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写作能力,高级班学长有话说

2022-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远川教育

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高级研修班共读了《阅读的力量》这本书。这本书描写了与FVR(自由自主阅读)的研究结果,实行FVR的方式,以及与阅读、书写和语文能力有关的因素。让我们只想了自由自主阅读的力量,那么光有自由自主阅读就够了吗?

研究发现,即使阅读了大量的文字,也无法完全熟悉一般的写作规则,就算是包揽全书的人也会有难以克服的写作障碍,读写是不可分的,以阅读促进写作,用写作去验证阅读。

那么还有哪些能够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呢?芒果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高级班学长们的干货分享!

01

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小鱼老师

结合自己的经历来看,我认为要想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刺激表达的欲望。有的小朋友不是特别想表达,尤其是文字表达觉得太麻烦了,怕表达不好。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激发起他想表达的欲望,从说开始。比如前段时间我就给家长提供了两个游戏,一个是“一想到……就想到……”,另一个是“文字扑克牌”。从家长的反馈来看这两个游戏让孩子们特别喜欢,因为他能够让孩子天马行空的说,而事实上这两个游戏背后的逻辑是培养孩子们说的兴趣,让其充分发挥想象力,锻炼其联想的能力,语言组织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训练到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当然它也会有一些其他的功用,比如能够密切亲子之间的关系。

2.说话——搭建写作的桥梁。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不爱写作的小朋友采用了一种方法,叫做说作文,比如我们要写介绍一处风景,那我就会把这个同学喊到自己的身边问回忆一下你去过的旅游景点哪里让你最喜欢记忆最深刻,于是这个孩子就开始侃侃而谈。我就用手机录音的功能将其说话的内容录下来再放给他听,爱他就明白了,哦,原来这样就可以把作文写好吧,也是写到作文本上就成了一篇还不错的小文章。我把这个方法教给家长朋友,他们试验过后发现,对提高孩子的写作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有帮助的。

3.写日记——行为促进结果。这一点从班级的学生和我自己来看,都还是挺有用的。不将其当作任务来写,有患者多无话,则少有的时候可以写上千字,有的时候几个字几十个字,如果实在不想写就写下篇“今天我心情不好,不想逼迫自己,给自己放个假吧”的日记,也是没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上个月,我区遭遇了新冠疫情,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陪伴孩子们,我们积极筹建“声音书”,在发布声音书的同时,我又在想怎样能给到家长以帮助呢,于是我开启了“馆长分享”的栏目,在这个专栏里我就会去写一些怎样陪伴孩子们读书的方法。

4.可视化工具帮助搭建提纲。在教孩子们写作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来梳理作文的提纲。一幅好的思维导图作品也是一幅完美的艺术品,孩子们看来赏心悦目,而利用这样的方法将作文的提纲梳理清楚,也能够帮助孩子们建构写作的立体脉络,有了“蓝图”,写起来也不至于写了前面忘了后面。

5.真诚地鼓励提高孩子的写作信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提高写作水平也是一样的,在实践当中多去开发有效的方法,我一直在路上!

晶晶老师

因为是培训行业,每周只有100分钟时间,100分钟内,要求老师讲完,孩子写完。在最初进行的时候,每次一个完整的作文根本来不及深究,孩子写完,老师批改,写上建议就草草收场,更像是完成任务。慢慢意识到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于是我就跟班上家长商量,我提出了两点改变:

1.我们把作文数量减少,一个作文用两节课,第一节课老师先讲,孩子可以带回家写,然后老师批改,第二节课的时候再针对第一节课的作文讲评(问题大的孩子就单独找时间来学校一对一讲),剩下半节课修改再抄正,时间充裕一点,效果也会好一些,但是对于要写好一篇作文来说,时间仍然是不够的。

2.不写整篇,每次写片段,把一个一个片段逐次写好,最后再来组合修正。经过调整后,效果还是不一样了,之前对于细节的描写不再一笔带过,也能有机会讲讲如何把书中看过的好词好句恰当地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虽然仍显匆忙,但是比之前还是有了明显进步。我也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新的方法。

刘进老师

(以中年级学生为例) 统编教材强调阅读方法的迁移与运用,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横向联系,体现由读到写的编排原则。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一般有两个要素组成:一个指向阅读,另一个指向习作,两者之间关联紧密。因此在指导阅读时要关注表达技巧,指导习作时要联系阅读中学到的方法。

