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最近,无意中看到一本书,叫作《程序员的自我修养》,书名很吸引我,翻开看时,却发现里面的内容多是有关Windows底层技术的介绍,比如编译器、链接库的原理,运行库的实现等等。可能是自己不常做Windows编程的缘故,便觉得索然,不愿再往下读了。反而是这书名倒让我起了些意见,明明应该叫作“深入Windows开发核心”之类,却被冠以“程序员自我修养”的名字,确有些言过其实了吧。
我也曾写过些文章,多是教程序员们如何摆弄新鲜技术,或是谈些有关职业与个人发展的话题,但对于程序员们的生活以至修养却从未敢说三道四,最多也只是劝大家注意休息,多出去开眼界之类的闲话。只是最近,每每看到一些网站、平台一味地给程序员们喂食所谓干货,而越来越多的程序员也误将此作为他们的唯一追求,甚至认为这就是自身修养所在的时候,倒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常会和身边的年轻程序员说,那些正在做着的工作以及所钻研的技术可能都不是你们存在的真正意义,只有生活才是。而我们的修养也绝不在于掌握了哪些链接库,或理解一些Windows底层的编译原理,反而应该多在生活中做学问,培养些兴趣爱好,懂得去欣赏、体验与实践“美”(那些美好的事物)。之所以我会这样说,是因为看到了太多程序员在年轻时还能用技术去填满自己的生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现实之后,就渐渐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这时候才发现自己脑袋里除了些已经快要过时的技术外便空空如也,便会感觉迷茫、无助,也只得浑浑噩噩、模模糊糊地去度过一生,这样岂不可惜?
说到要去欣赏和体验美,你一定希望知道它们都在哪里?其实如:文学、音乐、绘画等等,都是你可以从中获得美感的来源,而且任何一个门类都是如此浩瀚,足以让你取之不尽。对于我来说,尝试着去欣赏音乐,无疑是自己最喜欢的。我从未上过任何与音乐有关的学校或培训班,唱歌也是五音不全,而去听古典音乐更是完全出于偶然。大学时,同寝室室友是一个古典音乐迷,他总爱滔滔不绝地谈论那些音乐家和他们的音乐,还借给我读他们的生平传记,听大师们的作品CD。就这样,我一点点开始了解并喜欢上了古典音乐。通过不断地听,尝试着去理解和欣赏,竟也让我这个门外汉能够渐渐体会到其中的“美”了。而另一个有趣的例子,则是关于美国著名的收藏家夫妇多萝西和赫伯特.沃格尔的。他们都是极平凡的人,一个在邮局工作,而另一个则是图书馆管理员,两人结婚后一直生活在纽约一个狭小的公寓里。这两个看似与艺术毫不沾边的人,却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学习艺术,并从1965年开始,以谨慎的眼光持续地进行艺术品收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艺术的眼光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期间还发掘了不少青年艺术家,很多都成为了后来极简主义及观念艺术家的代表人物。而他们藏品的价值也最终得到了证明,2007被位于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以购买或捐赠的方式获得。这是否正应了朱光潜在他所写的《谈美》一书中,所强调的“美感经验”一词呢?没有人天生便会欣赏,对美的感受恰恰来自于不断累积的审美经验之中。
然而,大部分人还是会在获得“美”(艺术欣赏)的道路上止步,因为他们总觉得它是高高在上、渴望而不可及的。可我想说,成为艺术家或许真的需要极高的天赋,然而学习欣赏,却是你我这些普通人通过练习也能获得的。你是否还记得自己学骑自行车和学游泳时的经历呢?一开始,一定会摔跤、也会喝上几口脏水,但你有没有发现,自己仿佛是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一下子学会了骑车和游泳呢?当我们在练习的时候,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会被不断调动起来,去寻找骑车或游泳时所需要的平衡与向前的动力,即使一段时间不练,但在你的潜意识里仍会不断地去学习和尝试,一旦你重新踏上自行车或进入泳池时,便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突然间学会了。获得美的方法(艺术欣赏)似乎也是一样,开始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它晦涩难懂,但只要不断尝试去听、去看、用心欣赏,便能叩开它的大门,让你领略到其中无穷的乐趣。而学习欣赏与之前提到的学骑车、学游泳的最大区别处恰恰在于,它是通过调动思维与情感进行练习的,而这个过程本身就非常美妙,让人着迷。
