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短毛猫书房#《机器新娘》42:黑帮人物不是悲剧人物

2018-11-05  本文已影响2人  我叫陈庆红

第55篇 英雄博加特

电影的广告,黑帮的史诗——《教父》三部曲、《美国往事》、《好家伙》、《上帝之城》,IMDB Top 20就有这么多属于黑帮题材的电影。港片这边有《跛豪》、《雷洛》……

好莱坞过去把好女孩与坏女孩严格区分,但在麦克卢汉先生写这本书的时代,新的潮流将二者合二为一。同样的描述黑帮的电影,也开始把坏人把一定阶段内表现为英雄。

黑帮电影绕不过去的是黑帮人物的崛起与陨落。对环境的抗争与对失效规则的藐视,使他崛起,但是最终敌不过而落败。

博加特扮演的是迷惘的人,复杂的外在力量迫使他走向犯罪和暴力,至于外在力量何以至此,他是不明白的。

大时代的小人物,被环境裹挟走上犯罪道路。一开始这样的道路生机勃勃、可以回头却越陷越深,注定死路一条。

这是黑帮人物的电影魅力所在。

匪帮是英雄的倒错版本,他代表普遍接受的动机,代表典型的悲惨结果。

倒错在于匪帮走了捷径。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共情的,每个人在一生中多多少少都会面临困难的选择,看他在困难面前手足无措的样子,我们有共鸣。但是他面对困难的方式是走捷径——这是很多电影的母体,社会有不公,不是走法律途径,而是诉诸暴力或超人幻想——比如《守法公民》、《伸冤人》。

对于当前表现成功驱动力的动机和方法,人们普遍感到不安。

这样的情绪在于走捷径的不合理合法,所以匪帮必须死。麦克卢汉先生评价他们为令人满意的替罪羊,洗刷我们的羞愧。

玛格丽特·米德在《男性和女性》(这本书在《机器新娘》中出现了很多次,要重视)提出不同的观点:青少年走向反社会的帮派生活是因为青少年不能把父亲的失败作为线索,去寻找男人成功那遥不可及的模式,母亲的解释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黑帮少年大概都有一个无能的父亲,或者一个面对大环境苦苦支撑的父亲,这样的父亲让少年无法接受,守得云开见月明不存在的,于是产生短路的成功模式。

歹徒必须是大都会里的人,在日常的各种路数中驾轻就熟。他在财富和娱乐、赤裸的黑话和强烈的色情中生活,是一个格格不入的陌生人。

他享受大城市的繁华与奢靡,却始终是个旁观者。非正常得来的东西留不住的。

研究古希腊和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悲剧英雄,将其与我们的悲剧英雄作比较,是富有教育意义的。我们的悲剧英雄相当粗糙,我们对宣泄的质量要求不高。

悲剧英雄对抗的是命运的不可抗拒。这些英雄顺应命运的要求走上了自强的道路,却始终被命运操纵,撞上了不可抗拒的结局。但是黑帮人物从来不是,他走了捷径。他蔑视那块土地上的法律。希腊英雄可能遵纪守法却冒犯神灵。

但是我们急于宣泄,电影就这么点时间。

看来大体上可以说,匪帮-英雄形象不过是另一种情感逃避机制而已。

打完,收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