第一,在中段习作的编排上,教材大部分的习作既可以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写成一次小练笔。三年级习作要求“体会作者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和四年级习作要求“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两个要求体现了三四年级习作不同的要求,必须先学会观察事物,才能学会怎样去把事物写清楚。前后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第二,三年级是由低年级写话进人到中年级习作的过渡期。习作训练既要巩固第一学段写话练习的成果,又要为下一学段的习作能力发展做铺垫。而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写好一件事,其中包含两个要点:一是按顺序把一切事情的过程写清楚,也就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发展的链条写清楚;二是要把这个链条上的某些重要环节,也就是一件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从我们的两册教材的习作要求对比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因此,在中段习作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注意习作的顺序,在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简单习作的基础上,通过细致地观察把事物写清楚。

第三,中段习作首先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预测与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习作的概念——以完整的开头经过和结尾叙述一件事情,这就是习作。到了四年级,在建立习作概念的基础上加深要求,需要把一件事情最重要或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写清楚。这就从面的观察,开始转向点的观察;从全面观察,转向重点观察。

第四,中段习作教学重在指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在两本教材中提到最多的词语就是观察,而两本书中关于习作的内容,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感知,也有非常明确的指向。例如发挥想象写童话故事、续编故事、写出自己的感受等等。而更多的习作内容则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就涉及了几个问题:怎样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和习惯?怎样按照一定顺序去观察?怎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主要特点?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教材中都有关于“写日记”的习作要求。虽然都是写日记,但要求截然不同。但在实际情况中,学生对于写日记本身并不熟悉,主要问题在于学生缺乏观察能力,对日记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时候面临每天发生的事情,由于记忆曲线快速遗忘,学生自然觉得每天都稀松平常,没有什么事情可写。

第一,日记的类型有很多种,生活日记、观察日记、学习日记、想象日记、感悟日记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日记就是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但并不是如流水账似的记录一天的生活,而是写出生活中那一件最为特别的事情。要想每天都能找到特别的事情,就必须留心去观察。对这个年级段日记的要求,不一定非要限制字数,而是需要学生通过记日记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将还没有来得及忘掉的事情写下来。即使刚开始记录的时候还不够完整,但先把这件事情的大概写一写,哪怕就只有一句话,学生在之后的练习中也有了回忆的线索。

第二,观察日记和生活日记有所不同,它需要在一段时间连续观察同一事物,从观察中发现事物细微的变化。因此,观察日记的切入点非常小,它只能指向一种事物的一个方面,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观察事物统一方面的不同变化。在四年级第三单元所选择的几篇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等课文和《燕子窝》这篇日记,都只写了事物一个方面。聚焦观察对象,限定观察方向,才能细致观察。另外,观察日记还需要特定的观察周期,在短时间内变化不大的事物,可以适当延长观察周期;如果变化比较迅速的事物,可以适当缩短观察周期。但无论怎样,都需要去进行连续观察。从确定主题,到连续观察,再到记录过程和结果,这就是一份完整的观察记录。有这样一份观察的记录,才能有完整的观察日记。

第三,把每一个单元的习作内容都以日记的形式体现出来。例如在两本教材的习作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和“生活万花筒”,这两个习作单元题目结合非常紧密。在训练的时候,我们要紧紧抓住两个题目中的关键词“缤纷世界”与“万花筒”,体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体现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于是,我们先用日记的形式进行训练,写出事情的主体,然后再给主体添加开头结尾。也就是把一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完成。这样的话可以降低习作的难度,并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大量训练日记所留下的素材。总之,日记的训练是我们在三四年级训练习作的主要方法。利用日记,我们可以大量积累素材,时刻进行练习,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者班级为单位规定主题,让学生在习作的时候目标更明确,在日记上互相评价,设置不同的分数等措施,让日记真正成为学生“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的宝库。

小菊老师

关于提高写作能力,我的策略是:

1. 教授写作方法,提供写作范式,比如说写一件事情,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展开,开头结尾的常用表达式等等。

2. FVR阅读方式助攻写作能力。比如说习作五的要求及方法讲授后,我会提供20分钟的FVR阅读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去看作文范文,摸索一下别人是怎样写的。教师不会去点这篇文章的中心或表达手法等让学生们自己去感受,好词佳句 或者文章结构等。

