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遇见80后妈妈日常生活

圈子生活识分寸少浮躁一切都很美好

2018-06-03  本文已影响3人  怡然细说

点开朋友圈你会看到很多朋友自己形形色色的分享,大体上分享有两种,分享生活和分享资讯的,看朋友圈就是看生活百态,正能量的点个赞负能量的或者没有什么营养成分的就一忽略过。但是对于自己发朋友圈就得要克制了,不能说情绪来了想怎么发就怎么发,有没有想过发了不该发的朋友圈会造成人际关系互相紧张,导致失去友谊?最近我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发了一条朋友圈其实也是无心的,这条信息内容添加了很多自己个人的情绪和观点,就遭到以前的同事吐槽然后互掐。


经过了几天的反思静下心来,我开始检讨自己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情况,看看问题的原因。

1.浮躁

百度上说个人间的攀比是产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

贾平凹在《浮躁》里给我们解释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

2.用正确的方式打开发朋友圈

克服问题

(1)要有务实精神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是开拓的基础。没有务实精神,开拓只是花拳绣腿,这个道理是人人应弄懂的,每个人看东西和处理问题的看法会受到自己的阅历和经历所影响的,凡事不要高估自己不妄自菲薄自己也不能小看别人,同时自己也必须有一颗大度的心。

(2)遇事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切实做一个实在的人。

最近来看了一本书,说到你写的东西究竟是给谁看的说白了是自嗨还是和别人一起嗨。不管是私人写作还是公众写作弄清楚写作对象是写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点,针对一个人的倾诉跟针对一群人的传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写作套路,个人倾诉强调的是作者的想法表达,是个人的真实情感的记录。而公众写作则不同,公众的写作则强调的是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这就要求作者想清楚哪些是可以分享给别人听的。

像那些很私人的心情日记和生活感悟还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某件事的突发的负面情绪都属于自嗨的毕竟别人不了解你的生活,也无法设身处地代入,所以无法完全理解你的意思。

热点话题,有用有趣的信息让别人看完后获得效用最后能传递某种价值观的文章,这样的话题和文章就是能和别人一起嗨的东西。

说到这里你肯定会说发朋友圈普通人本来就是就是发发自己日常生活点滴,来日翻来看看的时候有所回忆,同时就是随手一起发到朋友圈而已。

其实不然,现在是网络的时代一个账号就属于一个公众媒体一个可以自由发声的媒体,不是身边的每一位朋友都了解你的生活,经常发泄情绪和炫耀浮躁都会造成别人的反感,性格好点的人会置之不理然后将你屏蔽,性格不好的人就会锁定发图文信息指桑骂槐,或者直接将你列到黑名单见,最后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就没有必要了。


最后总结一下

贾平凹在《浮躁》说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最大的敌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浮躁不仅是人生最大的敌人,而且还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它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一生是同浮躁斗争的一生。

我们每个人要克服浮躁,脚踏实地,有容乃大、戒娇戒躁、不紧不慢。

写作不一定想写作的人才看的书,它会让人学到平时做事为人说话有方式方法和分清场合,推荐大家看看刘杨的《学会写作》。

所以带有太过自嗨和浮躁心情发的内容最好就不要发朋友圈了,维护好自己的朋友圈也就是维护自己公众的媒体出口,多发正能量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为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