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管理情绪,更要合理宣泄情绪
最近对「自我管理」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对詹文明的《向大师学习:德鲁克谈自我管理》爱不释手,看完一遍后,再分章节细细研读。
这本书是詹文明老师学完德鲁克思想,并践行之后的现身说法,不仅涵盖了多本德鲁克系书籍里面与“自我管理”相关的内容,更是结合自己一家人的亲身经历予以说明,而且语言简洁,读起来通体舒畅,不会有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译著时的“难读”感。
目前我除了第一章反复读过3遍以外,全书仅仅看过1遍。但就是这一遍看下来,让我非常认同书中的一句话——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主题不是科技,不是环保,而是管理,是对自我的管理。”
比如全书探讨的主题“如何让生活过得更好?如何让工作做得更有效?”比如,我们大多数人所梦想的财富、成功;比如,我们经常学习的“时间管理”、“自律”、“提高情商”……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自我管理」。
01
而在「自我管理」领域,我个人认为最难管理的就是「情绪」。当然,《德鲁克谈自我管理》这本书中没有谈到对情绪的管理,「管理情绪」以前也不叫管理情绪,叫控制情绪。
但如果对情绪管理不好,谈什么“找到自己的长处”、“要自我更新”、“作出自己的贡献”都是枉然。
为什么?
因为感情和理性的博弈中,往往都是感情会更胜一筹。关于这个,有名的“爬虫脑”、“动物脑”、“意识脑”给出了科学依据。
即便是理性暂时把情绪压制下去了,在未来的某一天,积累的情绪也可能一并来个大爆发。比如我大学最好的室友,就因为她男朋友从不跟她吵架而生气,因为她觉得“人与人之间相处肯定是会有摩擦的,你从不跟我吵架,即使我去刺激他也不吵,那后面他累积的情绪突然爆发了,我可受不了!”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02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初二那天,我有些小失落,但通过理智地分析「自我意识」、「单向性思维」,外加跑步分泌的内啡肽,让我重新恢复了平静。(这一点在前2篇文章里都有谈到)
我以为,我对自己的情绪管理得很好,我就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昨天上午,我拿出笔记本,开始实施我之前制定的一项计划,结果我越看越失落,越看越沮丧。因为我发现,这半年来我并没有取得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对于我的那个目标来说,半年前的我和半年后的这个我,似乎没啥区别。
尽管我似乎在「自我管理」这方面有一些小进步,比如健康、自律、学习……但,这些是冰山下面的东西,对于冰山上面的,似乎并没有多大改变。但,别人要看的是,冰山上面的技能啊!
我终于忍不住,开始宣泄我的情绪,找了一个人倾诉,诉说我心中的郁闷,用了失落的语气,“啊,怎么这样?”的感叹,然后无力地躺着,对着天花板发呆……
越想越郁闷,越想越难受,我决定走出去,散散心。
我低着头,慢慢地踱步,脑子里回想从去年过年到今天的所有事情,我回想我这一年都做了什么,每做一个决定时是怎么想的……
我发现,我似乎掉进了一个新型的“老鼠赛跑游戏”,有些事情不断在重复,换身新衣不断再重演……
这其中,一定是有什么思维漏洞。
就像,如果一直用着一个错误的假设做事情,那么结果肯定不会好。我想起以前去逛超市的情景,不管到多大型、多高级的超市,我们每次逛的都是那几个区域,目光也总是落在那几样商品上。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没有改变,所以,我们能看到的东西,也就不会改变。
那么同样的,这一年里,对于我来说,有什么是不变的呢?
03
我更喜欢靠自我驱动力做事情,如果是我心里认定要做的事情,会想尽办法把它做好,也更容易坚持下来,比如早睡早起和晨跑。
我做成功的事情,要么是有一个固定的目标在那,要么就是我非常想去做的。也就是说,我要么出于自己的责任心做好事情,要么就是因为真正热爱这件事情
……
走了一圈下来,我想到了一些点,但还是很乱。我开始对着小田讲话,把我刚刚想到的都说出来,一会儿讲这个,一会儿讲那个,我自己都觉得很乱,没有逻辑。但我就一直讲,一直讲,讲到我脑子里没有什么要讲的东西为止。
然后,他讲他的想法,我们互相交流……
2个小时过去后,我竟然发现,我心中的那股“郁闷”、“失落”不见了。
我的内心这次是真的恢复了平静。
04
回顾这两三天的经历,我有些情绪之后,先是通过理性来压制,觉得自己好像已经解决了,又能愉快地干活了。但其实,那种“低落”的情绪并没走。
因为引发我们情绪的那件事情并没被发现,所以它只是暂时被压制下去的。由于昨天上午那个契机,它又卷土重来。
当我去正视这个情绪,通过讲一些“负能量”的话,通过思考梳理,通过找一个人倾诉,我的情绪才真正被宣泄出来了,而我也终于获得了力量。
所以说,靠理性去管理情绪很重要,但情绪来了,通过合理的渠道去宣泄它,更加重要!
Ps: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再有正能量的人,也不可能保证每天都斗志昂扬。懂得在负能量来临时,合理调节,就能将其转换为正能量,获得不一样的力量!
这大概也是“励志类”书籍、文章畅销多年的原因吧。因为人生几十年,起起落落,奋斗路上,难免遇到情绪低落,此时学会用各种方法激励自己,未尝不是一种智慧。
罗永浩当初在出租屋里准备英语考试的时候,就提前买了一麻袋的“励志类”书籍回家备用。每当他想放弃的时候,翻开一本励志书,又给了他新的力量,最终,他成为了新东方的老师。所以说,是不是鸡汤不重要,关键是方法好用就行,对吧?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