么,什么是童话呢?
一、 童话
“童话”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一词在《辞海》中的基本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性格的成长。”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之一,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象征、拟人的手法塑造形象,以适宜于儿童阅读的作品。
二、我们为什么要活在真实的世界,不是童话里?
1,爸妈爱我们,给我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爸爸妈妈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们,尽自己的全部为我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直到自己长大了,我们才知道,曾经以为伴随一生的父母也会离开自己,曾经以为很好的朋友因为远走他乡也会失去联系,而爱情在电视里可以一生一世,到了现实却成为奢求。
人生就像一趟列车,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人从起点陪伴你,却中途就下了车,有人半路上车,却陪伴你到了终点。
有的人出现是为了教会我们成长;有的人出现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去爱;还有的人出现,是告诉我们如何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世间万千事。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种偿还,所有的经历,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的发生,都有因果定数,得到是幸运,失去也是难得的成长。
过去的,别再遗憾;未来的,不必忧虑;现在的,好好珍惜。
我们到最后,终究是要自己去面对这个真实、不确定的世界。
2,我们找工作,找对象,会陷入童话故事里,等待着“白马王子”
“当一则童话中主人公的境遇和它的象征意义打动了一位读者,这就意味着它恰恰揭示了他(她)自己的生活构想”佛洛依德说,不要再梦想一位“王子”从天而降了,你更应该相信自己开辟生活的力量,一起走向成熟,去获得真正坚实而深沉的爱情。
我们幻想着自己是童话世界的公主,有一天,一定会有一个白马王子来到你的世界,带你一起去过幸福的生活。可是,你一直在等待,从来不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那些被你错过的人,就真的错过了。
爱,就要打开你的心门,让它自由地流淌,让对方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
有时候幸福比较懒,所以不能等它自己降临到你身上,我们必须主动去寻找它。
天真是一种幼稚,也是一种无知。
有一位智者说过:“天真应是指一颗不受客观环境拘禁的自由心灵。儿童和原始人类是天真的,他们的心理结构展现了一种深刻的自然本性,当客观环境使他们趋附于种种实例的适应,天真也渐渐黯淡”。
3,我们会有懒惰之心,遇到困难就会回到“母体”
我们人人都有惰性,懒惰之心,在舒适区待久了,你会很不适应,原始的舒适区就等于零认知。
在妈妈的子宫里,我们是自在的,在爸爸的保护下,我们也是自在的。你是想要自在?还是自由呢?
“自在”:你独自占有一个快乐的空间,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选择,你只是一个附庸,一个微不足道的终端,一切的事物都全权委托给那个母体,自在没有自己。
“自由”:就是什么都要由自己来干,你自己来认知,你自己做选择,做判断,而且你要承担这个选择和判断的后果,这才是自由。
自由是有代价的,就是当你的自我建立起来的时候,你需要承担种种的责任。
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1000个人就有1000个世界,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定义的世界。
有一本基督教灵修学的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当你遇到障碍的时候,说明你跟这个障碍是有缘的。
所谓的优势成功,就是能够不断地绕过陷阱。那我们该怎么绕过这些陷阱,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呢?
三、我们要如何才能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1, 第三选择
菲茨杰拉德的一句名言:“一个人能够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等智慧的标志”。
有人问了很多年轻时有过贫穷经历的富翁,如果只能保留一个优点,会保留身上的什么?
就是:在他们年轻又贫穷的岁月里,他们能够捏着鼻子,忍者强烈的不安,硬是把那些让人恶心的真话,听进去。
我们听了太多的童话,思想很容易变成二元对立,看世界所有的事情,要么是好的,要么就是坏的,但我们终究要走向复杂的世界。一个人的成熟,必然要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世界”,我们的思维也必然要从“二元对立 ”走向“多元互存”。
在《第三选择》书中,作者倡议我们在面对两难选择时,既不是听你的,也不是听我的,而是双方通过协同来创造出全新的第三选择,以达到共赢的目的。
正如马上要过年,单身狗总是会被家长催婚,没说两句,一言不合就容易吵起来,你可以和家长协同,一起商议。站在我们的角度,也想早日结婚,可是由于身在大城市,工作多,朋友少,交朋友的范围一直都是自己公司的同事;站在家长的角度,想让我们早点结婚,获得婚姻的幸福, 把自己的子女交给对方,也了却了一桩心事。
双方的最终,都是要获得幸福,那么,有了最终的目标,过程我们商议,单身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交自己喜欢的朋友,也不必排斥相亲,家长也不用再催,如果有合适的,可以多加了解,让孩子们自己相处,最后,自己拿主意。
这样的话,单身狗也不怕过年的时候,回去亲戚们一直催,家长也放心了。
2, 认知升级
人本来就分两种,企图变成更好的自己和不企图的。
如果你是企图变成更好的自己,就要紧跟时代,不只学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认知;如果你想平平淡淡,那就选择各自安好。
高效认知工具:仪式感和小口诀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具身认知,是说我们的认知很容易被环境影响。正因如此,提升认知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小工具。
我们都知道,从古到今都有各种各样的仪式,从古代的巫术、后来的宗教,以及我们今天还有很多很多的仪式。
所谓仪式,就是特定的氛围、特定的空间、时间、场景下,你不知不觉发生了改变,你的状态一下子进入到一种远远大于你的那种状态,或者说你一下子被一种无形的东西给重新塑造了一遍。这时你读书、你写作效率就会非常高。
