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就没要彩礼呢?
我和先生结婚的时候,先生存款少到可以忽略不计,我也没钱,先生单位分了一套住房,我家给我四万块钱还是多少,我是个很不会过日子的人,怎么花的这个钱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我买的大头就是一套很漂亮的沙发,然后自己开着小车就把自己嫁过去了,我们两个都不喜欢形式上的东西,尤其不喜欢摆酒席,像小丑似的站在人前被人摆弄来摆弄去,所以当时老爸问我要不要摆酒,被我坚决拒绝了。婚后没几个月就是春节,跟老公回他家去见家长,事先说好不要摆酒席,结果回去还是被老人来了个突然袭击,没办法,老两口都是一个单位的,认识的人太多,人缘又好,儿子结婚大家都嚷着要庆贺一下,就这样我一件喜庆的衣服都没带,临时借了楼上邻居家姐姐的一件红大衣就被推上了婚礼酒席。
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了人家太太。婚后我俩也没有把钱凑在一起归我管,反正老公每个月把钱交给父母买菜,我自动自觉承担其它费用,甚至老公从头到脚的衣物都是我买的,从来也没计较过谁出的多谁出的少,也许我们两个生活环境决定了我们不知道彩礼这件事,他父母是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他在国外留学归来,我是军人家庭出身,社会上的俗例一概不通。
有一天跟公司的同事聚餐,一位女同事说她当时结婚要了多少彩礼,他们家乡规矩又是多少多少?我听了大吃一惊!我还以为要彩礼这回事是旧社会的习俗咧!后来一关注,才发现原来即便是在深圳工作生活的很多人,说起结婚依然绕不开彩礼这件事情!我说为什么你们要彩礼?这不是卖女儿吗?我的论点遭到了同事的强力反驳!女方尤其反驳的厉害!论点诸如此类:我妈养我这么大不要彩礼怎么对得起我妈?不要彩礼显得我多没价值?不要彩礼以后吵架都没底气!哼!我要的多他都愿意出证明我在他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哼!我要的多他都给,以后吵架他就说不出是你自己要嫁给我的!总之不是为前边讨要补偿就是为后面吵架奠定基础。我不擅长争论,当时哑口无言,只觉得说的出这番话的女人真正彪悍,要我我做不出!
即使时隔那场争论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不能理解要彩礼这件事,我依然认为彩礼把两人感情引向了利益交换,依然认为父母生你出来把你养大不是为了卖你,你要孝顺爹娘也大可以在日后他们老了用关爱和帮助来报答他们,依然认为婆家不该把彩礼当成买断媳妇后半生的筹码,要求媳妇以后只能做夫家人不能再去关爱照顾自己的父母。依然认为两人结婚后所有的一切靠自己双手挣取,父母支持你是感情,不支持你是道理,因为18岁后你就是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去奋斗而不是靠父母!
太多因为彩礼挫伤了相爱的两个人的感情、太多因为彩礼拆散了两个相爱的人。要彩礼的家长什么时候能摆脱不要彩礼就吃亏的心态?要彩礼的女儿们什么时候能自信自强?不靠家庭靠自己双手呢?
尽管我先生是个高知海龟,结婚前没有任何储蓄概念,我也是花钱大手大脚没有积蓄的人,家长资助处于父母自愿,我从来来没有开口要过,也从来没想到去要。那时单位房子也要支付房租,两口子一起努力,不断提升自己,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位,现在也是有车有房,没再靠过父母。
年轻人有的是力气、机会和时间,只要肯努力,什么都能挣得到,又何必让彩礼这根刺扎在夫妻感情中间,时时出来作怪呢!
彩礼是个很糟糕的陋习,它逃脱不了封建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定义!如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出生时平等、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平等,工作上平等,凭什么到了结婚这个环节又不平等了呢?如果女方索要彩礼,这才是真正贬低了自己的女儿吧?谈何矜贵呢?
我不要彩礼,我也从来不会觉得这样我就不值钱了!我在丈夫那里获得尊重不是我值多少彩礼,而是我的乐观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两人携手创造一个美好家庭的能力,是两人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我既不做菟丝花要依赖别人生存,我也有赚钱的能力!我能获得社会的认可,有独立的人格,平等的婚姻关系才更长久吧!要什么彩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