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系列在路上书单

《九三年》里的乌托邦告诉了我们什么

2017-07-15  本文已影响187人  文盲读书1
法国大革命

赋予每个人相同的权利,资源公共分配,遵从组织号令,统一行动,是乌托邦的精神宗旨。

然而这样的行为并不能使人类社会进步,它扼杀了人类的思想,让所有人如同蚂蚁般行动一致;它磨灭了人类的价值,不论才智卓绝,还是平庸无为,都能“享受”付出劳动所带来的相同劳动报酬。由于染色体排列组成的个体差异性,很难有个性特征完全一致的人。正因为人的复杂性,才能从一众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世界的统治者,造就了社会这个无比复杂的群体。

这种只存在于理想,却无法实现的共同群体性质生活,被许多人诟病,不少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也在极力佐证,加以论证反驳。且通过事实证明,它从根本上忽略人的差异性,因而最终被送下神坛。远的有巴黎公社,近的有人民公社。这些血淋淋的例子告诉我们,理想不可空谈,能真正融入社会生活,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切实可行的,才是理想。否则,它只能是寄于心中美好而永远无法达成的乌托邦。

为了读郑永慧的译本,戴口罩,戴手套,好辛苦呐!

反乌托邦书籍数量众多,最为有名的,当属《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九三年》。前两者基于现实,通过各方论证,以未来假象的形式,粉碎乌托邦的“神话”;后者以鲜活实例,向民众陈述乌托邦下的残酷现实。

雨果是位具有广泛历史、深邃哲学基础的作家,《九三年》是他最后一部作品,也是展现他最高写作技艺的一部作品。纵然仍有拖沓、断层、松散之弊,却无法抹杀它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他以冷酷的笔锋描绘出一幕幕真实的场景,带领读者回到一七九三年的法国,让读者清楚地意识到,乌托邦不过是一场梦,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小说内容并不复杂。巴士底狱被攻占后,法国民众为推翻封建制度,实现共和,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将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安托瓦内特送上了断头台。以贵族为群体的保王党为维护封建制度,朗德纳克侯爵在旺代带领教徒和农民,并不惜背上叛国罪名,企图引英国军队登录,实现封建复辟。他冷酷无情,残杀俘虏,使三个孩子成为孤儿。而他的侄孙,唯一财产合法继承人,郭万子爵却是共和国的中流砥柱,在旺代与其英勇战斗。最终郭万战胜叔祖,彻底粉碎封建王朝的复辟。然而朗德纳克明明已经逃脱,最后竟为了解救三个被大火围困的孩子,自投罗网。郭万遂反思共和革命,终于豁然开朗,那不过是一个独裁王朝取代一个封建王朝,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放走了叔祖,反被送上断头台。在刀落下的一刹那,郭万的老师,共和理念坚定,曾担任神甫的西穆尔丹大彻大悟,掏枪自毙,为《九三年》落下帷幕。

故事在朗德纳克、郭万、西穆尔丹三个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围绕。相信看过此书的人都会为雨果精妙的情节编排所折服,三人间的特殊关系,让故事更加生动,更加扣人心弦。尤其是在拉图尔格的郭万城堡中的决一死战,这座城堡既是朗德纳克的,也是郭万的。一个为了贵族尊严和信仰,誓死守卫家园;一个为了理想,摧毁自己的家园。结果多数人战胜少数人,共和战胜封建,侄孙擒获叔祖。可在最后,他们都无法逃脱人道,一个折回城堡,解救三个孩子;令一个为其壮举而放走对方,将自己送上断头台。侯爵逃走了,子爵被斩首,神甫开枪自杀。

封建、“共和”、“理想”,都在故事结尾随风而去,为后人留下一道难题,也为后人提供一些启示。

小说写得非常精彩,朗德纳克代表封建制度的反扑,西穆尔丹作为共和国的镇压,而郭万仅仅是双方博弈的一枚棋子,牺牲在这场争斗的漩涡中。因而,他最后反复思考,战争究竟带来了什么?封建必然要推翻,可所谓共和真的好吗?公安委员会赋予西穆尔丹至高无上的权利,连他这个司令都必须完全听命于他。难道这不是另一个独裁王朝的标志吗?共和终究无法共和,权利依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故此,在临死前,他又提出了另一个乌托邦理念,希望人人安乐富足,不再有战争,共同为社会创造价值。

“世界和平”,本就是个乌托邦。郭万无法得出切实有效的结论,最终毅然赴死。

当然,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的争夺和人性的贪婪,催生了永无尽止的纷争。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无法解决这个难题。或许,正如染色体排列的复杂性,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尽管如此,世界上还是有诸多各界人士,试图减缓当中的冲突与矛盾,希望能压制不让其迅速蔓延。可仅仅“政治”和“经济”两个词,就足以让无数人的心血付诸东流。

