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a——怎样修眼根----浮尘根和胜义根(阿含子 2018
Agama——怎样修眼根----浮尘根和胜义根(阿含子)
六根通心,但修一心则六根净。如何勤修一心即通证六识?还须假借六根如实安住。倘若不勤修六根,则今世意识流相泛滥总被境牵坏其善根。所谓六根即眼、眼色、眼识、眼识界、眼种种界,种种眼界所对应的是色、色见,色注;所谓六根即耳、耳声、耳识、耳识界、耳种种界,种种耳界所对应的声、听闻,闻注;所谓六根即鼻、鼻嗅、鼻识、鼻识界、鼻种种界,种种鼻界所对应的是嗅、嗅觉,嗅注;所谓六根即舌、舌味、舌识、舌识界、舌种种界,种种舌界所对应的是味、味觉,味注;所谓六根即身、身触、身识、身识界、身种种界,种种身界所对应的是触、触觉,触注;所谓意、意思、意识、意识界、意种种想界,种种想界所对应的是生、生灭,生灭注。这里的一心,指的是一觉,纯一真味故!如何勤修六根趋向清净安住不动呢?
六根之一即眼、眼色、眼识、眼识界、眼种种界,种种眼界。所对应的是色、色见,色注;眼根就是眼睛,眼睛不是单纯构造而成的也不是单纯启用的。修持者必须在禅定中如实观察眼根,勤修眼根中的胜义根远离眼根中的浮尘根。因为胜义根直通一心即本觉,浮尘根具有生灭性与意识粘连毕竟不真。修持者在禅定中这样去观察以此来分辨什么是胜义根什么是浮尘根。倘若分辨不清楚哪个是胜义根哪个是浮尘根,就会于此所见有所混杂很难见到实相。怎样在禅定中区别胜义根和浮尘根呢?修持者应当如下去观察:
开启眼根所见景象应当进入善思维,善思维开启眼睛所见景象实际上是因缘假合而成即眼见,也就是说眼睛之所以看见外界景色,是因为眼睛、外界色相,意识三个相互和合而成缺一不可。能够清晰分辨外界景象的美与丑悉皆来自眼识,是眼识作用的结果。能够对外界明暗有着直观的感受悉皆来自眼睛的作用。能够因眼睛所见景象生成不同美丑划分并定格其中分类排列悉皆属于眼识界。因划分不同景象而重新审视高低并再次呈现悉皆属于眼种种界。能够再次呈现不同景象于不同境相精妙细琢而后再呈现各自独有的审美效果悉皆属于种种眼界。换句话说,眼睛非单一性,是眼、眼见、眼识、眼识界、眼种种界,种种眼界构成。当眼睛与外界相触就会生成眼识。因眼识作用就会对外界色相有着不同分别和爱好乃至专注和索取,这就是浮尘根作用的结果。倘若开启眼根与外界相触呈现分别时,修持者就应当迅速觉察这种分别是在索取还是在专注或在专注中酝酿索取的状态?倘若修持者观察到眼睛面临外界进入专注时就应该马上有所警觉,这种警觉可以使修持者迅速脱离出来并重新审视自己的眼睛。倘若不善于警觉就会让眼睛在眼识的作用下对事物进行索取,这种因索取而形成的粘连并有所触入呈现喜厌心悉皆是苦,是浮尘根作用的结果。鉴于此,我们不是不去见外在的事物也不是不去分辨外界色相更不是不去受用它们,而是能够清晰地在眼色启用中善于觉察於中清明觉照不陷入昏沉和放逸当中,就会避免眼睛带给自己不必要的苦受。
眼睛主色,也就是眼睛有见的功能,是眼识作用的结果,不离意识向外抓取。倘若不善于觉察眼色,那么所见到的任何外色总会蒙蔽你的心性被色所牵。这就不难理解眼见色意受报了。因眼有见与色粘连便生色欲,因色欲坚固入住意识则生色注,色注的入住聚集不散就会形成意识流相。所以,色注顾名思义就是有入住的功能。所以,作为一个修持者眼睛所看到的任何色相悉皆不真,因为不真所以不住,不住色相是不受色的牵引,不代表不去受用它们。而是在受用过程中心不会过度粘连外色,避免果报的侵袭。这需要长久的禅定修持方才达到眼见色意不受报的境界。
单修色根即眼识界,其余五根悉皆通证。或单修耳根即耳识界,其余种根悉皆贯通。或单修意根即意识界,其余诸根悉皆明朗。若取一根安住不动,时常觉察则诸根悉皆恒明。譬如阿含子所见色,无有想取。因功夫娴熟则所见色界不取种种眼见,则眼见色意清净,色清净意清净则见清净,见清净於色清净周遍法界悉皆清净。这就超越了见浊和众生浊了。倘若於色,见於无见,则色注已灭,可超越烦恼浊。倘若色注已灭,无想於灭,於灭不灭,则可超越命浊。因此,在眼为见,可越见浊;在耳为听,可越听浊;在鼻为嗅,可越嗅浊;乃至在身为触,可越身见;在意为想,可越想浊。这都来自纯一真味的一觉所发即一心所现。
观察观察多观察,修习修习多修习,是任何正入佛陀三昧的修持者必须时常去磨砺的过程。所以,远离世间五欲之乐(於色生喜爱、於声生喜爱、於鼻生喜乐、於味生喜爱、於身生爱乐),是建立梵行,不受后有的必然修持要门,是任何修持者都必须要修持的,谁也逃脱不了。所以,莫要与贪着世间五欲之乐的世俗人相互粘连相互爱恋,是一切出离业劫的修行人一定要去遵循的清净戒律。必定,粘连世间五欲之乐的众生本身就是无常变化的,不可满足他们(她们)所需要的一切,否则修行人便充当了他们(她们)造业的傀儡当堕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