3. 每周安排读书笔记,在于积累的过程。

梅梅老师

小学阶段写作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学生,一种就是被家长送到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各种套路训练。在学校很多老师也会采取这种模式,比方说老师会让学生把本学期开学需要写的类型提前写下来进行几次师生的修改稿最终让学生背下来,考试的时候直接去默写,因此这就是我们在批改试卷的时候会看到的有些班级的套路作文。这种结果很明显就是被统一训练过的,总体感觉就是不美、死板化、老套。另外一种就是家长和老师觉得小学生过早进行这种文章套路训练会把孩子的思维固定化觉得这种死板的教育很不好,放弃一切套路培训。他们倡导让孩子自由发挥,自由想象成长,所以这些孩子的文章很多时候形和神都是散的、没有灵魂的,因此与那些套路写作的孩子相比还是差得还很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一般采取以下几点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一、无主题训练 在平常的练习中我会特别主张一种训练,即无主题训练。比方说在操场玩的时候看到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了下来,让孩子们看一看树叶都是怎样的姿势从树上落下来,它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观察为什么叶子落的有早有晚?摸一摸它的手感?闻一闻空气中风的味道?这就是秋天来了……把这些体会写下来。这个过程就是对孩子的刻意练习,不允许随便写,因为随便写不会有进步。二、有效摘抄 让孩子学会有效摘抄,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就要求: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没有让孩子们单纯的摘抄,我觉得这样总会让他们感到很无聊。我会和孩子们分析你觉得它美的地方在哪里,如果是你为什么会这样写?同时会和家长们一起做好孩子的审美教育,而不是所有他觉得有趣的都是好的,避免孩子们在一些课外读物上过分积累网络用语。拿个《海滨小城》里的一句话来说: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这句话中“热闹”为什么好?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还有一种通感的手法。因此我会让孩子们分析为什么美,换作别的词好不好。这样以后孩子们仿写的时候才会有效,避免把一味摘抄这样才能有助于以后的写作,因此这也是一种刻意的训练。三、套路练习 当孩子们进行初级的训练后,他们会对大自然进行刻意“留心观察”。这时他们会描写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事物会在脑海中进行整理,会把自己的愉悦、伤心、悲伤等的心情添加进去……五六年级后再给他们稍微进行一点套路的训练,但是我不会做太多这样的练习否则真的会让脑袋固化。

佩佩老师

我自己对于写作的策略:

1.多阅读。阅读分两种:一种是无目的的阅读,喜欢哪些书就读,古今中外、诗词歌赋、漫画言情、各地风俗,这些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第二种阅读是有目的的阅读。比如:去年我参加了一个课题组,里面需要写论文,像这样比较正规的内容,就必须大量阅读论文,才能明白论文是怎么写的。去学习论文的写法。你要写一篇散文,就要阅读散文,了解散文的写作特点。

2.模仿。很多写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尤其是不喜欢写作、写作能力比较弱的孩子,我会让孩子看一看优秀的作文,先尝试模仿,等学生了解了写作的要求,就可以写出自己的风格。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有一次写一件难忘的事,他说自己没有难忘的事,通过交谈,我了解到他刚刚跟家人去了一趟骊山,爸爸开车去的,我就建议他写自己的经历。但是开头结尾可以借鉴别人写难忘的事的写法。后来他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出来。虽然有一些小问题,但是比第一学期只写几行就写不下去要好得多。

3.反复修改。好的文章需要反复的修改,能写得更好好。

4.坚持写作,养成写日记、周记、杂记的习惯,这样能把生活中发生的事记录下来,慢慢地,也就会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悦红老师

结合我自己学习语文、练笔写作的过程,总结提炼出我认为的提升写作能力的策略如下:

一、大量输入是前提 尽量读得多的未必写得好,但读得少的一定写不好。许多家长都给孩子买“作文书”、报“作文班”,我深不以为然。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一位作家的成就是从作文书、作文班中练出来的,但所有作家都有着博览群书的共同经历。所以,尽早阅读、广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范文仿写是契机 每种文体、每种文风,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有些特点可以总结传授,有些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基于充分阅读的仿写,可较好地使初学者“神形兼备”地掌握文章的写作特征。

