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坦诚
书中读到过曾国藩的一句话,为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从至伪至巧到至诚至拙,需要组织文化的极大突破,需要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
许多组织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一步的,这就是组织无法成就卓越的根本原因,怎么突破呢?
没有别的办法,一定要从领导者自身做起,从领导者自己放下心机,摘掉面具,推心置腹地坦诚待人开始。
著名管理人杰克韦尔奇也曾经提出,坦诚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引导企业走向成功。
首先,坦诚将把更多的人吸引到对话中,大家敞开心扉想学习。
任何一个组织单位和团体,如何能够把更多的人和他的头脑吸收的对话当中就能获得一种优势,
其次,坦诚可以推动速度加快,大家一旦把想法开诚布公的表达,就能够迅速的展开争论,进行补充和改进,然后予以落实,
最后,坦诚可以节约成本,而且是节约许多成本,用简单真实的对话就可以取代庸长无效的会议。
可以想到的是,有了坦诚精神以后,我们可以少开多少形式主义会议,少费多少精力去完成大家已经知道结果的报表。
再想一想,有了这样的精神,在探讨公司战略、新产品或者个人业绩表现的话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少做多少花里胡哨的幻灯片,少做多少令人昏昏欲睡的演示。
当然坦诚精神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年复一年的坚持,才能够变成习惯。
作为管理者自身需要保持高度坦诚,把精神充分展现出来,证明给大家看,才能建立一种坦诚文化,坦诚以待是管理者必不可少的修养。
管理中的坦诚真实是一种大德,聪明是一种小技,一个“诚实”恰恰是曾国藩能够最终成就“中兴名臣之首”大业之根本所在,也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擦亮了,在它人面前坦诚相待,真诚面对,你将在镜子上看到无与伦比的自己。
心地若能时时现光明,与人坦诚相待,则不必畏惧人生道路上有障碍,也无需担忧别人是否不利于自己,对管理者尤其,面对坦诚,见天见地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