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散文

《万历十五年》从历史观认识社会

2018-11-25  本文已影响23人  我忆你懂

       

《万历十五年》从历史观认识社会

        在今年的四月份参加了这本书的读书会分享,那时候我并没有看过这本书。听到书友对书中人物的分析。

        首先记忆深刻的是首辅张居正:可谓明代力挽狂澜的一个人,诚然、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可谓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没有张居正不敢正视的问题,和不敢做的独断专行。然后,不幸的是张居正的病逝后,遭到了文官集团的清算,张居正的改革也被戛然而止。是万历看清了人都有阴阳两面,随之心灰意冷。

接首辅申时行:有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申时行决定以和事佬的身份,谦虚谨慎,与文官集团提供自己的诚意,坚持他调集折哀原则,甚至被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

清官海瑞:一个公正廉洁的官员,具有把明朝官僚腐败的问题解决掉,同时鞠躬尽瘁的处理各种琐碎的事,丈量土地,打贪官、地主。但是这样一个清官因不擅于官场的,阴、阳调和,而在官场上不得志,处处被排挤,被搁置。甚至,海瑞的死讯传出,是京城大官松了一口气,他们觉得再也不用为这位大众心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操心做安排了。

万历年间孤独的将领戚继光:面对帝国的军事体制,戚继光尽自己所能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不是嚷嚷的让朝廷出资出人给予创新的军队标配。戚继光不幸的是,他清楚武将有自己独立想法,并且不想服从文官集团的控制,是文官们无法接受的。随着张居正的逝世,戚继光也被清算了。

李贽一个矛盾的思想家:有才华,思想独特,有个人见解,天生就有“逆向”思维。他在庙里不做佛家人的修行,却要跟世俗事争,有意思的是,他抨击世人,却往往又要依靠他抨击的世人救济生活。李贽就是一个生活在矛盾体质里的人。

  但现在我读完了这本书所想到的是别一面——

        万历年间的文人,对于明朝,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没有正式问题的勇气。在表面上的体质上,还是弯腰曲背,低眉顺眼,表示着官僚的,圣贤之礼,国泰民安的远景。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明显的可以感觉到,文官都是敏感的人物,从他们腐化程度看来,有些人却也早已感到不满,可是一但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之时,他们总是遮瞒事实连说“并无此事”,个个闭上眼睛,幻想着闭上眼睛便看见的一切圆满。明朝的灭亡,就是在这一群掩耳盗铃的文官腐坏集团: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事事总要“假团圆”,为国担忧焦躁的人都不能长寿。只有那些,放心喝茶,睡觉大吉做着他们残存的旧梦,自欺欺人,一群瞒和骗,万历年间的蛀虫。

    《万历十五年》的悲剧,也是当今社会政府里,企业里常有的事,那些敢于揭露问题的人,结果不会多理想,虽然不会人头落地,一份职业(官场)的结束便是归结:既不是问题的结束,也不是问题的开头。个人既有小不安,也终于奈何不得。人和人之差,有时比类人猿和原人之差还远。我们将《万历十五年》细细读来比较当今社会现象,就会承认历史都是神奇的类似相同。职场(官场)里的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为正路。在这条路上,就证明着人性的怯弱、慵懒、而又狡猾。一天一天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坠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光辉。以欺瞒的心,用欺瞒的嘴,则无论说A和B或C和D,一样是虚假的。

    《万历十五年》过于聪明的人最好别读,不然会以历史对照今天的社会,看破又说破,踩了别人的痛点,也夭折了自己的前程。除非你是站在金字塔上的聪明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