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
爱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母婴关系是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母婴关系决定人生的起点。孩子通过内化与父母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童年的关系模式与长大后的事业、婚恋、养育等,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
1、 “看见”孩子,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看见”是指看到孩子本身——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才是常态。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孩子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当他们表现出这些喜怒哀乐时,我们能够感受到,并给予回应。“看见”不是看到孩子的功能价值,比如:孩子成绩好,让我在别的家长面前更有面子,或者以后能上一个好大学,有一份好工作。
我女儿班上有一个女同学,有时候放学后会一起玩一小会。因为我女儿很喜欢有朋友或同学到家里玩,她也喜欢去别人家玩,所以,有几次女儿表示想邀请那位女同学。每次,那位女同学都说:“我家长(她的家长包括奶奶、爸爸和妈妈)不会同意的。”我女儿让她去试着问一下家长,她表示不用问,肯定不会同意的。平时,她在家里就是写作业,永远有写不完的卷子,从来没有去别的小朋友家里玩过。她说话时,眼神和语气里流露出的绝望,让我感到很心痛。在我们的想象中,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应该像早上的太阳一样,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希望和幻想,和同龄人玩耍是她们获取能量和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可是,因为家长看不到孩子内心天性的渴求,或者否定孩子内心天性的渴求,认为孩子应该按照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人生方式去生活。
很多父母会说:“我要求他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是为了他好,是有道理的。”这样想的父母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一生,当你的父母也这样对待你、要求你时,你活得精彩吗?你的人生是快乐绽放的吗?这样长大的孩子,无论未来成功与否,一生都会活在焦虑和恐惧中,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我们是不是真正存在的人,取决于我们是否被另一个人饱含深情地看见过。
看见,是真正的爱。
2、 父母要看见亲子关系中,自己对孩子的控制。
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父母若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营养健康方式吃饭,孩子不会因此变得更健康,而学会到“吃饭等于痛苦”;父母如果经常督促孩子学习,并监督孩子写作业,孩子不会因此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会感受到“学习等于痛苦”。
亲子关系中的控制与反控制,往往是因为这些父母在自己的婴儿期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和抚慰,哭闹不被理睬。母亲或主要抚养人的不可控性和无法预期,使婴儿时时刻刻承受着“不存在感”,这种感觉比死更可怕,所以他们长大后就会疯狂地追求控制。
有个妈妈曾经试图不去控制孩子写作业,因为她内心其实知道,自己每天盯着孩子写作业,并不会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厌恶学习。于是,她下定决心不再管孩子写作业的事情,但是一看到孩子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玩游戏,内心就如同一万只蚂蚁在抓咬,痛苦万分。这个痛苦驱动着妈妈要去管教、控制孩子,因为只有控制住孩子,她的痛苦才可以缓解,像毒瘾发作一样。
我曾经试过不去管女儿玩电子产品。当她玩的时候,我会忍不住经常偷偷观察她,感觉她玩电子产品的每一分钟都显得特别漫长,同时,对沉溺于玩电子产品会引发的诸如近视、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等等后果的无限担心。因此,时刻都有一种想冲过去制止的冲动。由此可见,管教孩子是我们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这种观点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贯的认知。因为,我们总是认为,不管教,孩子就会堕落。在刚开始给孩子自由的时候,就期望孩子即刻就能变得自控和主动学习。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时,就会立刻否定自己曾经相信的理论。
真正的好习惯无法靠控制养成。如果训练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没有爱的流动,没有轻松愉快,必然带来反弹。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带着觉知,向内观看自己面对孩子的一举一动时的心理状态,看到自己对孩子不由自主的控制。爱孩子,就要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并允许孩子按照他自己的节奏成长,让爱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流动起来。
3、不评判,只确认感受。
当孩子悲伤、哭泣、愤怒时,我们容易把孩子的情绪评判为“不好的”,然后出于自己的焦虑,希望孩子赶快停止。比如拿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呵止、威胁孩子。这样的做法也许有效,但孩子的能量被阻塞。能量长期阻塞会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生理疾病。
“你怎么会饿?”“摔一下没什么大不了吧?”“你要再不吃,我就再也不给你买了!”“你到底是不是男子汉?”这是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的话,这些话传递的是父母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这样长大的孩子,在受伤和伤心时可能就不会再“麻烦”父母了。当父母炫耀自己的孩子不用大人管就自己站起来了的时候,父母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痛苦,孩子只是学会装出一副坚强的模样。孩子并不知道如何面对痛苦,更不会关怀别人的痛苦。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
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试图解决别人的情绪。比如孩子失去心爱的小猫,哭着对妈妈说:“我好想念小猫。”这时候,焦虑的父母会提出解决方案:“不要太伤心了,我们再买一只。”这样的回应只会让孩子更伤心,因为他对小猫的爱被否定了。如果父母只是陪伴,或者回应“妈妈看到了你的悲伤”,孩子就能完整地体验“失去”的感受,变得自然平静。之后,要是孩子主动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再买一只,父母再去行动即可。
孩子们在难过的时候需要得到父母的安慰。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他人的关怀,孩子们最早都是从家庭中学到的。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他们就将会如何对待别人。只有当父母包容孩子的感受并表示理解和接受的时候,真正的合作才能够开始。
4、总结
做到“如他所是”,而不是“如我所愿”地爱孩子,需要我们把握上述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父母能看到孩子,父母能看到自己,父母找到孩子。这三个方面中,父母首先要看到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才能看到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在父母认为的“种种问题”背后的真正需求,然后,通过不评判,全然接受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
美国亲子关系专家,游戏育儿的创始人劳伦斯.科恩说,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杯子,需要父母蓄满爱与关怀。杯子满了,孩子会变得快乐、合作、充满创造力。杯子空了,孩子会变得不爱合作、愁眉哭脸、不停地制造麻烦。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断去蓄满爱之杯,通过关注孩子,满足他们真正的需求,让他们做选择,倾听并鼓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