三、语文游戏巩固常识 初中时买过一本《语文游艺》之类的书,里面全是填字游戏、接龙游戏之类的小练习,在趣味游戏让小读者中应用、巩固字词、标点符号、语法等语文常识。经过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和这样的练习,我对语文常识的准确应用有着语文老师般的“执拗”,总是会敏锐地发现别人的失误,自己生活中发信息有手误造成的错别字一定要撤回重发,遇到不会写、拿不准的字词,要百度好了才打上去。

四、“日有所读夜有所写”“写你所读过的”“写你所思考的”是斯蒂芬•克拉生的建议,也是我和大家共同的体验。从初一到工作,坚持14年的写日记习惯,奠定了我基本的写作能力,虽然文采、想象力有限,但工作、生活中的写作任务,都完全能胜任,偶有得意之作可以满足一下自己小小的写作梦和虚荣心——今天深秋天水疫情、学校封闭管理期间,我写给全校抗疫干部职工的感谢信,得到了许多同事的称赞。

五、教师批阅、个人修改 再好的文章都有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写好的文章放一放,过段日子再看,就可以发现一些过去忽略的问题;再好的“写家”(天水话,作者),也有高其一筹的名师可以指点他,作家作品也需要经过编辑之手才能付梓面世。如果是学生,老师的批阅就是快速提升纠正写作失误、点化写作优势、提升写作能力的捷径。

小鱼老师

结合自己的经历来看,我认为要想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刺激表达的欲望。有的小朋友不是特别想表达,尤其是文字表达觉得太麻烦了,怕表达不好。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激发起他想表达的欲望,从说开始。比如前段时间我就给家长提供了两个游戏,一个是“一想到……就想到……”,另一个是“文字扑克牌”。从家长的反馈来看这两个游戏让孩子们特别喜欢,因为他能够让孩子天马行空的说,而事实上这两个游戏背后的逻辑是培养孩子们说的兴趣,让其充分发挥想象力,锻炼其联想的能力,语言组织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训练到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当然它也会有一些其他的功用,比如能够密切亲子之间的关系。

2.说话——搭建写作的桥梁。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不爱写作的小朋友采用了一种方法,叫做说作文,比如我们要写介绍一处风景,那我就会把这个同学喊到自己的身边问回忆一下你去过的旅游景点哪里让你最喜欢记忆最深刻,于是这个孩子就开始侃侃而谈。我就用手机录音的功能将其说话的内容录下来再放给他听,爱他就明白了,哦,原来这样就可以把作文写好吧,也是写到作文本上就成了一篇还不错的小文章。我把这个方法教给家长朋友,他们试验过后发现,对提高孩子的写作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有帮助的。

3.写日记——行为促进结果。这一点从班级的学生和我自己来看,都还是挺有用的。不将其当作任务来写,有患者多无话,则少有的时候可以写上千字,有的时候几个字几十个字,如果实在不想写就写下篇“今天我心情不好,不想逼迫自己,给自己放个假吧”的日记,也是没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上个月,我区遭遇了新冠疫情,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陪伴孩子们,我们积极筹建“声音书”,在发布声音书的同时,我又在想怎样能给到家长以帮助呢,于是我开启了“馆长分享”的栏目,在这个专栏里我就会去写一些怎样陪伴孩子们读书的方法。

4.可视化工具帮助搭建提纲。在教孩子们写作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来梳理作文的提纲。一幅好的思维导图作品也是一幅完美的艺术品,孩子们看来赏心悦目,而利用这样的方法将作文的提纲梳理清楚,也能够帮助孩子们建构写作的立体脉络,有了“蓝图”,写起来也不至于写了前面忘了后面。

5.真诚地鼓励提高孩子的写作信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提高写作水平也是一样的,在实践当中多去开发有效的方法,我一直在路上!

