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

2022-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爱于心敏于行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

——方海东:班级管理的三个关键点

讲座摘录

22年班主任经历,教育人生就是在当班主任中度过的,我把班级管理当做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积极向上的班主任,是成就感与幸福感。

何谓班级管理?管理?先管后理,还是先理后管?

班级管理与管理班级?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这是带领全班学生的过程。

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

这就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班级管理在哪里做?班级环境

班级管理靠什么做?班级制度

班级管理靠谁来做?班级干部

首先,明确班级管理的思维方向(你是哪一种管理思维?)

问题学生——规范

班级管理——规范

品质引领——建设

班级活动——建设

01如何设置班级环境?

当前班级布置的三大特点:

借助家长力量,布置“完美教室”;

寻找完美作品,布置“梦想教室”;

参考他人设计,布置自己的教室。

我们布置好教室之后,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因此也就是说班级环境布置如何发挥最大的效益,怎么样对班级布置做整体的规划。

班级环境布置的理念:班级环境的作用可以发挥到何种程度?班级环境是一个“场”,如何发挥其作用。

每一(范围)面墙(地点)都会说话(作用)。

其影响体现在哪里?

如排列混乱的桌子和整齐的桌子,展示秩序之美,规则之美。

班级环境布置的规划

班级环境布置的关键之处:

有源点,教育目的是班级环境布置的源点;

重影响,教育的过程是环境“场”对人的影响;

求认同:班级的建设是师生共同实践的过程。

02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的程序是什么样的?

如何才能发挥规章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人永远没有合理科学的制度来得可靠,自动收款机的发明对人类道德提高的贡献要比某些经典大得多。

规则-制度-行为

班级规章制度的分类:

学生成长:学习品质养成制度,行为品质的养成制度,思想行为的养成制度

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

班级目标——宏观构建——细节研磨——整体成型——表决通过(如小制度之追光一日流程:五何;小制度之时间管理成长表;小智读之追光战国时代;小制度之细节巡查;)

大制度之因材自教班级操作系统

师生一起制定,师生共创,师生共同经历生命历程

班级管理的制度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用规范

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的注意事项:

全体参与求认同

科学规范要完整

遇到困难众表决

规范行为更自由

班级制度建立的关键之处

有方法,制度的效能源自可操作性

重认同,被学生认同的制度才是成长动力

人为本,制度是为人的成长而建立的,制度是“术”,教育求“道”

03确定班级的班干部

本节关键:

(1)班主任把握教育行为中,效能发挥关键点的能力。

(2)基于宏观的角度,设计培养班干部教育活动的能力。

(1)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班级建设工作的执行者;

师生之间关系的沟通者;

实现班级目标的带领者。

(2)班干部的三大核心能力

(3)稳定和培养班干部的有效方法

(4)优秀班干部的核心标准:

改变自己的决心和坚持到底的态度

服务他人的方式和不计得失的准则

始终统一的标准和情理结合的管理

培养班干部

如“同心鼓”活动的感悟:关于领导力和妥协力。

培养班干部之2:“管理中培养”

基于问题的解决:

培养班干部之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