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属于的意思就意味着控制、可控。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本身在相当程度上不属于我们自己,你生一次病你就知道了,当你打喷嚏的时候你就知道你的身体是并不属于你的,可控的程度是很少的。你要把手抬起来就可以抬起来,你就迈步走,可以,这都是可控的。
但是在你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你身体的整个运行机制这不是由你决定的,身不由己说的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有大量不可控的东西。所以身体有可控的,不可控的,还有一种,它其实属于我们的身体,但我们不觉得它是我们的身体,那就是我们身处的这个环境,这个氛围。
有时候哪个地方、哪个器官出了问题,你就会不舒服,你明显的感觉到不舒服。哪一个器官受了伤,你会觉得整个行动就改变了。
还有一种就是第三种身体,有人把它叫异我的身体,一种是自我的身体,还有一种虽然不是你的器官,不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它在那,它放置的位置,它有外表的特征,以及还有相关的视觉、嗅觉、味觉等等,整体的这一套刺激,这一套对我们的身体形成潜在影响的这些东西,都叫我们的身体,都是叫异我身体。
这样你就理解了,你在教堂里头,为什么一进教堂里头,你就感觉是不一样的。它是在通过空间营造结构、视觉的、听觉的,还有嗅觉的,还有触觉的。教堂里头那种温度等等,用这些东西在悄悄地影响你,你会觉得自己突然你平时可能一点宗教感没有,但是走那个地方的时候,你会感觉一种莫名的跟日常生活很不一样的状态。
它是如何改变你的呢?这就是具身认知,也就是说你所有对世界的看法、感受、判断,以及你的选择是跟你的身体的状况,你的可控身体和不可控的身体,以及身体外的我们自己不觉得的身体,包括你的房子、庭院、周围的人,办公室所处的位置,这些都是你身体的一部分。这些地方出问题了,它会影响你的情绪,影响你的认知,影响你的判断。但我们很少去管理这些我们身体外的身体,我们甚至从来没有意识到它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所谓具身认知,就是把这些看似很感性的,跟身体直接相关的这些外在的要素,跟我们的认知连接起来。
有时候我们觉得一个房间很高,有时候觉得这个房间很压抑,其实他们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没有一个完全可以通用的数字指标。这些我们很多的认知,它是一个产品,它是跟你的身体状况、你的身体跟周围环境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影响我们认知的三元素:理智、恐惧、欲望,这三者它在影响我们。其中恐惧和欲望都是跟身体有关的。
地上的木板,放到两栋高楼之间的木板,告诉你是同一个,但是你不敢走过去。为什么?因为有恐惧,你就会对这个东西产生的判断一下子理智告诉你不会掉下去的,这个木板很宽,刚才在地面上我还在翻跟头,但是你不敢上去。你对它的认知就一下子改变了,但是我又来告诉你,如果你走过去,我给你一千万,而你发现你会一看,又不是那么危险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认知结果不归结到身体的状况,以及身体跟你周围环境,也就是有点类似于我们中国人说的风水的那种看不见的能量场,那种东西联系起来,你就搞不清楚你为什么当时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怎么一下子又变成这种看法了。你甚至会觉得那是我吗?那是你,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别呢?
因为你的身体不一样,你的异我身体是不一样的,在你身体状况好的时候,甚至是你在减肥和不减肥这两个时间段产生的对人对事的看法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具身认知就提醒我们仪式很重要,我们不要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你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你。不,你携带了好多你不知道的东西,尤其是你在一个有仪式感的环境里头,和没有仪式感的,反仪式感的环境里头,你在教堂里头,你在宾馆里头,你在蜗居的环境里头,你在山洞里头,你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3, 系统思维
我们大部分人会对全局思维比较熟悉,就是要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不只是就事论事。
而系统思考本质上就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看清事物背后的结构和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主动地“建构”和“解构”的思维能力。
就如我们的人体,就是一个系统,其中还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子系统。如果你觉得头痛,你可能会认为是头出了问题,然后去吃头痛药,但事实上,很有可能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从而导致的头痛,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看待人体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相互的关系,不能犯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
具体掌握系统思考的有效工具是什么呢?在《系统思考》这本书中,教我们用5个步骤画出系统循环图,帮助我们思考。
第1步:准备工作。准备一张A4纸和笔,舒适安静的环境;
第2步:找问题。在纸上写下你工作或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第3步:找原因。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全部写出来;
第4步:找后果。找出现在的问题可能进一步导致的后果;
第5步:找回路。思考你找出问题原因与问题导致的后果之间有没有相互连接和闭合的回路。
按照以上5个步骤,基本就能画出一个系统循环图,并且能清晰地看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在绘制循环图要注意关键点:第一,不要使用动词,要使用名词;第二,要注意箭头的方向,箭头方向要从因指向果,一定不能画反。
系统循环图可以帮助我们看清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增强回路,找到可以调节的因素,让增强回路变成调节回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童话故事是美好的,有一天,我们终究要走向复杂的世界,面对真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要努力地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
把美好留在心底,勇敢地面对所真实发生的一切,不惧怕,重拾信心,勇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