虫虫老师

在我的教学经验里。那些有着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欲望和强逻辑的孩子,在写作文时,相比那些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孩子要有优势。他们更愿意,也更积极的会配合老师的引导去搜集写作素材去完成。对于已经有了好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孩子,想要写好文章有几个方法:

一、要有一颗善于观察和体悟生活的心。不只是做一个机械的木偶,每日机械的过着日子,看不到、听不见、不关心、不在乎,没感觉。这样的话,是不可能写好作文的。

二、要保持大量的阅读习惯,而且要学会深入地阅读一些书,把书读透。有思考,有反思,有联结。读书时,对于有感悟的地方,也可就某一点,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要保持一定的习作频率,像写日记就是很好的每日练笔的方式。学会把生活中有感悟的事情记录下来,并且记录清楚自己的感觉和体会,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

四、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用某一个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然后把一个小练笔写精。做到以上这些,不仅写作能力会不断提升,而且整体的理解力、思辨能力也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在教学中,见到一些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对写作产生畏惧情绪,经过日积月累的阅读坚持和练笔加持,写作能力也会逐步明显的提高。所以,只有肯下功夫,一定会见到成效的。

露露老师

第一,关于写作的元认知。有多少大人和孩子惧怕写作,抵触写作,甚至揣测着老师和家长的意图写作?那么如何让儿童热爱写作?首先,告诉孩子写作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写作呢?为什么有人会写不出来呢?为什么有人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感觉到不开心很痛苦呢?因为不敢说,因为不敢想,因为不自由。我们愿意写作的前提是,我们是安全的,自由的。所谓自由,包括题材自由,想写什么由孩子决定;形式自由,要写多少字,要写什么文体,主角是谁有孩子决定;观点自由,写什么观点不用考虑被老师批评或被大人批评,会写出我们的真情实感。如果无法表达我们的真情实感,无法写出我们的心里话,那么谁愿意去写呢?就像皮皮鲁要写假账一样。写作和阅读一样是高智能的活动,没有心甘情愿,没有热爱,真的很难坚持。

第二,童书妈妈瀑布流写作模型。形成瀑布,首先要积累丰沛的水源,让孩子有话可以说。那怎样积累丰富的水源呢?“教育的本质是有有序整理头脑中那些活跃而纷乱的思想”怀海特所著《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这样写道。思想来自于感受世界,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首先,要感受世界,很多的写作课着重用了这一点,或者说是的只会用这一点。既,五感写作法。为什么同样的经历,有些人丰富细腻感受有些人却似乎没有发生?我们要有效地刺激孩子去感受这个世界,孩子对于感官更具敏感性。去闻,去摸,去听,去尝,去想。其次,理解这个世界。在写作时我们需要孩子去理解。如何理解?就是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观察身边的事,去不断总结我们所看到生活中的规律。有趣的观点可以精准地理解人心。再次,去思考这个世界。我们要相信孩子有思考的能力,有机会创造孩子们一起讨论的机会,激发思考。苏格拉底说:不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因此思考过的孩子,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

第三,筑起瀑布的高坝,让思想飞流直下。把握写作的欲望与时机。当孩子有了思考有了感受时,我们要抓住这个时间点,记录下思想流动的声音。瀑布之下,必有深潭。现场写作是在思考后把握写作的最好时机。而往往我们喜欢把写作留到回家,让感受流失了。我们要抓住思想流动的短短的几分钟,完成写作。

第四,共鸣与回响。用反馈传递写作的标准,激励孩子写作。对文章的反馈是写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能说孩子写得不好,只能说好,而且是无底线的好。首先,要看见孩子的敢。让孩子们感受到怎么写都没有问题,我敢写,也只有做到了这一条,孩子们才敢于去观察去动笔。其次,要看到孩子的优点。优点要以写作中具体描述的事物为例,要有证据而不只是讲感受。再次,要看到孩子的进步。最后,要看到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同的,比如创造性好,表达细腻,情感丰富细腻,观察力强等。每一个孩子都有写作的特点。比如,小蹊的特点是拥有灵性,总有那么一些让人不看思议的话。给予孩子及时地反馈,让他们觉得安全,受到激励,越来越爱写,越来越会享受写。告诉孩子什么是珍贵的,什么是难得的,什么是需要坚持的。

第五,在写作中我们不要去批评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不要批评错别字,不要批评字写的大小不一,写的不公正,不要批评孩子写了拼音,甚至画了图。小蹊就因为看图写话十先画了一幅泡泡图,而被批评过,其实,没有意义。

最后,让孩子知道写作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你生活和学生命息息相关,写作与如同说话一样,是我们表达的一种日常的途径,我们需要写作。

