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安全与自由
最近加班厉害,同事闲聊中说道一个专门收集个人信息的网站,成本之低廉,手法之龌龊,很让人难受,思考后发现这又出于信息高速发展的必然副作用,和前几十年因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没有本质区别
通过在人流密集地收集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去各大网站碰撞,验证手机号是否有注册网站,以此进行画像绘制,并将画像数据打包卖给有需求的下游,以此获利
搜集信息的工具是一个"盒子",类似路由,但不提供上网功能,只是不断进行广播,而现在的手机设备只要在正常运行状态,都会对广播进行响应,响应后,手机号码和mac地址(类似于手机在网上的唯一门牌号)就暴露了
这个成本极低,只要一个能不断发射/收集信号的简单硬件即可,接下来只要不停去各类网站自动试探注册,验证是否已经有注册即可
而在人流密集地收集到的手机号,绝大部分都能保证是在正常使用的手机号,免去了筛选验证是否在使用的成本
而收益却极高,现有的画像数据都是高价值的数据,在个性推荐,定向宣传中可以起到巨大作用,而这个带手机号的画像数据,价值更大
如果配合网上已有的手机号:邮箱:登录密码,很多网站直接可以登录上,进行更多操作
个人数据泄露问题似乎已经很严重了,但却还没有有效的手段在限制保护和不影响数据正常使用之间找到平衡
欧洲今年刚刚启用的数据安全法案对个人数据保护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力度,但同时接近于完全扼杀了互联网创新的动力,也无法再用个人数据为各人/组织/公司/国家做出贡献,要知道,个人大数据在很多地方都有巨大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过头看,以前没有个人画像时,推广需要一家一家跑.而大多数潜在消费者却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潜在需求可以轻易被满足,只能在忍受不顺中妥协,消费的范围就是自己生活轨迹的范围,买了一个东西不知道还有类似或者更好的选择
根据地区的消费习惯,可以针对性优化产品,使其更符合地方特色,减少了调研成本,变相降低了修改优化产品的成本和难度,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长远看,现在的个人数据泄露带来的问题,本身对每个人的影响是远小于带来的好处的,而且个人数据使用规范的监管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也在迅速完善,这是一个越来越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