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越是说不要,孩子越是要做?白熊理论告诉你真相......
1. 违背约定
为了减少疫情的风险,加拿大 Ontario 的小学生从3月开始放假,延续到现在。
刚开始,崽崽还蛮开心的,很少有这么长时间宅家,无拘无束,逍遥自在,每天睡到自然醒。
新奇感随着时间慢慢退减,崽崽感觉有点无聊。一些许久未曾见面的小伙伴纷纷邀约他联机聊天打游戏。
于是,崽崽和我商量,计划上午学习学校的网课,下午跟奶奶学中文,晚饭前打一小时游戏,其他时间自由安排。
他原本就是相当遵守承诺的孩子,成绩和品行都很好,让直觉型妈妈超级省心,从不用过问他的学业。
奇怪的是,偏偏在玩游戏这个问题上,他屡屡破戒:我几次不经意路过他的房间,见他在线上学习时间进入了游戏界面。
于是我们谈话讨论,修正方案,采用智能软件,甚至内外管制等等......
各种方式多次尝试无果后,我恼怒不安,他沮丧自责,一度有些挫败消沉。
生活中,反复发生并且一直造成自己困扰的事情,一定是来提醒我的。于是我开始反思 - 我的思言行当中出现了什么误区?
2. 双向思维
心理学有个经典的“白熊理论”实验,堪称精神控制学的起点:让人待在一个单独空间里,随便你想什么,就是指定不能想白熊。
神奇的实验结果显示:无论你在想什么,你的念头会时不时拽着你,想起白熊。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强大效应:你越不想要的事物,反而越会占据你的思想;你越想要赶走的念头,反而以更强烈的方式呈现在你的脑海。
还好我平时说话不多而且简单,所以能迅速回忆起对崽崽所有的交待。
每天早上,崽崽打开电脑时会告诉我:“妈妈,我开电脑学习了”。
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他:“好的宝贝,专心学习哈,先不要玩游戏。”
是的,根据“白熊理论”,当我明确的告诉他“要学习,不要玩游戏”,他无论做什么,都会想起我说的“不要玩游戏”这件事,然后念头引领行为,进入“玩游戏”的模式。
为什么他会一面玩游戏一面自责,陷入自我纠结呢?源于头脑的双向思维模式。
中国的文化传统里面有一份不变的血脉传承,就是百善孝为先,要孝顺父母。
孩子的本能,都想要孝而且顺,做个好孩子,听父母的话;但在白熊理论的暗示下,他又会忍不住去想玩游戏。
然后,孩子会产生很大的愧疚和自责感,潜意识里觉得“我没遵守承诺,没有自制力,我不听话,不孝顺,我不够好......”甚至开始自暴自弃。
3. 根和翅膀
对小孩而言,父母给他同时定一个“你要”和“你不要”的时候,他很容易受到“白熊理论”的暗示,反而强烈的聚焦在“你不要”上面。
“你不要”的反向,给了他一个更大的自我攻击的机会,成为整个头脑系统的漏洞。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决定驯养“白熊”,从此只对儿子说:“好宝贝,按你的计划学习吧”。
我不再把我的成人的理论,成人的观念,还有成人的恐惧给到他。规定出我“要”的方向就好,绝口不提那个“不要”的反向。
慢慢地,我能感受到,他内在自我挣扎和自我对抗的力量在一点点减少,对自己的接纳和自尊一步步回增。
无论孩子多么幼小,跟父母都是平等的关系。他要的是尊重、信任、认可和称赞,他需要一个同盟军,能在身旁支持他,不离不弃。
我要做的,一方面,给他很多的爱和陪伴;另一方面,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像朋友一样,从他的角度帮他梳理状况,用商量的语言提出建议。
孩子能量振频很高,明辨是非,心如明镜。当他没有遵守承诺时,并不需要我告诉他什么是对和不对的。
我可以像朋友一样提意见:“咱俩年龄相差这么多,可能想法不一致哈,但是这是我的建议给参考…...你愿意采纳就采纳,要是不想采纳,就听你的好吗?”
但是,他不需要被指责,那让他再次感觉孤单无助和安全感缺失:“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理解我,哪怕亲妈也一样。”
心理学家大卫.埃尔凯特说,当好父母,要给孩子两样东西:根和翅膀。
根是安全感,引导他活出健康快乐;翅膀是自由和机会,促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不是责任义务或控制要求,而是生命之间的理解、陪伴和支持,彼此圆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