智化老师

我个人喜欢建立写作流程,我认为写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定主题、拟标题、搭框架、查资料、写初稿、排版、校对、打磨等非常多的步骤,在我的教学中,我会用到写作流程的方式来教我的孩子。

写作案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

1.请描述一下你的朋友,看看他(她)过去和现在有什么变化,请从外貌、性格、爱好来说明,字数:200~300左右。

二、教学目标

1.用口语描述的方式介绍他(她)过去和现在发生变化。

2.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竞赛、练习等

四、教学步骤

1.复习好词好句,通过复习好词好句谈论某人过去和现在发生变化,为学生写作做铺垫。

2.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教师介绍用第几人称、用什么写作方法,提出字数要求等。

3.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讨论有关话题,如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有什么变化,然后再进行交流观点,教师可以参与小组讨论补充有关信息等,以便进一步完善或拓展其写作思路。

4.教师提供一些精彩句子,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

5.小组成员互评互改,教师传授简要的互改策略,同桌互相阅读作品,用红笔圈上好词好句,上交作文教师批改。

6.开展班级作文点评,教师先点评优秀作文让其他同学欣赏,请写作中等水平及写作较差的同学修改好作品,请班上优秀同学先讨论批改,教师再来修改,这样能让写作欠差的同学积极参与讨论,为以后的学习写作打下了基础。

糯米老师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阅读策略: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我带着学生,从《四季之美》和《鸟的天堂》中,找出来大量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通过这些描写,每个学生总结出景物各自的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七单元的习作策略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因为在阅读课时,对景物的特点有分析,也对静态的景物,和景物动态描写有深入的探讨,所以孩子们的习作非常顺利。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特点(静态美感),还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动态生机)。

在习作之前,为了把景物的变化,凸显清晰,我提前搭了一点小架子,是这样的:1.写出景物的某个特点来。如:雨滴儿,最初像一个怯生生的儿童,从天上擒着劲儿,踮着脚尖,屏息凝神不敢大声,悄无声息地缓慢铺到屋檐上。2.写出景物的变化来。如:很快,雨滴儿变成莽撞的糙汉子,大大咧咧,横冲直撞,粗声大气地从天上杀过来。管它天王老子,落到盆里“咣当咣当”乱响,落到屋檐“噼里啪啦”乱砸,把屋檐都砸得水花四溅。通过这样的小架子,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景物的特点,也知道如何在景物特点的基础上,写出变化了。

小蓉老师

教材七单元关于写一处景物的习作训练,在跟同年级老师集体备课的时候,有的老师就提出这是学生的短板,对学生来说感觉最困难。“再难的骨头也得啃啊!”在进行单元导读的时候,我就告诉孩子们,我们这个单元是写一处景物,要写出它的动态和静态的美。因此,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从现在开始,选择校园或者是小区或者是其他地方的一处你觉得最美最喜欢的景物,观察它的静态和动态(当然,在学习课文《鸟的天堂》和《四季之美》以及《月迹》的时候,重点指导体会什么是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为了让孩子们懂得怎么去观察,我以教室旁边的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为例进行指导(那段时间正是银杏树叶变黄的时节):到校门口去看,银杏树是什么样的?走近看又是啥样?拣一片银杏树叶,看看它的形状与纹络,摸摸它的表面,闻闻它的味道。太阳出来了,我让孩子们到楼道上欣赏它,看看它与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起风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到楼下去,用手接一接落下的叶子,追着叶子跑一跑,捧一大把叶子起来下“银杏叶雨”,和小伙伴打打“叶子仗”,捡几片心仪的回去做银杏叶贴画……这样指导下来,很多孩子心里神会,观察日落,观察枫叶,观察老家门前的小河……写出来的习作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景写得美,写景的孩子更美!”这样的表扬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坚持每天练笔 (不需多,哪怕一句话也行),是我觉得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02

如何提高个人写作能力

笑笑老师

我只能分享我自己的方法,曾有一段时间给别人提供课稿的经历,每篇稿子体量在6000字左右,我写稿子的方式方法可以分享一下,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第一件事情是收集素材。我会根据我要写的主题进行素材的收集,这算一次小型的主题阅读,通常会在省图书馆完成,在图书馆的系统里先搜索可能会有相关资料的书目,一般来说在5-10本左右,迅速地翻阅这些图书的目录,找到自己需要的部分开始阅读,读到自己可能需要的素材就进行素材的录入。也会在网上找部分素材,因为是课稿,为了保证资料的可靠性我以图书为主。