还有一些人,虽然做了些尝试,却没能坚持下去,他们的问题往往是好高骛远,或没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就像我们学习编程时的第一课,总是从一个仅包含一行代码的HelloWorld小程序开始(用命令在屏幕上打出一行Hello World的问候语)。它本身毫无意义,却给了学习者第一次的编程体验。学习获得美(艺术欣赏)的第一步也是去尽可能地感受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比如,你如果尝试去听古典音乐,那我建议先从那些有着优美旋律的短小作品或某些著名乐章开始,比如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中著名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21、12、14号》,或者肖邦的夜曲。在开始阶段,你并不需要以理解为目的去听,只是感受那些美好旋律所带来的愉悦感受。如果将它与听流行音乐或看一部好莱坞大片所带来的感受相比较,便会发现流行文化往往更易于理解,能够带来即时快感,这有点像多巴胺能够给我们大脑提供的短时兴奋效果,而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却能带来更加持久的美感,它虽不一定强烈,却能沁人心扉你也一定会被它所吸引,并尝试着去了解更多有关它的一切。
程序员们常年从事着编程工作,使得他们往往变得过于理性,这虽然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胜任工作,却也在削弱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原本丰富的情感。我们变得不善于表达情感,眼光也只被那些科技技术所左右。然而,通过对那些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却能帮助我们恢复洞察力,更重要的是通达我们的情感,而情感正是我们修养的基础。在公交车上,当有老人上车时,总有些人会马上起身让座,有一些则会选择视而不见,直到老人来到跟前,才极不情愿地起身。虽然都让了座,但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前者是美的,让人觉得是有修养的,而后者则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而已。出现这种反差的原因,我想还是在于情感吧,前者将对自己父母的情感推及到所有老人身上,做出了非常自然地让座举动,而旁观者之所以体会到美,也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这种情感,而非只是看到有人做了一件符合道德的事吧。同样的,我们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也会不自觉地拿自己的经历或通过联想与其匹配,从而试图与作品产生共鸣。比如,当我第一次听帕尔曼用小提琴演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时,在我眼前浮现的是电影中那些犹太人被屠杀时无助的表情,但那仅仅是自己的臆想,我并没有经历过那种场面,因此,我虽然能够通过联想来理解作品,但却无法更深地触动自己的情感。而今天当我重新再听时,却看到了自己与亲人离别时的场景,同样是那种悲伤、无助,这一次却能直达内心深处。
对于美的更高层次的欣赏,我就实在有些无能为力了。有些美学家提到联想可能会破坏对艺术作品本身的欣赏,需要脱离自身的环境、情感去欣赏和感受。要做到这点,我想可能依赖的正是那已经被充分激发的情感,以及丰富的人身经历吧。这让我想起吕克·贝松的电影《超体》中,女主角大脑中各个神经元在药物的刺激下互相贯通,使大脑使用率不断提高,从而看到了周围很多奇异景象的画面(人们使用手机时的信息流,树木内部生长的循环系统等等)。这是不是又能让你联想到那副印象派经典油画《星夜》(下图)中,梵高所看到的那个高度夸张变形又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流动星空呢?或许感受美的作用也如同电影中表现的那样,是在更深层地激发大脑,从让我们有能力去感知更多吧。
尝试谈了欣赏和体验美,我们又该如何去实践美呢?清代文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记下的,正是那样一种虽然清苦却充满着美的生活,这种美既有诗词、山水、花草所赋予的美感,更有夫人陈芸(被林语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的深厚情感之美。而学着像艺术家们那样将情感寄予我们的生活就是实践美的最好方法。我之前写《学习编程从“玩”开始》时,提到自己为了激励孩子学习编程,而给他制作了一张印有“编程小超人”的名片。虽然名片的设计并不一定专业,但如果你发现这是一位父亲为了鼓励孩子,而用心为他亲手制作的,是不是也会感觉这张名片更添了一些美呢?或许,这也能让你想到小时候父母无私地为你所做的那些事吧!我将对孩子的情感,寄予在了这张小小的卡片上,那它对于我和孩子来说便是最美的。同样,你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你平时对父母、子女、爱人、朋友所做的那些事情中,这些情感的自然流露往往最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我们尝试着去学习获得美并不是为了附庸风雅,更不是用它来消极避世。中国近代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曾以“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来评前人所写的词。我倒觉得,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喻人,人生的“高格”不正在于你我是否能够领略那些美好,并在生活中不断地去实践“美”吗?
由我来谈美,真是有些大言不惭了,以上这些浅薄的认识,仅作为一个程序员对生活中美的追求的小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