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4读书笔记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6人  海豚沁M
20180614读书笔记

今天开始阅读《中信国学大典——老子》。看完了《哈他之光》,有点意犹未尽,想在书柜里找我国的经典读读,看到《老子》似乎光看文字有点枯燥,想看看大家的注释或者解释版本,于是就在多抓鱼上找到了《中信国学大典——老子》饶宗颐版本,非常中意。

饶老主要从国际汉学的角度出发,融汇中西文明,诠释更贴近当代社会的《老子》。刚好配合我在喜马拉雅听的于丹老师的关于道德经的讲解,相得益彰。

讲真,我是今天才知道,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道德经》是有史以来译成外文版本最多,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经典。仅5000言的《道德经》也是世界上创造名言最多的巨著之一。在中国,《论语》比《道德经》影响大,在海外,《道德经》比《论语》影响大。事实上,老子的思想不仅被看作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更被看成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的确,孔子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人处事,给出的提点我们只要一一遵循照做,就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孔子提供的是文化层面上的指点,以其“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精神,将他推上了教育史上的“万世师表”。但是老子给出的不是条条款款,而是构建了“道”论,让人自己去“悟”,所以成就了老子中国哲学的开山鼻祖和中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孔子关注的是“罕言天道”而用心于“人道”,而老子是不仅借“天道”而彰显“人道”,而且进一步将“天道”与“人道”均统摄于他的“大道”之中。

从今天开始,让我静下心来,认真品读中国哲学的源泉之作《中信国学大典——老子》,开启自己的“悟道”之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