第二件事情是整理出大体的写作框架。我会在收集资料的同时手边就准备的有草稿纸,遇到特别有灵感的素材会直接在草稿纸上规划一下可以用在哪里,资料收集到尾声的时候,大体就有一些模糊的框架,这时候我需要做一张思维导图,把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素材框架完全确立。

第三件事是根据自己做的思维导图框架开始写作,基本上一气呵成。

第四件事是朗读自己的文章,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很多句子不够顺畅、词语用得不好等等问题,再进行修改。

这基本就是我一套完整的成稿过程,放到学习写作的话就是要首先要学会围绕主题收集素材,其次掌握对素材的取舍,最后是掌握行文逻辑。其中每一项都可以设计专门的刻意练习。

飞飞老师

19年认识了一批新朋友,认识了一些名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持续写作对于一个老师个人成长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于是,我也开始写作。仍然没有系统,没有规划,但是会随心记录一些真实的课堂实录、教学反思、教育小故事、读书笔记等,这些文字的记录,慢慢地让我感觉到写作并不是那么困难,只要留心生活,真实记录,慢慢地形成文字,就会把自己思考的过程留下记录,的确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我7月来开始重拾公众号写作,8月有编辑从一位特级教师转载的公众号上看到我的文字,于是联系,确认发表。这是我在自己写作之前想不到的。不过,这也让我再次确认——写,总会有收获。除了写作,朋友转载的文章,也总会为我吸引来一些志同道合的同行。

文静老师

写作,根据我的经验和感受来说,写作就是把自己内心的观点或者某一时刻的感觉用文字表达出来,每一个文字都是从内心而来,有感而发的。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语文课,也最喜欢写作文,那时候写叙述文、写议论文、写散文、写诗歌。每一种文体都是经过了大量的练习。现在的写作和工作有关,记录孩子们的课程故事,记录自己的工作心得。无论是哪一种写作,都离不开阅读,只有阅读量够了,才能够信手拈来,下笔如有神,我们的观点和思路大多数都来自我们以前读过的书。除了这一点,我认为重要的是就是我们的生活经验,内心的阅历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了他们你就可以记录身边的事,发展身边的事,让他们成为你笔下的故事。还有一种写作就是阅读写作,这是我在远川学习到的最独特的写作方式,虽然是打卡写作业,但是却激发了我在阅读中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散自己的思维。就这样读着写着,写着读着,不知不觉就会觉得写作其实没有那么难,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的写作经验。因为在幼儿园工作,不用指导孩子们写作,也没有指导过其他写作,所以我的写作成功案例不是来自于学生,而是来源于我自己,那我的成功案例就是远川带给我的,激励我读书,鼓励我阅读,让我自由写作。

清秋老师

我小时候的阅读能力一般( 自由阅读都读休闲读物,没读过几本名著),文学素养也是路人水平。有意思的是,我大学毕业后居然从事文字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工作就是撰写科普文章,主要是农业科普和医疗健康科普。我采访过很多人,也曾被赞撰写的科普通俗易懂接地气。仔细想想,几乎写每一篇文章都会做的两件事就是“观察”和“思考”。所谓的“观察”,就是调动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去研究一件事物。当然,并不一定每次都需要“五感”全部启动,只需要根据事物的特征调动相应的感官即可。多花时间去观察,并进行思考,有利于加深我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而“思考”就是针对围绕某件事或某个事物提出各种问题,并把这些疑问都罗列出来,自己不能解答的疑问可以查询资料或咨询他人。经过观察和思考后,再努力找到一个吸引人的角度去撰写文章。我一直觉得,只要文字足够真诚,就不会是特别差的文章。而这个真诚,恰恰就来自于自己的用心观察、感受和思考。观察对于写作非常重要,但仅有观察肯定是不够的。我认为阅读确实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够积累语句、培养语感,尤其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谋篇布局的能力。反之,写作也能促进阅读,不写就读不深、读不透。不管是个人成长还是儿童教育,都应该讲究读写结合。

对于如何提升写作能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大家都有各自的小秘诀,欢迎评论区一起分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