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底层认知
2019-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天枰1016

人的认知经过成长,一定会有一个规律的过程。
建立—推翻—再建立的循环。
真正的舒适区就是心里的舒适区。我们看书,接受观点都是潜意识的吸收自己所感兴趣,喜欢的。
自己不接受,反对的。基本都会推翻,或是不听。
没有客观的心态,很难重建心里认知。
多元思维,一定融合了你认可的和不认可的观点。最后经过体验,形成自己的独特视角看问题。
我很喜欢奇葩说的节目,就是因为能颠覆惯性认知。让我知道还能那样去看问题。
这几天带着孩子在长隆旅游。其中的马戏表演让我最为震撼。舞美好,编排好,演员专业素质高,连动物的配合都非常好。
这又让我想起了在网上很受争议的,动物被驯化是人类不人道的行为。动物就应该回到大自然中。
为什么会认为成长就一定是痛苦的过程呢?人类在原始社会也是游荡在大自然中,当时不用学习,不用思考,生活其实也是很被动的。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进化,潜能不断得到开发,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看着马戏团的动物,不用担心疾病,不用挨饿受冻,有些舒适的环境,还能与人成为朋友,在有生之年掌握技能,这一生是不是也发挥出了价值呢?
当看到动物还有托儿所,幼儿园,有动物医院(手术室,CT室等)。有着一群热爱它们的人类。可能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一生很幸福呢。
动物喜欢野外,这个也可能是认为的固定思维。