不少《九三年》的研究者,都将目光集焦在朗德纳克、郭万和西穆尔丹身上。诚然,他们三位是故事的主要人物,乌托邦和反乌托邦都是在三个人的身上印证和反驳。

这是一部代表雨果最成熟思想,最娴熟笔锋,最高成就的作品。细节往往才是引人入胜,最有说服力的,尤其是那些被人忽略的细节。

米歇尔·弗莱沙尔

米歇尔·弗莱沙尔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是个无知的农民,丈夫死于战争,独自带着三个孩子躲入丛林,得曹长拉杜救获,而后却又不幸被朗德纳克捕获枪决。子弹没有致命,她幸运地活了下来,在乞丐卡义芒救下。随后她跋涉千山万水,来到拉图尔格,见到三个孩子在城堡中被大火包围,嘶声呐喊,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燃烧。

作者充分运用象征涵义,米歇尔·弗莱沙尔是个母亲,也是人道,更是作者观点和思想赋予的核心人物。

什么是人道?

为饥无所食,孤苦无依的孩子带来食物和温暖的是人道;为搭救无辜之人,不惜以命犯险的是人道;在眼看无辜之人即将被死亡包围,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的是人道;在战争的残酷下,无能为力的也是人道。

三个孩子

如果要说出体现小说主旨的一章,恐怕郭万在放走朗德纳克前,思想上的反复挣扎,反复纠结最为精妙。然而,还有一章,三个孩子在城堡里玩闹,将《圣巴托罗缪》一书撕成碎片,更为卓绝,堪称该书的精髓所在。

在此之前,先要说一下《圣巴托罗缪》,它是一本书,是一本记录一桩叫“圣巴托罗缪”惨案的书。

简单来说,在1572年8月24日的法国,天主教纠集士兵,对胡格诺教派展开疯狂的屠杀,迫使许多贵族命丧黄泉,不少亲王、公主被迫改信天主教,是巴黎史上的血腥一夜。此后事件扩展到法国其他城镇,直到二十六年后亨利四世颁布赦令,方平息这场旷日持久的宗教伐戮。

当时西穆尔丹被任命为公安委员会会员,拥有一切发号施令的权利,换而言之,他就是法律,他就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人,而他同时也是一个神甫。

一方是以朗德纳克为代表的教会,一方是共和国代表的神甫。封建与共和是冲突的一部分,教派间的争斗亦是这场革命运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神甫在共和国拥有极高的声望与权利,一旦教会控制国家,那将又是一场中世纪的黑暗。雨果深深地看清了这一点,并借助三个孩子撕碎《圣巴托罗缪》的象征手法,暗喻受教派控制的威胁,远比封建制度的落后更严重,更可怕。

他以一场闹剧的形势,用短短几个片段,便将教派的假面具撕下。并且是由三个无知的孩童私下,暗示民众,如此拙劣的把戏,连无知小儿都能轻而易举将其揭穿,为何普罗大众却为它深深蛊惑。

宗教是提醒人时刻向善的,往往有些别有用心之人,逮住人性的弱点,煽动造谣,蛊惑人心,导致冲突不断,血流成河,酿成一幕又一幕的悲剧。

伊马吕斯

伊马吕斯是朗德纳克的忠实部下,农民出身,善于打仗,是个绝对忠诚听命于指挥官的士兵。

它的形象更贴近于浅陋无知,只知一味愚忠的贵族佃农,是无数跟随朗德纳克起势的无知农民的典型。他们分不清是非,只世代效忠他们的领主,土地拥有者,即朗德纳克侯爵。这是中世纪封建制度遗留下来的桎梏。

因为没有自由,没有权利,只知一味干活,为领主创造财富,自己却时常食不果腹。世代沿承,久而久之,他们的思想麻木不仁,理所应当地认为,既然身为领主的子民,必当要为其效力,竭尽忠诚,方为正道。

正是如此,朗德纳克才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其领地内的数千农民,揭竿而起,奋勇抵抗共和士兵。

拉杜

郭万手下的一个曹长,官职低微。他面对封建制度毫不手软,主动请缨重逢搏杀,英勇无畏;除了刚毅,他也有柔情的一面,收留米歇尔·弗莱沙尔和她的三个孩子;除此之外,他更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明知在“法庭”上判决处死郭万,自己无权左右,毅然投出反对票。

他深刻认识到封建制度必须推翻,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共和体制漏洞百出。作为一名士兵、一个普通人,他无能为力,唯有接受现实。可内心的良知,和在目睹被战争牺牲的无辜生命,他做不到无动于衷,毅然决然地投下反对票。即便改变不了结果,亦问心无愧。

雨果不仅从三位主要人物,更从其他次要人物中,讽刺和贬低乌托邦体制,同时用血与泪染红的历史警示后人,乌托邦仅仅只是一场美梦,梦醒了,所有的梦境也就破灭了。

相比于《一九八四》和《美丽新世界》,这部作品更加真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